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喜洲派出所:“萬能警”守護一方平安

“不管你從哪裡來,在哪裡發生的矛盾。隻要落腳點在喜洲,打了110報警電話,民警就要盡力幫你解決,一定讓你滿意。”這是雲南省大理市公安局喜洲派出所教導員段祖德經常說的一句話。
段祖德所在的喜洲派出所,成立於1950年,是大理市最早成立的首批派出所之一。2023年1月,喜洲派出所被評為雲南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2023年5月,被大理市委組織部評為2022年度“規范化建設示范黨支部”﹔2023年12月15日,被公安部命名為一級公安派出所。
開展轄區街面巡邏。
走進喜洲派出所,在一樓大廳“警務人員公示欄”上,第一排空出了6格。“近兩年,我們派出所民警升職調走了6人。”喜洲派出所副所長陳杰說,“喜洲派出所出人才,出去都是業務能手。”
“人少事多,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抱團作戰。不論職務高低,一人主辦,其他的都來當下手。”陳杰說。在喜洲派出所,多年延續下來一個“分包制度”,所領導分包民警,民警分包輔警,在業務上、生活上相互幫扶、相互監督。老同志率先垂范,新同志效仿。這也是該所建所以來隊伍管理中一直延續的好做法、好傳統。
“吃住也在一起,同事間的相處時間比家人還多,大家都把‘所’當成了‘家’。”陳杰說。陳杰在所裡工作5年多,很多時候,他和所裡的其他民警相互補位,共同分擔工作。
開展安全檢查。
“雖然是個農村派出所,但也是個業務大所。往來喜洲的游客較多,導致警情數量增多。”教導員段祖德說,“在喜洲派出所,崗位分工沒有城區所那樣明晰,每個民警都是‘萬能警’,社區警、治安警、刑偵警、交通警等都得擔當,同時也得到多崗位鍛煉。”
吳學忠在喜洲派出所已經工作了18年,是個地地道道的“喜洲通”,喜洲鎮有多少家鋪面、酒店、小吃店都在他心裡明晰著呢,老百姓稱他“貴伍哥”“貴伍叔”。
“我生長在喜洲,沒有想到過離開。這裡的老百姓很認可我,但凡有糾紛,隻要我出面,該講法的講法,該講情的就從情理去調處。一些小糾紛、小矛盾,盡量化解在法律程序之外,不浪費訴訟資源和成本。”吳學忠說道。
民警到轄區走訪群眾。
轄區內的嚴家大院,遇上寒暑假及周末節假日,日均接待游客有時多達1300人次,13年來無一起治安案件的發生。安全管理員楊建偉說:“這麼多年,多虧派出所民警的守護,客流的疏導,安全隱患的排查,游客的救助,民警一天來幾次,有時還要值守幾個小時。”
73年來,一代代民警和輔警把人生最美的時光留在喜洲派出所,守護著這片163平方公裡土地的平安和諧。(李忠義、和文彪、何艷霞、楊嬌 文/圖)
來源:大理州公安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