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用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2022年08月04日08: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圖①:白鶴灘水電站。李發興攝

  圖②:在昆明市舉辦的2022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紅河展台上,身著當地少數民族服飾的工作人員正在給游客展示紫陶。徐 俊攝

  圖③: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中心學校裡,學生在學習編織獨龍毯。李發興攝

  圖④:洱海之畔的古生村。虎遵會攝

  黨建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沈靖然

  村裡搞產業,企業的大型設備卻進不來,不是不讓進,而是路太窄。在曲靖市沾益區菱角鄉劉家庄村,村黨總支和村委會牽頭成立了產業項目辦,由5個村干部專門負責,為企業在村裡遇到的難題想招出力。在產業項目辦協調下,道路拓寬后設備運輸暢通無阻,企業的水電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

  在村黨總支和村委會的協調下,劉家庄村將荒地和閑置的偏坡地租賃給華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安裝光伏發電設備,並在挑高的光伏板下種植大豆、萬壽菊等經濟作物,實現“農光互補”。項目開工后,由村黨總支組織村民就近務工,平均每畝帶動群眾增收1500元左右。

  不光是為企業服務,村黨組織對村民的細致服務也沒落下。網格員化解糾紛、村務全面公開、推選鄉賢理事會進行村務監督……這些細微變化的背后是劉家庄村黨總支和村委會為提升服務水平下的苦功。村干部們將自己的聯系方式統一做成小卡片發放到每戶村民家中,每天要接上村民二三十個電話,成了群眾實實在在的貼心人。

  “隻有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村干部和黨員帶頭干,真心實意為群眾著想,才能把群眾團結起來,更好開展基層工作。”菱角鄉黨委書記周浩介紹,嚴格的選拔程序確保選出素質過硬的村干部。公安、審計、信訪等部門對候選人進行資格聯審,鄉黨委專門成立了工作專班,到村裡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選拔的干部必須得到群眾認可。

  近年來,曲靖市堅持黨建引領,深入推進基層治理變革,以高質量黨建促發展、強治理、惠民生。把黨的建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全領域,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項目競賽,產業民生邁大步

  本報記者 徐元鋒

  今年4月中旬記者採訪時,現場還是熱火朝天的大工地﹔兩個月后再來,一片廠房拔地而起﹔6月29日,這個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宣布一期投產。在昆明市安寧工業園區,投資100多億元的雲南裕能項目,從洽談到簽約不到2個月,項目一期從開工到投產不到4個月,妥妥的“安寧速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昆明市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按照雲南省委的要求,掀起“當好排頭兵”大討論大競賽活動。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劉洪建說,昆明是好地方,老百姓可以安逸,干部不能安逸!

  安寧工業園區副主任李強介紹,園區產業長期以化工和冶金等為主,國企強、民企弱,受宏觀環境波動影響大,一度增長乏力。在省裡組織的工業發展現場會上,安寧市的領導在曲靖經開區“豁然開朗”:磷礦資源不僅可以造化肥,還能成為新能源電池材料,我們多的是啊!加之安寧的工業基礎、電力保障等優勢,於是有了與湖南裕能的“聯姻”。

  “大抓產業,主攻工業”,是昆明市“排頭兵”競賽的“主戰場”。大競賽不能來虛的,首先要領導帶頭,招商引資“一把手”先走出去。每季度開一次重點工作推進會,競賽成績排名榜在會場亮相公示,讓各縣市區比學趕超“跑起來”。

  賽的不僅是經濟工作,還包括創新發展和改革開放、城市建設管理、增進民生福祉、干部隊伍干事激情等。今年5月底,“昆明與西雙版納共建磨憨口岸城市、正式托管磨憨”的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強烈反響。昆明市同時開展城市品質提升七大行動,抓好118件民生小實事。如今在美麗的春城花都,干部的精氣神鼓起來,群眾的獲得感與日俱增。

  化解矛盾,提升群眾滿意度

  本報記者 葉傳增

  一起持續38年的土地糾紛,在玉溪市通海縣納古鎮多元化矛盾糾紛聯排聯調機制的介入下,於去年10月妥善解決。如今,當地群眾提起這件事,依舊贊不絕口。

  納古鎮下轄2個村委會,7個村小組。地方不大,但村民居住集中,轄區內涉及經濟、土地等方面的糾紛時常發生。其中,古城村馬家三兄弟土地糾紛一事最為突出,因為一塊農田的歸屬,三兄弟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吵吵鬧鬧了快半輩子。

