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笑看桃花開 同走振興路

人民網記者 程浩
2023年03月25日09:37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春風吹,吹紅了雲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海口鎮新村村谷堆山小組漫山遍野的桃花,遠遠望去,燦若雲霞,美不勝收,滿足了城裡人對自然美景的遐想。

桃花叢中,31歲的村民佔國東忙著招待游客。此前,返鄉創業的他注冊了家庭農場,以桃花為媒,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航拍桃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航拍桃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在今年1月底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雲南省委主要領導強調,要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建好基層干部、科技人才、鄉土人才、返鄉人才、致富帶頭人五支隊伍。

這個春天,同佔國東一樣,在廣袤的雲嶺大地上,各類返鄉人才、致富帶頭人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寫下一個個春天的故事。

佔國東採摘藍莓。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佔國東採摘藍莓。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沒聽“老人言” 走出第一步

佔國東的故事得從10年前說起。

2013年,從當地職高畢業的他在一家酒店做服務員。彼時,父母在家務農,每當煙苗移栽、烘烤,佔國東常回家幫忙。看著父母把煙葉從地裡背回家烘烤,他心裡不好受,想著要靠努力改變現狀。

做服務員兩年多后,佔國東跟著親戚做起工程。這期間,村裡發展多元產業,發動村民栽桃樹,佔國東家跟著栽了10多畝。

此后,每年桃花盛開季,花香彌漫,游人徜徉其間。可景雖好,村裡沒吃沒玩的,游客賞完桃花拍拍屁股就走,村民們沒辦法靠花增收。“有啥好招?”佔國東常問自己。

恰好,2018年桃花盛開季,村裡首次搞桃花節,佔國東自告奮勇,從宣傳推廣、文藝表演、親子游戲,他全程參與方案策劃。效果挺好,兩天來了六七千人。“這小子行!”村裡人夸他。

“既然能做,為啥不投入精力做!”2021年,他注冊家庭農場,決心以花為媒,帶著村民發展鄉村旅游。

八字沒一撇,父母先反對,“賠了咋辦?不如找個安穩工作。”

佔國東理解父母,可他沒聽“老人言”,“我還年輕,賠了就賠了,大不了再賺”。於是東拼西湊了近百萬元,開農家樂,租土地,做帳篷營地,支燒烤架,做起家庭農場,走農旅融合的路子。

游客打卡桃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游客打卡桃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人才留得下 何愁不振興

鄉村要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怎麼實現產業振興,要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從這點看,佔國東的路沒走錯。

現實確實朝著他預想的方向發展。前兩年桃花盛開季、採摘季,每天游客數量起碼一兩百人,佔國東家的農家樂、帳篷營地生意不斷。他還聯農帶農,除請村裡人務工,還代銷土雞蛋、野蜂蜜、有機蔬菜,讓大伙有活干、有錢賺。

看兒子發展不錯,父母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鼓勵佔國東干,有時還會幫忙干。

有個問題,賞桃花、摘桃子是季節性的,“我不可能其他季節都閑著”。佔國東拓寬思路,種上藍莓,還准備種草莓,拓展山地自行車、卡丁車等山地運動,突破季節壁壘,讓游客四季都有的玩。

如今在佔國東的家庭農場,農旅融合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去年前年,每年毛收入三四十萬元,雖說還沒回本,但他覺得,隻要路子對了,回本是遲早的事。

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是富。這段時間,村裡一些人向佔國東取經”,也想做家庭農場,他舉雙手歡迎,“資源那麼多,大家一起干,才能做成事”。

當像佔國東這樣的人才留得下、干得好,鄉村何愁不會振興?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