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國圖看《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

2021年06月01日09:2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到國圖看《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

  本次展覽展出的《永樂大典》卷3003~3004“人”字冊 本報記者 陳雪攝 光明圖片

  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 資料圖片

  《永樂大典》每次亮相,都備受矚目。

  2020年7月,中國藏家以6400多萬元人民幣,在法國拍下兩冊四卷《永樂大典》,引來世界范圍的關注。《永樂大典》被《不列顛百科全書》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正本11095冊,共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卻已全部不知去向。截至目前,已知副本僅有400余冊、800余卷及部分零葉,分散於8個國家和地區的30余個公私藏家手中。

  國家圖書館正是《永樂大典》海內外最大藏家,共收藏《永樂大典》224冊。6月1日起,“珠還合浦 歷劫重光——《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展覽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開展,並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展品60余種70余冊(件),其中,9冊《永樂大典》嘉靖副本為近年來首次展出,除《永樂大典》外,展覽還配合展出明抄本、明刻本、明拓本等古籍精品40余冊(件)。展覽開幕的同時,5月31日,國家圖書館正式成立《永樂大典》研究中心。

  “‘珠還合浦’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歷劫重光’比喻歷經劫難、重見光明。”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介紹,本次展覽將重點講述《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突出回歸和再造的艱辛歷程。

  9冊《永樂大典》嘉靖副本為近年來首次展出

  《永樂大典》正本為何一冊不存?副本為什麼在乾隆至光緒年間數量驟減?《永樂大典》的“前世”由許多謎團組成,甚至有人戲稱,《永樂大典》的流傳史就是“大謎團套小謎團”。

  為了讓人們詳細了解《永樂大典》背后的故事,展覽分為“大典猶看永樂傳”“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閱滄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顯”“珠還影歸惠學林”5個單元,在展陳文獻的同時,以圖表加重點事件描述的形式,細致講述《永樂大典》的歷史,全面展示《永樂大典》蘊含的豐富而寶貴的知識體系、思想觀念和人文精神。

  展覽中,一張“明清宮廷藏《永樂大典》副本數量”圖表,形象地表現出了這部“典籍淵藪”的跌宕命運:明隆慶元年(1567年)11095冊,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9881冊,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870冊,清宣統元年(1909年)64冊。

  《永樂大典》於明朝永樂年間編撰完成,明嘉靖年間抄寫的為副本,歷經600余年,《永樂大典》經歷了多次戰火劫掠,其散佚與回流連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目前,關於正本下落的猜測就有陪葬嘉靖帝永陵、明萬歷年間焚毀、明末焚毀於北京、明末清初毀於南京文淵閣、藏於皇史宬夾牆內、毀於清乾清宮大火等6種觀點,以上種種猜測在此次展覽中均有呈現。

  《永樂大典》的今生,則是文脈所系。

  “在國圖4000萬冊的總藏書中,200多冊的數量不足為道,但這200多冊的《永樂大典》正是國家圖書館的文脈所在。”張志清說,京師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接收了翰林院的64冊《永樂大典》。魯迅當時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主管圖書館事務,極力促成了此事。一個世紀以來,國圖人伴著《永樂大典》一冊一冊地回歸,最終使其成為國家圖書館善本中的“四大專藏”之一。

  此次展出的9冊《永樂大典》嘉靖副本為近年來首次展出,多冊為具有代表性的海外回歸文獻,如1938年王重民自英國為北平圖書館購入的“農”字冊,1951年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東方學系圖書館送還中國的“頌、溶、蓉、庸”字冊,1955年德國政府送還中國的“士”字冊等。此外,還有1951年商務印書館捐贈的“水”字冊,1958年北京大學捐贈的“水”字冊等,充分體現了國家及社會各界人士對中華典籍的重視與愛護,這些慷慨無私的捐贈如涓涓細流匯入國圖,讓更多人得以見到珍貴古籍的原貌。

  國家圖書館成立《永樂大典》研究中心

  “若真的能找到《永樂大典》的正本,意味著,我們可以跟宋元時代的中華文明直接溝通。”展覽開幕式上,張志清一語道出了《永樂大典》的非凡價值。《永樂大典》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保存了14世紀以前大量的文學、歷史、哲學、宗教和應用科學等方面的豐富資料。

  “對后世而言,《永樂大典》最大的功能就是輯佚。”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謝德智認為,《永樂大典》使很多消失的典籍得以傳世至今,如《農桑輯要》《水經注》等膾炙人口的名著,都是從《永樂大典》所輯或校補而得,因此《永樂大典》被稱為“輯佚的淵藪”。據了解,此次展出的兩冊“水”字冊在當年合璧時,就還原了宋元時期《水經注》的面貌。《永樂大典》的文獻研究價值還有許多,1941年,歷史學家楊志玖就從《永樂大典》的一段公文中印証了《馬可·波羅行紀》的內容,証實了馬可·波羅來華的真實性。

  為團結聯系國內外專家學者,進一步推進《永樂大典》保護和研究,5月31日,經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國家圖書館《永樂大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我們希望全國的學者集中起來對《永樂大典》進行研究,所以中心的成立意義非常重大。”張志清說,下一步,中心將對《永樂大典》的編纂成書、散佚收藏、修復保護、影印出版等進行更全面的研究、更深入的資料挖掘和更充分的數字呈現。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覽還利用多媒體手段讓觀眾體驗《永樂大典》的獨特魅力,通過觸屏游戲“名家帶你臨大典”,了解《永樂大典》的台閣體書法和古籍版式,用知識問答來了解紙張及用墨特色。《永樂大典》數據庫首次集中發布了多家收藏機構所藏《永樂大典》的高清彩色圖像,並輔以圖文對照、版式還原、全文數字檢索等功能,讓觀眾進一步親近中華典籍。(陳雪)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