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擔當 奮勇爭先

2021年05月31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敢於擔當 奮勇爭先

 5月31日出版的《 人民日報 》第11版版面

  圖①: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七星鎮的中央紅軍4·29渡江令發布遺址紀念碑。馬 麗攝

  圖②: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講解員張學文提供講解服務近126萬人次。趙慶祖攝

  圖③:陸良縣紀委監委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開展接訪活動。王 勇攝

  圖④:會澤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群雕。本報記者 李茂穎攝

  高德榮——

  閑不住的“老縣長”

  本報記者 葉傳增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高德榮一天也沒有閑著。35千伏聯網線路工程、垃圾處理廠、鄉村振興實訓基地……獨龍江鄉的各個項目建設現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白天去建設現場看工程進度,晚上和干部群眾圍著自家火塘,共話獨龍江未來發展。”在獨龍江鄉宣傳委員劉會東眼裡,高德榮就是這麼一個“閑不住”的老縣長。

  高德榮曾擔任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長,2006年當選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當選后他做了個令人詫異的決定——回家。“請允許我把‘辦公室’放到獨龍江鄉,因為我的獨龍族同胞還沒有脫貧。”於是,高德榮將自己的辦公地搬到了獨龍江邊的家中。

  高德榮一直奔走在幫助獨龍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道路上。

  2014年4月,全長6.68公裡的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全線貫通,結束了獨龍江鄉千百年來大雪封路、交通受阻的歷史。這條隧道,高德榮傾注了無數心血。他每年都參與工程清雪工作,與干部群眾一起睡工棚、吃干糧,期間多次遭遇泥石流、雪崩等險情。

  路通了,高德榮又帶領鄉親們發展產業。“沒有產業支撐,致富就無從談起。”在當地鄉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草果、重樓、羊肚菌、獨龍牛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在獨龍江鄉落地生根。

  2018年底,獨龍族宣告整族脫貧。如今的獨龍江鄉,3A級景區挂牌了,特色產業遍布6個村,群眾生活蒸蒸日上。全鄉202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63.83萬元,人均收入10166.5元。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高德榮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帶著黨和國家對獨龍族群眾的關心關愛,高德榮回到獨龍江,繼續跋涉在峽谷之中。

  朱有勇——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本報記者 張 帆

  “老實說,我們這些科技人員不擅長協調、組織,但為了盡快建成這個高水平養牛場,讓東回鎮農民早點受益,我必須趕來參會,督促這個項目早點落地!”勞動節前一天,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東回鎮農業科技培訓中心的一間會議室,滿滿當當坐著縣、鄉相關部門的干部,大伙兒聚精會神聽著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講話。

  2020年下半年,朱有勇團隊就開始著手鄉村振興工作,計劃在瀾滄籌建農業科技示范園。根據東回鎮自然條件,朱有勇指導引種高品質玉米,同時利用玉米提供的大量青貯飼料發展畜牧業,實現良性循環。眼下,玉米長勢喜人,養牛專家團隊也到位,但養牛場卻遲遲未落地,一向好脾氣的“農民院士”也有點著急,干起“監工”的活來。

  自從抱定“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志向,這種逾越科學家“本位”的事在朱有勇身上已是常態。回想起2015年決定來瀾滄從事精准扶貧的情形,朱有勇仍很感慨,“做實驗、分析數據是我們的‘老本行’,而要帶著群眾走向致富路,卻是我們完全不熟悉的。”

  事實確實如此。朱有勇團隊初到瀾滄蒿子壩,在考察后決定推廣冬季馬鈴薯,當地拉祜族群眾卻投來懷疑的目光,“院士能比我們農民更會種地?”朱有勇團隊於是在蒿子壩承包了100畝地作為示范,親自扛起鋤頭,在地裡扎下根。2017年3月,密密麻麻的馬鈴薯破土而出,平均畝產3.3噸,產值達90萬元。以往冬季農閑地,居然長出了“金豆豆”,一時間,院士工作站的門檻都快被村民踏破了。

  冬季馬鈴薯推廣成功后,朱有勇團隊把新目標錨定種植難度更大但效益更高的林下三七。“老楊,三七種得不錯啊!”拉著學員楊學忠的手,朱有勇夸獎道,“外頭公司按照1公斤2000塊收購,你們這一畝估計能產50公斤,這樣就會有10萬塊的收益,其中20%作為滾動發展基金,剩下的8萬塊,你們和公司各自一半,怎麼樣?發財咯!”說罷,朱有勇和楊學忠一起像孩子般地哈哈笑起來。

  張桂梅——

  一輩子致力山區教育

  本報記者 徐元鋒

  2021年初夏,記者又在麗江華坪女子高中見到了張桂梅老師。她已經64歲了,衰老似乎更加明顯,“每天早上身體都痛得不想起來”。今年2月獲評“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后,她又回到日復一日的常態,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子夜后休息,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做操吃飯。

  張老師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她曾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代楷模”等。和張老師聊天時,張老師說:“我就是個山村女老師。”

  張老師從小接受紅色教育,把“江姐”當作榜樣。張老師在丈夫患癌症去世后自己又查出子宮肌瘤,漂泊異鄉的她,在大家的關愛下挺了過來,她感恩這片土地。張老師胸懷理想、肩挑責任,她認准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理,於是選擇為最弱勢的“大山女孩”創辦女子高中。

  曾在華坪女子高中任教、如今擔任華坪博物館館長的馬海老師評價:張老師當年讓我們在學校每處牆面都畫畫寫字,我們覺得有些偏僻處沒必要,張老師說:“萬一女同學有心事,在僻靜處站一會,不經意間也會有熏陶。”華坪女子高中的“元老”教師張紅瓊說:“或許是年齡大了,張老師如今脾氣好多了,笑的時候也多了。有時候晚上看到張老師一個人在辦公室吃藥,真的心疼。”

  一輩子致力於山區教育,改變了無數學生和家庭的命運,張老師對功勞怎麼看?她說:“我做得還很不夠,到現在我還不敢對我幫過的人說‘我是黨員,不用謝’。”——共產黨員的稱號,在她心中如此聖潔高尚!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