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鎮雄:紅色引領 繪就多彩美麗縣城

曾智慧
2022年11月26日09:3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鎮雄縣航拍圖。鎮雄縣委宣傳部供圖

五彩斑斕的色彩,構成了我們多姿多彩的世界,其中尤以紅色最為熱烈、耀眼。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地處烏蒙山北麓,赤水河源頭,全縣總人口約171萬,是雲南省第一人口大縣。

這裡從來不缺紅色之魂。曾經,長征的足跡在這裡留下了寶貴紅色基因﹔脫貧攻堅戰中,在紅色黨旗的引領下,這座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實現了56.58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摘帽……如今,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鎮雄縣接續奮斗,通過黨建“紅”統攬社會大局,鞏固脫貧“白”、引領生態“綠”、帶動城市“藍”……繪就出一幅美麗多彩鎮雄新畫卷。

裕和社區分紅現場。鎮雄縣委宣傳部供圖

黨建鞏固脫貧“白”

 立冬后,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的晝夜溫差開始逐漸變大。中午12點多鐘,正是氣溫迅速攀升時,57歲的李金友顧不得招呼來訪者,奔走在一排排鮮花大棚外。給大棚“放風”,讓棚內的空氣流通——這是李金友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

大棚裡,朵朵菊花競相綻放。眼下正是採摘季,“放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菊花的品質,管理工作馬虎不得。這關乎著李金友和51戶裕和社區居民今年的集體經濟分紅。

裕和社區坐落於鎮雄縣舊府街道,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全縣19個鄉鎮99個自然村883戶4266人搬遷至此。如何搬得出、穩得住?2021年7月,裕和社區黨總支提出成立集體經濟公司,通過發展集體經濟,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掙。

經社區“兩委”班子討論后,社區採取“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群眾”的模式,與鄰近的陳貝屯村抱團發展“飛地經濟”,種植菊花產業和魔芋產業。

以菊花產業為例,2022年3月,裕和社區共籌資250萬元栽種300萬株菊花,其中社區居民投資約67萬元,居民變成股民。社區成立了菊花產業黨支部,由支部書記擔任負責人,引進貴州遵義花卉公司,建設冷庫,實現“種植—管護—銷售”一體化發展。

7月1日,第一季菊花陸續上市,被銷往昆明、廣東、貴州,甚至韓國,實現村集體增收50萬元。其中裕和社區居民投資收益13.4萬元。李金友清晰地記得9月30日分紅當天,一摞摞現金就擺在會議室桌子上,大伙兒排著隊臉上樂開了花。那天,李金友不僅拿回了5000元的本金,還分到了1000元的收益,回報率達20%。

與此同時,魔芋產業也為裕和社區村集體經濟帶來15萬元增收,穩定務工就業人員60人。

發展集體經濟讓裕和社區居民嘗到了甜頭,有越來越多的人申請成為“股民”。

眼下,正處第二季菊花採摘季,採摘、分揀、加工、供應市場……大伙兒忙得不亦樂乎。負責看守大棚的李金友也不敢懈怠。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第二季的品質和市場行情一如既往的好,年底大伙兒預計還能拿到20%的收益率。”裕和社區黨支部書記成濤信心滿滿。

赤水源鎮銀廠村彪水岩山涌出的其中一股泉水。人民網 曾智慧攝

黨建引領生態“綠”

三股清澈的溪水從鎮雄縣赤水源鎮銀廠村彪水岩山澗涌出,在山腳處匯聚成赤水河,一路潺湲向東。

河岸邊,73歲的老黨員常呂共踱步而行。說是散步,老黨員實則“另有心思”。

赤水河因雨季時,河水顏色渾赤而得名。又因水質優良,能釀造出高品質的醬香美酒,又被譽為“美酒河”。不過,對常呂共和眾多銀廠村村民來說,他們更願意叫它“母親河”。因為赤水河不僅哺育了銀廠村,也潤澤著下游沿岸5200多萬人口。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母親河”開始漂浮著生活垃圾,岸上還有腐爛的牲畜和糞水出現,加之濫砍亂伐嚴重,河水失去了往日風光。

“那時大家對環境還沒有保護意識。誰也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害處。”作為一名黨員,常呂共覺得自己有責任帶頭守好這一江碧水。2012年起,每周至少兩次的義務巡河成了他給自己制定的計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常呂共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保護行動中。

同時,隨著政府保護工作的推進,“黨委指路、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全民參與”的治理思想越走越深。退耕還林、發展方竹產業、圈養牲畜、禁止砍伐人工林、聘用護河員等一系列措施落地執行,也從源頭上解決了污染問題。“特別是《雲南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實施后,我們與鎮雄縣14個鄉鎮結成黨建聯盟,簽訂責任狀,劃定責任區,把保護工作納入基層黨組織考核,讓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赤水源鎮黨委副書記郎鵬介紹。

“巡視”一圈后,“一無所獲”的常呂共來到岸邊一處涼亭休息。“水流清澈見底,岸上也干干淨淨的。我現在想撿垃圾都找不到地方撿了。”

說是撿垃圾,實際是想看看保護工作做得好不好,這名老黨員的心思,郎鵬最清楚不過。“光在咱們赤水源鎮每隔一公裡就有一名護河員,可不得是干干淨淨的。”郎鵬答道,清脆的聲音和著淙淙的水聲,在綠樹蔥蘢的山間回蕩……

鎮雄城市街道。李顛龍攝

黨建帶動城市“藍”

說來難以置信,城管局局長竟帶頭在街上撿垃圾。

這事兒就發生在鎮雄縣城市綜合管理執法局局長陳善勇身上。

2021年2月份以來,鎮雄縣委、縣政府在全縣黨員干部中發起“彎腰行動”倡議,號召大家從撿拾一個煙頭和一片垃圾開始。

市容市貌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地體現,特別是作為城市環境的守護者和管理者,陳善勇更加明白自己所在單位的重要性。於是,在“彎腰行動”中,他號召所在單位黨支部的黨員首當其中,發揮表率作用。

“一開始大家都不理解,認為城市街道上已經有清潔工每天負責打掃,撿拾垃圾並不在城管職責范圍內。”於是,陳善勇借助與同事一起外出巡查的時間,主動彎腰撿起丟棄在人行道和綠化帶上的碎紙屑、塑料袋、塑料瓶等,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同事。

“黨員帶頭並不是要彰顯我們有多文明、多高尚,而是要通過我們的行為,去帶動身邊的人自覺愛護和維護社會環境。”在陳尚勇的感染下,不僅是單位的同事,甚至包括他5歲的小兒子在路上看到垃圾時都會主動撿拾,遇到一些不文明行為時,也會上前制止。

伸伸手、彎彎腰,用實際行動為淨化城市環境盡一份心、出一份力。隨著“彎腰行動”在鎮雄全縣的推廣,“愛護環境 人人有責”已逐漸深入人心。如今,行走在鎮雄大街小巷,已很難看到亂丟手紙、煙頭或隨地吐痰的行為。環境衛生面貌的提升、群眾文明衛生素質的提高,也為不久前國家衛生縣城復審工作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