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傳為晚唐杜牧所作的七絕《清明》,是當下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節日詩之一。每當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來臨,就會在互聯網上出現長長短短的熱文。在大眾傳播中,《清明》一直被理解為專門歌詠“清明節”的詩作。比如《千家詩》就說是“此清明遇雨而作也”。再如在唐代文獻研究方面成就極大的陳尚君教授,也在《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9期的採訪中認為:此詩寫於宋代,並非出自杜牧。原因有二:第一,杜牧文集及《全唐詩》中均沒有收入此詩﹔第二,唐人重視寒食節而宋人更重視清明節。
被誤讀的杜牧《清明》
先說一個被長期誤讀的問題:杜牧《清明》是專寫“清明節”的詩篇,是“宋人更重視清明節”的文學呈現。事實並非如此。此詩雖然以“清明”為題,但全詩首句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按照詩題命名的一種慣例,詩題《清明》可能是由首句的前二字“清明”摘錄而成,這是中國詩歌肇始於《詩經》的一種傳統,例如李商隱的一些詩篇包括極其著名的《錦瑟》就是這樣命名的。這是其一。其二,“清明時節”的范圍是一段時間而非特指清明節當天。杜甫《春夜喜雨》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和《江南逢李龜年》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兩詩的“時節”,均非特指某天某夜。杜牧的“清明時節”或“杏花時節”(詳后),與杜甫的用法完全一致。其三,作者隻寫天空中的“雨紛紛”,而不是節日路上的“人紛紛”。如果“路上行人”很多,隻要問一問迎面而來的其中一部分人,就完全能夠知道前方哪裡有酒家有村落了。“欲斷魂”,就是冷雨紛紛,囧況已久,“快要沒命了”。打聽酒家,就是打聽避雨之地,投宿之所。張籍《成都曲》:“萬裡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南唐李中《離家》:“投宿匆忙近酒家。”正因為無人可問,行人才會請教大路旁細雨中牛背上的牧童。可以想見,那一天淒風冷雨,詩人首次行經此地,對周邊環境極為陌生,才會“欲斷魂”而“問酒家”。“牧童遙指”也說明“杏花村”與問答地點距離較遠,雨中的初來者難以發現遠處的村庄。需要追問的是:“杏花村”是村名還是村景?這決定“杏花村”是本來就有還是因詩附會。依照常理,牧童針對“酒家何處有”的回答,不會是杏花盛開的雨中村景而應該是當地准確無誤的唯一村名:前方有個“杏花村”,村裡就有“酒家”。
據此,將杜牧《清明》理解為專詠“清明節”甚至是掃墓歸途或見人掃墓而傷感的詩篇,都是學術史以及接受史上一個長期未曾覺察的極大誤會。這個誤會,不僅影響正確理解杜牧《清明》的詩旨、詩藝及其作於唐代的事實,而且影響對唐宋時代寒食、清明風俗的正確認知。所謂“宋人更加重視清明節”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宋人將清明節與祭祀活動結合得比唐代更為緊密。最著名的詩作,莫過於南宋高翥的《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但這個理由並不能說明杜牧《清明》是宋詩:既然“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外出祭掃的行人,就不會只是零星出現,而是所在多有。可是祭祀活動的痕跡,詩中卻分毫未見,可以肯定不是南宋城鄉居民進行祭祀活動的清明節。因為清明節的前一天,白天全國禁火,隻有到了清明啟用新火之后,才可能出現“紙灰飛作白蝴蝶”的祭祀場景。也許正是《清明》詩與清明節全無關聯,《錦繡萬花谷》的編者,才會一方面將《清明》稱為“唐詩”,一方面又將《清明》的詩題改作《杏花村》。當然,厘清杜牧《清明》的原始情景與清明節的關系,並不影響現代讀者繼續將《清明》當作節日詩來理解和使用,畢竟“清明節”當天也包含在“清明時節”之中。
被誤解的唐代“清明”
