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專家談防治:如何做好重症患者救治

2022年12月30日08:05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如何做好重症患者救治

  作為疫情防護的最后一道防守線,重症醫學科(ICU)牽動著許多人的心。疫情中哪些人群更有可能發展為重症患者?高風險人群感染后該如何應對?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如何守住這道“生死門”?針對以上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夏加偉。

  問:感染新冠病毒后導致重症的因素有哪些?哪些人群可能發展為重症患者?

  答:很少人會發展成重症患者。通常,重症患者都是高齡老人或合並基礎疾病的患者,患者出現重症的因素包括沒有接種疫苗以及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有肺氣腫、肺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腫瘤或自身免疫性基礎疾病的群體都是高風險感染人群。

  問:高風險感染人群該如何進行防護?老年人感染了應如何避免病情發展成重症?

  答:應盡量避免感染,因為第一感染高峰到來的話,一些重症病患的床位會非常緊缺。目前我國老年人的基數比較大,這部分人群有發生重症或者危重症的風險,到醫院就醫會造成醫療資源的緊缺,所以應該做好防護,佩戴好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減少感染風險。

  如果發生感染要及時觀察,防止病情發展為重症。首先要關注發燒情況,大多數人會發燒兩三天,或者喉嚨痛、咳嗽幾天之后症狀就明顯緩解。如果老人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的時間比較長,甚至出現咳痰、黃痰、濃痰等症狀,要注意是否有合並肺炎。此外,還要觀察口唇、指甲是否有發紫症狀,呼吸頻率是否正常,如果出現缺氧,甚至呼吸困難,要及時前往醫院就醫。

  問:目前重症醫學科(ICU)所面臨的壓力是什麼?如何確保急重症患者的救治?

  答:無論是日常還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間,重症醫學科(ICU)在整個醫療系統中永遠是最后一道防線。疫情以來,重症醫學科(ICU)壓力非常大,患者不斷增加,醫務人員也有感染,對醫務人員的體力和精力都是很大的考驗。

  目前,我們收治的患者年齡以80歲以上的老人居多,床位滿負荷運行,重症救治的壓力比較大,但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科室都會想方設法保証患者的救治。醫院重症救治病區實行分區救治,包括負壓病房、普通病房、隔離病房、自然通風病房,並根據陽性病人的比例進行動態調整。

  問: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上,主要救治手段是什麼?相較於3年前有哪些進步?

  答:目前對重症患者最主要的救治手段還是氧療。奧密克戎變異毒株造成的重症患者比例很低,隨著疫苗、特效藥的出現,醫務人員對單個重症患者的救治手段很多,對發病規律也有較全面的認識,和早期相比已具備很多有利條件。當前,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配備了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以及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儀、監護儀等醫療儀器,在很短時間增加了100張ICU床位,這些准備為救治病患提供了有利條件。(黨曉培)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