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擦亮“滇萃”之光

——第九屆雲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綜述

2022年11月17日11:17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擦亮“滇萃”之光

  放歌新時代,頌揚新偉業。11月7日至13日,第九屆雲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舉行,雲南省8個州(市)、1個藝術院校、2個省級院團的37個花燈滇劇小戲、花燈歌舞參加優秀劇(節)目展演,43名選手參加青年演員演唱比賽,共700余名人員參加藝術周活動。

  祥雲縣是本次活動的東道主,也是雲南花燈的傳承地和發揚地。本次藝術周在延續傳統藝術形式的基礎上,重點展示現實、革命、歷史等題材作品的創新成果,展演劇目囊括鄉村振興、綠美雲南、反腐、抗疫、紅色文化等多個主題。

  在青年演員演唱比賽中,來自雲南省花燈劇院的姚棋雯憑借《白毛女》選段《恨似高山仇似海》獲得花燈組一等獎﹔祥雲縣選手楊雪梅奪得花燈組二等獎。滇劇組一等獎花落雲南省滇劇院的趙國彩,這位44歲的國家一級演員在賽后表示:“花燈滇劇周的年齡上限要求是45歲,雖然是最后一次參加比賽,但是能看到更多的年輕演員站上這個舞台,非常高興。”

  花燈滇劇小戲《咖啡樹下》講述了青年男女因家鄉的咖啡樹再續前緣,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故事,該劇時代感與時尚感十足,獲得花燈滇劇小戲一等獎。《李大哥與楊二嫂》以一張“1943年昆明抗日救亡燈劇團演出”的老照片為原型,讓照片裡的先輩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一次生動的“對話”。該劇獲得花燈滇劇小戲二等獎。

  雲南省花燈劇院帶來的《一個姐姐一枝花》獲得花燈歌舞一等獎。

  一瓶小小的山泉,滲透的卻是鄉愁的情懷﹔一點小小的改變,暢想的卻是中國鄉村的未來。一場風波,一片真情,幾多捧腹,帶來幾多思考……滇劇小戲《潤物無聲》獲得優秀劇(節)目展演編劇獎。

  由支若芳執導的花燈小戲《祝壽》獲得優秀劇(節)目展演導演獎 。該劇以“祝壽”為主線,刻畫出一位廉政局長的生動形象。

  “花燈、滇劇是雲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藝術,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隨著當代多元文化產品的不斷涌現,花燈、滇劇的發展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要實現保護與發展,就需要在保障人才培養不斷檔的同時,積極鞏固拓展觀眾群體。”業內人士認為,連續舉辦了九屆的藝術周活動,首先為雲南省花燈滇劇人才提供了一個歷練晉升的契機。活動設置的獎項既有個人也有綜合,涵蓋編劇、導演、編導、音樂、表演等領域。由省內外知名戲曲藝術家組成的評審專家組大都是梅花獎與山茶花獎的獲得者,評委團中不乏朱福、陳亞萍、吳嵐、金正明等戲曲名家的身影﹔其次,藝術周作為一個專業演員與業余演員同台展示的平台,助推了基層戲曲生態的營造培植,期間所展演的劇(節)目緊扣時代脈搏,不斷推陳出新,戲曲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鞏固了傳統票友的基本盤,更深化拓展了一部分新興觀眾群體。

  本屆花燈滇劇藝術周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雲南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涵蓋了黨委、政府、行業、媒體,多方聯動,彰顯出賽會活動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唯一性。自2005年以來,雲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每兩年舉辦一屆, 已成為推動雲南省花燈、滇劇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平台。(記者 秦明豫 秦蒙琳)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