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中國語言文化從雲端走向世界

2021年06月15日09:5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漢語橋》:中國語言文化從雲端走向世界

  前不久,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手央視頻打造的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節目在雲端落下帷幕。該節目會集全球五大洲選手,為觀眾奉獻精彩紛呈的中國語言文化盛宴,讓這座漢語橋再次連通不同文化,連通全世界。

  過去,《漢語橋》節目都是選手們齊聚現場參與比拼,今年五大洲選手相聚雲端同時在線參與比賽,在《漢語橋》系列節目中當數首次。受疫情影響,《漢語橋》搬上雲端雖是迫不得已之舉,但其成功也給我們以深刻啟示:中國語言文化可以通過雲端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

  互聯網打破了現實空間的限制,使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中文,了解中華文化。目前,中文已進入70多個國家的國民教育體系,世界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的中文需求旺盛,而本土教師匱乏、教學資源不均的現狀嚴重阻礙了中文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互聯網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甚至可以說是最佳途徑。“漢語橋”五大洲選手可以通過雲端展示中文水平以及中華文化和中國國情知識,中文教育也完全可以在雲端找到屬於自己的領地。

  互聯網為中華文化走出去開辟了一條新路。中國是當前擁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中華文化輝煌燦爛,而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治國理政經驗又是中國智慧的當代體現,對其他國家富有啟示意義。互聯網能讓世界各國人民方便獲取中國文化信息,以可視化、敘事化方式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理解中國,讓中國文化走得更遠,更加深入人心。剛結束的《漢語橋》節目通過融媒體技術將中國古老文化和當代成就客觀生動地展示給五大洲選手,獲得了成功,說明雲端並沒有拉大漢語學習者與中國的距離,而是讓古老中華和當代中國離得更近,更可感可親。

  另外,《漢語橋》也頗具時代氣息。上至文化價值引領、文化內涵呈現,下至受眾內容偏好、流行文化趨勢,長期以來,《漢語橋》在內容的打磨和呈現上做到了精准把脈。莜面魚魚、魚香茄子、西湖醋魚,哪一道菜裡有魚?茶的英語為什麼是TEA?“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潛藏了中國人怎樣的價值觀?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什麼……《漢語橋》的考題生動鮮活,兼具了煙火氣與時代感。

  讓中國語言文化通過雲端走向世界,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漢語母語國,我們要准備充足的資源,服務全球中文教師和學習者。這些資源要能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授漢語,講述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探索網絡傳播規律,研究線上教育特點,創建中國語言文化傳播品牌,實現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也是當務之急。

  《漢語橋》始於2002年,經過近20年努力,已被全球漢語學習者所熟知,參加《漢語橋》成為很多人的夢想。雲端《漢語橋》的成功說明,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品牌,通過央視頻這樣的融媒體傳播,讓漢語文化走向世界。剛結束的《漢語橋》全球總決賽借助央視頻“5G+4K+AI”技術,讓一百多個國家的選手能夠在雲端一展風採。

  借助雲端力量,中國語言文化散發出絢麗光彩。《漢語橋》誕生於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在雲端創造奇跡,就要深入挖掘這一品牌的潛力,豐富其內涵,進一步增強吸引力和傳播力,將之前單一的年度比賽變成一項日常活動,使中國語言文化具體化、趣味化、生活化,讓世界各國青年通過這個平台相識相知,在這個平台展示中國語言文化知識和技能,同時把自己國家的文化展示給全世界,實現文明交流互鑒,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作者:趙楊,系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