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念好致富經 過上“牛”日子

2022年04月26日10:4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把肉牛產業作為“一縣一業”大力發展,通過實施“政府+企業、金融+保險、科研+協會、合作社+養殖戶、技術+培訓”的肉牛分散擴繁、集中育肥新路子,全方位部署肉牛產業發展所需,為群眾謀福祉,肉牛產業初見成效。

4月的西盟,鶯飛草長。剛喂好自家牛兒的岩雙正准備打掃牛圈,就見村裡的技術員唐仁強來訪,后面還跟著縣裡畜牧站的專家陶玉波。雖說岩雙已有5年的養牛經驗,也算是個養牛老手,但對於新品種牛,岩雙還是會出現一些“小狀況”。

牛圈裡牛兒鬧騰,陶玉波看后擔心地說:“你家牛圈地面有坑洞,母牛容易受傷,找時間要修一下牛圈。”

“以前養殖老品種的黃牛、水牛,價格不高,也不需要啥技術,把牛往山頭一放,就可以當‘甩手掌櫃’。2021年,在政府的幫助下,我買了兩頭安格斯和一頭西門塔爾能繁母牛,如果養得好,明年就再多買幾頭。”岩雙期待地說。

在西盟,有很多像岩雙一樣的養牛戶,他們依靠雙手,辛勤耕耘,托起了自己的養牛致富夢。

“為促進肉牛養殖的健康發展,前期牛源進場、疫病監測與監督﹔中期36個村全部配備防疫員,為養殖戶提供疫病防治、凍精改良等技術服務﹔后期積極協調養殖企業和農戶達成犢牛收購,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並對養殖戶和全縣畜牧技術骨干全程提供培訓指導和服務。”西盟縣畜牧工作站獸醫師陶玉波說。

從牛棚到優質良種基礎母牛,從草料種植到銷售渠道,從資金幫助到技術培訓,西盟縣利用農村圈舍建設成本低、飼草充足等資源優勢,把肉牛養殖擴繁環節分配到家家戶戶,讓群眾找到致富渠道,政府出實招破解群眾肉牛“買進難”“養殖難”“賣出難”等問題,讓群眾有了養牛的“底氣”。

“從2021年開始,縣裡就編制了《西盟縣肉牛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並針對肉牛養殖出台了‘牛八條’。2022年,為進一步加大肉牛產業發展扶持力度,重新修訂了《西盟佤族自治縣加快肉牛產業發展十三條措施》,引導和幫扶群眾把肉牛引進家門。”西盟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志說。

“公司一方面是提供優質的能繁母牛,並把母牛生下的小牛,以合適的價格進行回收﹔另一個方面提供技術服務,打造肉牛養殖的‘4S店’,把技術提供給本地養殖戶,讓當地的群眾把技術學到以后,能夠自給自足,讓產業可持續、長期的發展下去。”西盟某農牧有限公司南亢村養殖場負責人李曉龍介紹。

發展肉牛產業,西盟縣始終關切群眾之所需。一方面通過強化組織領導、政策引導、檢疫監管“三輛車”,積極進行招商引資,引入龍頭企業,並提供技術服務、幫助培養技術人才,不僅讓養殖戶“能養”,還要“會養”﹔另一方面積極創新肉牛產業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肉牛保險+信貸”協同效應,降低群眾養牛風險,並在各村間逐步實施建立起“種養一體化”的循環農業模式,推動種草養牛,形成農牧融合,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為支持肉牛產業提質,西盟縣還設立了肉牛養殖基金100萬元,對標准化養殖能繁母牛的群眾養殖戶提供貸款資本金和保險費墊資服務。通過與信用社、農行、人財保險公司合作,農戶共認購342頭懷孕雜交母牛,撬動銀行資金729萬元,讓西盟的肉牛養殖戶發展肉牛產業更有底氣。”楊志說。

楊志介紹,2021年,全縣共有肉牛養殖戶2513戶,年末肉牛存欄1.95萬頭(能繁母牛存欄0.79萬頭),肉牛農業產值達8400萬元,肉牛養殖總體穩中有增。

勐梭鎮秧洛村岩旦家的牛圈外,看著被裝車的肉牛,岩旦滿心歡喜。6個多月的養殖,看著小牛從出生到一天天地長大,他的心裡滿是期待,他相信,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李毅、鄒偉琦、葉布拉 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