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景谷用黨建破解小區“老大難”問題

物業“紅”起來 民心“暖”起來

2025年04月09日09:4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以前,樓道隨意堆放雜物、小區亂停車,礙於鄰裡關系,不好明說。現在好了,給‘紅色物業’發條信息、打個電話,不用自己出面就能快速解決問題。”家住雲南省景谷縣杧鄉社區森林家園小區的居民張大姐感慨道。

近年來,景谷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深化社區、物業、居民“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建立“服務上門制”“民主議事制”“糾紛快處制”等機制,將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到物業服務領域,著力破解影響鄰裡和睦的難題,全力推動全縣148個小區(片區)治理向更高水平邁進。

黨建引領,凝聚基層治理“紅色力量”

“打開群眾訴求的大門,讓居民訴求有地方說、問題有人管、事情有人辦,這就是‘紅色物業’要干的事。”杧鄉社區黨總支書記趙應萍說。

為有效化解鄰裡矛盾,景谷縣堅持把物業服務管理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以杧鄉社區為試點,成立全縣第一個“紅色物業”黨支部,構建社區黨總支、物業黨支部、樓棟長、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

此舉,將紅色物業服務從社區延伸至小區、從居民延伸至業主,形成了組織聯建共建聚合發展的黨建綜合體。149名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居民組長、黨員、樓棟長加入“四級組織體系”,共同參與小區治理、研究小區規劃,有效解開了物業與業主之間、鄰裡之間的“心疙瘩”。

通過雙向培養,3名物業公司骨干力量被發展成為黨員,11名黨員成為物業公司骨干,“紅色物業”力量不斷壯大。

聚焦民生,解決群眾身邊“關鍵小事”

違規佔道、隨意破壞公共設施,一直是困擾杧鄉社區小區管理的難題。針對這一問題,“紅色物業”黨支部籌措資金10萬余元,修繕完善消防、應急、綠化等公共設施,吸納居民、黨員和商戶成立“監督小組”。

在全員參與監督下,逐漸形成了“我小區我治理”的良好氛圍,小區內1170戶住戶從旁觀者轉變為管理者,根治了小區長期存在的難題。

為更加快捷解決居民的“瑣碎小事”,“紅色物業”黨支部構建起“群眾說話物業跟進、住戶有事物業上門”的服務管理模式,149名黨員充實到小區工會組織、志願者服務站等服務平台,組建10余支“紅色管家”隊伍,通過“上門辦”“電話預約辦”“約定地點辦”的方式,實現社會救助、社會治安、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對小區居民全覆蓋。

2024年以來,累計走訪居民住戶1170戶,解決實際問題50余件,調解化解社區居民矛盾糾紛11起。

完善機制,用心打造服務升級“幸福家園”

“為發揮好‘紅色物業’的優勢作用,我們靠前一步,主動服務,積極搭建居民議事平台,健全完善協商機制,有效解決了一批居民‘急難愁盼’問題。”趙應萍表示。

針對居民的日常需求和“急難愁盼”問題,“紅色物業”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平台,延伸建設貼心家園、暖心家園、安心家園、童心家園和愛心家園等“五個家園”,定期開展“鄰裡有話說”“小區治理我來說”等小區治理意見收集活動,將收集到的意見逐一進行匿名反饋,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解決”,在日常服務管理中巧妙化解了一批鄰裡“疑難雜症”。

建立居委會、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有效解決了物業服務中存在的短板問題以及居民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等20余個,解決率達100%。

此外,還不斷健全“3+3+N”服務機制,成立“紅色宣講團”“紅色代辦員”“紅色維修隊”,廣泛開展政策宣講、幫辦代辦、矛盾調解、上門維修等服務活動500余場次,居民幸福感、滿意度持續提升,物業實現零投訴,鄰裡矛盾糾紛發生率較往年下降80%。(虎遵會、王景)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