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不可把亞洲象北遷事件娛樂化

2021年06月09日09:03  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來信】

編輯部:

“大象到哪兒了”最近忽然成了網絡上的熱門話題。

連日來,從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一路經普洱、紅河、玉溪北上至昆明市晉寧區的15頭亞洲象,引發了網絡上的“全民圍觀”。各界各方人士議論紛紛,甚至有一些自媒體視頻播客、博主為了吸粉絲、擴流量也趕去當地搞直播,把大象北遷這樣一個嚴肅的生態科學問題娛樂化。

“保護亞洲象,講科學是解決問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護依據。”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教授楊宇明對本報記者說,“大型食草動物的季節性遷徙或覓食性遷移都屬於動物適應環境的本能,但此次15頭亞洲象的長距離北遷超出了正常范圍,可能有著復雜的背景和現實的內外因素,原因會比較復雜,須基於科學依據進行客觀系統的分析研判,不宜過度解讀或早下論斷,也不應過度炒作或娛樂化,這不利於對現實問題的解決和深層原因的分析研判。”

鑒於大象被激怒后所表現出的強烈攻擊性,楊宇明教授特別提醒道:“當前最重要就是避免人象接觸,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基於亞洲象對環境溫度十分敏感,正遇滇中高原降溫的環境因素,採取南向通道梯度間隔投食引誘,並採取阻攔北向通道等人工輔助措施,引導亞洲象折返南下到低緯度、低海拔的暖熱地區,逐步回歸到原棲息地。”

應該說,針對亞洲象北遷引發大眾關注保護野生動物、保護人類生態環境是件好事。但是,對“大象北遷”事件,我們現在的確更需要全面而科學的研究及冷靜理性的思考。

眾所周知,人象沖突問題古已有之,也並非隻在雲南存在,這是一個很久以前就出現的國際難題。據國際有關大象保護組織調查,在歐洲殖民者到達非洲前,非洲約有2000多萬頭大象,由於遭到瘋狂獵殺,到1979年僅剩130萬頭,2007年至2014年減少了至少14.4萬頭。目前非洲現存大象數量不足50萬頭,亞洲現存大象數量已不足5萬頭。

如今,偷獵、棲息地消失、氣候變化、人象沖突等因素嚴重威脅著非洲和亞洲大象的生存。因此,“世界大象日”才於2012年8月12日設立,旨在呼吁國際社會關注身處困境的非洲象和亞洲象。

記者曾多次去西雙版納採訪,並於這些天一直默默關注著事態進展,不由得想起了2019年12月中旬去西雙版納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採訪的事情。當時,中心工作人員講述了救助的小象“羊妞”與“然然”在這裡健康成長的故事,令人感動,也讓人對這些一直為保護亞洲象而默默奉獻的人們心生敬意。

於2008年11月建成的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野象谷,目的是開展亞洲象人工繁育研究,收容救助傷病及其他野象,不斷增加亞洲象種群數量。據了解,中心已先后20多次參與野生亞洲象的野外營救,救助了一批老弱病殘亞洲象,那些救助大象的中心工作人員因此被譽為“象爸爸”。前年採訪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大象與“象爸爸”關系密切而友好。

在中國,亞洲象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直以來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保護。經過長期的努力,亞洲象分布區所在的雲南省及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等地各級政府特別是林草等部門在亞洲象保護和緩解人象沖突方面,已經付出了巨大犧牲,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顯著,大象種群數量的持續增加就是最好的明証。長期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事保護研究的郭賢明認為,無論是我們的保護區也好,人們所說亞洲象的棲息地也好,都是我們的主觀意願,把人的意志強加於亞洲象是不現實的。

那麼,如何應對好亞洲象北遷?楊宇明教授建議:“堅持以科學為依據,應用生物地理學的價值觀和動物行為學的方法論,認知過去、解讀現在、預判未來,為亞洲象的保護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在記者看來,各方都要努力創造人象和諧相處條件,社會大眾不僅要自覺增強愛護保護野生動物意識,也應盡可能不一哄而起“娛樂化圍觀”北遷大象,除非必要,盡可能不打擾大象的正常生活,最好設法讓這群可愛的大象“安靜”地離開。應當相信並耐心等待相關政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努力工作成果,以一顆平常心期待並祝福這群北遷的亞洲象最終回歸到它們原來正常的棲息地——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本報記者 任維東)

(責編:朱紅霞、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