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彌渡:建好洗手設施 引領健康文明新風尚

2021年06月02日12:58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群眾使用洗手台。羅蔚華攝

近年來,雲南大理彌渡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建后管理制度,引導居民逐漸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風尚。

“天天洗手的我,五十多歲了才真正學會洗手。”跳完廣場舞的李珍正在對照著洗手台上的七步洗手法,一步步認真洗著手,她對彌渡縣城新建的洗手設施贊不絕口,“我們在這裡跳跳花燈、健身操,手出汗后就可以到這裡來洗手,實在是太方便了!”

如今的彌渡縣城,幾乎每走一段,都會“偶遇”一個個造型美觀、便捷實用的洗手台。其上還張貼了公共洗手標識和“七步洗手法”宣傳畫,引導公眾養成勤洗手衛生習慣,讓“勤洗手+會洗手”漸漸成為彌渡縣健康文明新風尚。

自2020年7月以來,彌渡縣在公園、廣場、市場、街道等公共區域,修建866座建筑小品式和便捷實用式的公共洗手設施,並結合實際配備了洗手液、擦手紙。公共衛生設施建好后,彌渡還結合“街長制”管理,嚴格落實管理制度及衛生保潔制度,按照有水、有電、有人管,無垃圾、無臭味、無積水“三有三無”要求,定時巡檢、維護,確保洗手設施干淨整潔、水龍頭出水正常、排水管道暢通。

造型各異的洗手台。歐陽利興攝

高瓊英就是彌渡縣“街長制”網格化管理的一名片區長,管理著61名環衛工人。她凌晨5點就要出門巡街,發現問題立馬帶領環衛工人整改。洗手設施是她巡檢的重點,洗手液和擦手紙也由她專人負責添加。高瓊英說:“我們認真清掃,大家共同愛護,“小河淌水”的小河才能水更清嘛。”

據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洗手、健身、社交距離這些日常小事在群眾心中變得越發重要。彌渡縣適時啟動了“健康文明生活六條新風尚”倡議行動,該縣將愛國衛生運動與創建全國衛生縣城同向結合、同頻共振,“社交距離、勤於洗手、分餐公筷、革除陋習、科學健身、控煙限酒”健康文明生活“六條新風尚”逐步融入群眾生活,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的氛圍越來越濃。(羅蔚華 歐陽利興 彌渡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