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袁志超在戰斗間隙寫家書,攝於1949年。
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供圖
解放戰爭中,一封封紅色家書,飽含著革命前輩的忠誠信仰,鐫刻著濃濃人間情、錚錚報國志,記錄了革命歷史長卷中一幀幀充滿細節的特寫畫面。
這是渡江大軍西集團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政治部秘書袁志超在行軍途中端午節夜寫給八弟的一封家書,原文6000多字、15頁信紙。袁志超向家人詳細描述了自己渡江前后的所見、所聞、所思,其中包括百萬雄師過大江的生動細節,感情真摯、筆觸細膩。2006年,這封珍貴的“渡江來信”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本文節選自袁志超“渡江來信”。
——編 者
你就拿起這封信來去讀給母親聽吧,她老人家聽了心裡一定很歡喜的,我現在就把我們過江以來的許多事情撿(揀)重要的講給你們聽吧。
在四月廿一日那天,毛主席和朱總司令下了命令,叫我們三路解放大軍一齊過江,去把國民黨反動軍隊消滅光,解放江南人民,建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我們接到命令后就過江了,因為隊伍成千成萬的,很多,一時過不完,我們等到廿四日才渡過長江的。
廿三日這天晚上,我們冒著大雨跑了七十裡路,趕到長江邊,住到一個村子中,這地方是安徽省桐城縣,這村子的名字叫隨河集,到長江隻二裡路,村旁有條河直通長江的,我站在這河堤上順著河面一直望去,隻見白茫茫一片,問老百姓以后,(才)知道這片水就是長江。有許多挂著白帆的船從那裡開來,停在村子旁,江邊駐的十七軍的同志告訴我,這許多船都是回來休息的,剛才有我們大批隊伍過江去的。
這天晚上,我在燈下拿出紙和筆來要寫信給你,想把許多事情告訴你,我寫了一張就再也寫不下去了,原因是我疲勞得很。
第二天一早起來,跑到江邊,這時有十多條帆船靠岸排著,天氣很陰沉,下著蒙蒙的細雨,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水。對岸的樹看起來很小,要往東西望,就望不到邊的,船夫說這地方的江面是四裡路寬,我們上了船,靜靜地在水上走著,十多條船一齊開,船頭上的水打著船板,潑啦潑啦地響,在岸上看江面還不算寬,船一到江心,就看出江面是很寬了。
我就和水手談起話來了,我問他第一批隊伍是怎樣過的。他說:“廿一號下午,太陽還沒有落,許多解放軍就來了,船是早已預備好了的,大炮都架在船上,機關槍架在船頭,岸上也架滿了大炮,一陣風把船推開江岸時候,機槍大炮就打起來了,這時候耳朵隻聽見轟轟地響,啥也聽不見了。”
“敵人在那邊也打槍打炮的。”他指著船幫上的一個洞說:“這個窟窿就是被國民黨軍隊打的。”
“以后呢?”我問他。
“以后敵人沒等你們上岸就逃走了,你們人一上岸就追。我開船回來的時候,是帶了七個俘虜回來的。嘿,我一輩子也沒見這樣多的軍隊,過了四天四夜都沒過完。”
我告訴他:“這些隊伍不過是一小部分,有幾百萬人都在一齊過江呢!”
“嘿!”水手伸伸大拇指說:“我是和同志們第一批打過去的!”他對參加作戰,覺得很光榮。
船有四十分鐘的工夫就到對岸了。南邊岸上敵人挖了許多戰壕,修了許多地堡。在這戰壕、地堡周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坑,那都是被炮彈炸的。田裡的麥子像用鐮刀割了一樣,還有的燒焦了,也都是炮彈炸的。從這上面看,當時我們的炮火,打得敵人頭都抬不起來的。
一過江,走了兩天,就到山裡來了。走到貴池縣的南邊,老百姓因為不了解我們是什麼隊伍,他們聽了國民黨的欺騙宣傳,所以都跑掉了。我們在路上走了五六天,就沒見到一個老百姓,他們都跑到山上躲起來了。
這些老百姓因為不了解我們,跑到山上去逃難。膽子大的硬著頭皮回家,進家一看,隊伍一個沒有了,東西一點也不少,燒的草吃的米還留下錢。他們看了又驚又喜,想不到世界上還有這樣好的隊伍,於是回到山上把所有的人都叫回來。
我寫這信的時間不早了,就此擱筆吧。今天是端午節,你們在家很熱鬧吧?我現在又兼作指導員的工作,所以更忙一些。
新中國就要誕生,希望你還是多學習文化,以后好多為人民服務,就是在家幫助種田,也別忘了讀書。
這信你可轉寄給五姐、七哥、七姐看。
祝你進步!
母親健康。
父親健康。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