  2019年,納古鎮派出所接到三兄弟土地糾紛的報警高達9起。“涉及土地糾紛,派出所隻能將當事人勸回,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矛盾。”這起糾紛讓派出所所長周正偉很擔心,矛盾遲遲不解決,容易引發治安風險。

  2020年,納古鎮派出所與鎮黨委、鎮政府探索建立“1+1+1+N”的矛盾糾紛聯排聯調機制,將2個村委會劃分為7個網格,每個網格由鎮政府1名副科級干部、1名派出所民警、1名村干部負責。同時,整合政府職能部門、村民組織、老黨員等力量,建立三級矛盾糾紛聯排聯調機制,組建調解團隊,提高矛盾糾紛化解率。

  2021年7月,經過評估,納古鎮派出所啟動二級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組織當事人和鎮土地管理所、司法所、村干部,在古城村村民調解室開始第一次調解。

  在各方努力下,歷經3個月7次調解,這一糾紛以老大給兩兄弟經濟補償的方式成功化解,三兄弟在司法所的見証下簽訂調解協議,一場持續了38年的土地之爭落下帷幕。

  “聯排聯調機制讓糾紛有人管、有人調,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周正偉說,截至目前,累計處置各類矛盾糾紛280余起,調解率達100%,有效避免了鄰裡矛盾升級惡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公安機關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取得了矛盾糾紛排查數、化解率逐年上升的顯著成效。2016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化解矛盾糾紛90萬余起,從源頭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

  文旅融合,游客體驗更獨特

  本報記者 李茂穎

  古老的東巴舞、吹樹葉、打手鼓、剪紙……在和育苗的喜鶴納西人家小院裡,前來體驗的游客絡繹不絕。隨著暑假的到來,麗江市越來越熱鬧,日接待游客再次超10萬人次,旅游業正在強勢復蘇。

  “文化體驗是我的小院吸引游客的特色。”和育苗說,從2016年挂牌開始,小院的民俗文化體驗項目就在不斷地改造提升,讓游客體驗到麗江獨特的文化。

  因其古朴的建筑、濃郁的地域文化風情,麗江古城一直備受游客青睞。但麗江古城曾一度因為同質化的旅游產品供給飽受爭議。

  游客需求和市場的變化催生麗江旅游市場的新業態新產品。如今,走進大街小巷,東巴紙坊、本地民族服飾、麗江粑粑制作等文化體驗活動異彩紛呈,新業態以游戲形式實現對旅游目的地沉浸式體驗。

  麗江古城入口處,游客正在有序通過智慧閘機進入景區。語音導覽、掃碼刷臉、智慧廁所、人工智能(AI)識物……智慧服務覆蓋到旅游的方方面面。以“一部手機游雲南”為核心,聚焦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麗江著力推進智慧景區建設。

  “通過智慧服務體系,我們在后台建立了出入人員數據庫、人流分析平台,讓景區能夠有效實現‘預約、錯峰、限流’的要求,同時提高了景區在環境、消防、食品安全、防止拉客宰客等方面的監管效率,游客需求、商家服務與政府監管有效地銜接起來,讓游客游得安心、省心。”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副局長木晟說。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新路

  本報記者 楊文明

  蒼山下的洱海,水光萬頃,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李躍蘭的海之悅客棧,未來一個月預約“客滿”。

  門口的洱海生態廊道,是客棧的金字招牌。鮮為人知的是,眼前的廊道,2019年前還是李躍蘭的老房子。李躍蘭介紹,拆遷前,還沒等自己提條件,老父親就說,既然保護洱海需要,那就拆。

  從建設環湖截污管網,到生態搬遷、禁用化肥,過去十年,古生村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圍繞保護洱海在不斷轉變。環湖15米生態搬遷,人退湖進,為洱海構筑起一道綠色屏障﹔啟動“大祥巍”一體化建設,大理努力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轉變……如今,洱海水質下滑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部最近兩年公布的洱海水質評價結果連續為優。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持續推進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以湖泊水質改善倒逼流域轉型發展。在古生村科技小院,來自全國的科研人員齊聚洱海,破解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農民持續增收的難題。“以前種田隻算賺了多少錢,現在大多數群眾都選擇生態優先。”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局副局長熊仲華說,更深刻的變革是群眾理念的轉變。

  借助綠色低碳的東風,近年來雲南著力發展綠色能源產業。水電、光伏、綠色鋁硅產業從弱到強,已成為雲南省支柱產業。

  湖中水澈如玉,岸上游人如織,雲嶺大地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正在持續書寫。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04日   第 10 版)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