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U17男女籃決賽日前分別在山西長治和河南漯河落幕,青島國信海天隊和以雅禮中學為班底的湖南U17隊分別奪冠。在體教融合走向深入的大背景下,這項賽事成為U17年齡段體育系統和教育系統球隊同場競技的絕佳舞台,兩種發展模式的球隊全力以赴、各顯其能。
此項賽事由中國籃球協會和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共同主辦。據中國籃協青少部統計,參加男子預賽和女子預賽的隊伍分別為47支和24支,其中來自教育系統的隊伍分別為19支和9支,佔比約為40%。而在入圍決賽階段的男、女各16支隊伍中,來自學校的隊伍分別有6支和7支。
奪得男子冠軍的青島國信海天隊是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聯賽)青島國信俱樂部的梯隊,也是典型的來自體育系統的青訓隊伍。國信集團自2017年接手青島俱樂部之后,加大了對青訓的投入力度,2019年請來了CBA名宿徐長鎖負責梯隊建設。徐長鎖剛上任兩年,就率隊首次奪得全國U17比賽的冠軍,創造了俱樂部的歷史。
深耕籃球青訓多年的徐長鎖告訴記者,青島國信的U17隊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進步,首先得益於集團和俱樂部的重視和良好的后勤保障。他舉例說,在他上任之后,運動員每天的伙食標准從60元上漲到100元,小運動員的營養有了保証。其次,就是較為系統的刻苦訓練。目前,這支隊伍每周除了周日休息和周四上午的文化課學習之外,每天上下午都有訓練,晚上還有1小時的投籃訓練,平均每天的訓練量在6小時左右。
據徐長鎖介紹,隊伍周四上午的文化學習以籃球知識、英語、禮儀和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教的主要是孩子們將來圍繞籃球發展時用得著的知識。他說,相信接受過刻苦訓練的這些孩子將來能通過籃球“找碗飯吃”。青島國信俱樂部目前已經有3支梯隊,將來會擴大到5支。這些孩子到了17-19歲會進行分流,天賦比較好的會往俱樂部一線隊或其他隊伍輸送,相對不那麼突出的可以去與俱樂部有合作的體育院校讀書。
徐長鎖表示,青島國信海天俱樂部梯隊的主要目標還是培養高水平籃球人才,像這次在決賽中拿下24分、12個籃板的楊瀚森,將來就是職業球員的料。
在這次U17男籃半決賽中,CBA聯賽冠軍廣東宏遠隊的U17梯隊輸給了清華附中男籃。在去年的星火杯比賽中,他們也曾負於清華附中隊。廣東宏遠青年隊主教練曲紹斌告訴記者,這次廣東隊是沖著冠軍來的,輸給清華附中隊有點遺憾。整體來看,這次比賽基本代表了這個年齡段的最高水平,90%以上的適齡優秀球員都來了,隻有浙江等少數隊伍的少數2004年出生的高手未來參賽。
在曲紹斌看來,教育系統的高水平球隊已經非常有競爭力,學生球員在場上的冷靜和老到讓職業梯隊的球員相形見絀,這一點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曲紹斌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參賽機會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全國U17賽這樣原來體育系統的賽事向學校球隊敞開之后,高水平學校隊伍的參賽機會增加了。算上教育系統的省市級和全國比賽,一些隊伍每年能打五六十場比賽。相比之下,廣東宏遠青年隊這樣的隊伍隻能參加體育系統的比賽,一年的比賽大概有一二十場,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雙方在比賽經驗方面的差距。曲紹斌的總結是:體育系統的球隊缺“賽”,教育系統的球隊缺“練”。
曲紹斌認為,學校球隊水平提升的另外一個因素是選材優勢。曲紹斌掌管宏遠青年隊已有一段時間,近幾年他在選材時發現家長們的一個共同關切是:如果孩子到你們這兒打球,上學的問題怎麼解決?有的家長明確告訴他,清華附中、沈陽二中或其他籃球傳統校也看中了孩子。正因如此,廣東宏遠隊也加大了體教融合的力度,自2019年開始與廣東省實驗中學合作。在去年的全國U15男籃比賽中,廣東省實驗中學隊勇奪冠軍。
“我們從19年剛開始招初一的學生,現在那些孩子06、07、08年出生的。他們白天在學校上課,課后由廣東宏遠的專業團隊去訓練,有幾個外線球員的天賦不錯,從發展潛力上看可能比宏遠梯隊04、05年出生的一些隊員更好,”曲紹斌說。
在進入男籃四強的隊伍中,清華附中和北京四中(以北京西城體校隊的名稱參賽)是兩支來自普通中學的強隊。清華附中在國內高中籃球領域的霸主地位眾人皆知,而北京四中隊也在體教融合的實踐中取得了不俗成果。北京四中籃球隊總教練李冰告訴記者,跟西城體校的合作讓球隊有了更多參賽機會。今年從3月份到現在,隊伍的比賽基本上沒怎麼停,豐富的比賽經驗讓孩子們在場上處理球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據李冰介紹,北京四中籃球隊的孩子跟普通班的孩子一起上課,學校對學習抓得比較緊,每天放學后16:15到19:00是球隊的訓練時間。跟普通學生不同的是,籃球隊的孩子在體育課時會去寫作業或者跟老師請教文化課的問題。
李冰認為,在訓練時間不如俱樂部梯隊的情況下,學校球隊必須在訓練效率上下功夫,總體來看球員在籃球方面的發展沒怎麼太耽誤。在入選最新一期中國男籃集訓名單的球員中,齊麟、祝銘震和王泉澤都是出自北京四中的球員,論輸送比例比一般的CBA俱樂部還要高。目前,北京四中籃球隊總共有5名教練員,其中包括1名體能教練,保障能力比以前好得多。
中國籃協相關人士表示,從目前來看,體育系統仍然是人才培養的主力軍,而教育系統的隊伍也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參加這次比賽的一些體校和俱樂部普遍反映了招生難的問題,原因在於家長對於體校、俱樂部人才培養模式有些擔憂,認為如果孩子上不了專業隊以后很難在社會上找到理想工作。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有個綜合類大學文憑,就業之路更寬,對女孩尤其如此。U17女籃比賽的前幾名普通學校佔優,也從側面說明了家長的選擇。
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競賽管理與開發部主任趙俊杰表示,通過體教融合,鼓勵一批學校強隊參加全國U系列比賽,和體育系統隊伍交流、切磋,對於學校籃球水平的提高非常有意義。中體協主辦的賽事也將設立中職組,逐步對體校開放。
“由於全國學校球隊的數量龐大,水平參差不齊,全國賽的容量有限,很多學校球隊也沒有參加分區賽和全國賽的機會。根據目前學校籃球的發展現狀,中體協正在做賽事分層、分級的體系化改革,同時也為體教融合提供實質性的保障。體教融合需要一個整體的頂層設計,而不是大鍋燴的堆砌,學校與體校的隊伍適合在哪一個層級融合,也是逐步在比賽中進行摸索。因此,我們想先從星火杯這樣的邀請賽做起,逐漸尋找合適的融合辦法,然后再整體推進,一步一步讓更多體育系統的隊伍參加到教育系統主導的比賽中來,切實推進籃球項目體教融合的力度,”趙俊杰說。(王鏡宇)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