接下來的問題是,唐人是否不夠重視清明節呢?答案可能不是這樣,因為唐人是兩節並重。唐明皇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即說:“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並在長安道。”有時則是更加重視清明,因為寒食隻能享用冷飲冷食,而清明可以熱飲熱食,使人各個方面更加舒坦愉悅歡快。韋應物《清明日憶諸弟》就說:“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后人之所以形成唐代更加重視寒食的印象,那是因為兩節相連而寒食在前,一切節日活動包括祭祀活動,都從寒食開始。王泠然《寒食篇》雲:“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縱使遨游今日罷,明朝尚自有清明。”意思是寒食與清明一玩就是兩天,不少年份連帶上巳就是三天,遠勝重陽與臘日的單日休閑。寒食白天禁火,王建《寒食行》因此說:“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古人認為紙錢必須經過燃燒,才會被逝者收取。這個“三日”特指“三月三日”,亦即與寒食節重疊的上巳節。甚至民間制作新火,或皇帝頒賜新火,都是從寒食夜開始的。中唐韓翃為皇帝所熟知的通天之作《寒食日即事》,可以看作是漢唐一以貫之的賜火傳統:“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清明因為有火而更加熱鬧,更加受到從帝王到平民的普遍熱愛。張說《奉和聖制寒食作應制》寫道:“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皇情愛嘉節,傳宴與簫韶。”表明皇帝更為喜愛重新用火的清明節,因而大開筵席,宴賞重臣,演奏古樂。正常情況下,這樣的活動幾乎年年舉行,所以張說還有類似的詩篇,如《奉和聖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制》的“今歲隨宜過寒食,明年陪宴作清明”,《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的“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孟浩然寫於長安的《清明即事》曾對此頗有不平:“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顧況之子顧非熊的《長安清明言懷》也說:“明時帝裡遇清明,還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京城如此,民間亦然。即使是經過安史之亂,地方上的清明節,依然盛況如前。杜甫《清明》說:“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某些年份,三月三日上巳節因與寒食節或清明節重疊,形成節上加節的雙倍熱鬧。王維《寒食城東即事》的“清明兼上巳”,就是清明與上巳同為一天。李穆的《三月三日寒食從劉八丈使君登遷仁樓眺望》,則是上巳與寒食重疊:“花柳清明節,親賓上巳筵。”詩人將重疊的雙節“三月三日寒食”,提前並入次日的第三個節日清明節,稱作“花柳清明節”。因為清明兼有自然節氣和人文節日的雙重特性,所以唐代詩人尤其是晚唐五代詩人,往往像李穆那樣,將寒食、清明和上巳相連或偶有重疊的那段時間,統稱為“清明”或“清明時節”。又因為寒食與上巳只是民俗節日,所以從未出現“寒食時節”或“上巳時節”的說法。皮日休的《登第后寒食杏園有宴……》就是這樣:“雨洗清明萬象鮮,滿城車馬簇紅筵。”詩題是“寒食”,詩句卻是“清明”。溫庭筠《禁火日》同樣如此:“駘蕩清明日……春鬢杏花紅。”或者將這段時間寫作“近清明”。溫庭筠《寒食前有懷》:“春寒寂歷近清明。”詩題明明是“寒食前”,時間上更靠近寒食,但詩句卻是“近清明”。清明節多出現在農歷三月,二月次之,四月極少見,因此唐詩中又有“清明二月天”的說法。既然唐人將“寒食”歸並到“清明”,且以“清明”作為這段時間的指代,這一現象,顯然與“唐人重視寒食節而宋人更重視清明節”的說法不盡吻合。
被化用的杜牧《清明》
一旦“清明”指代以清明為中心的一段時間,“清明時節”的說法就會應運而生,成為晚唐五代具有時代特征的一個時間概念。除了杜牧《清明》的“清明時節”之外,來鵬、李中、蘇癿、魏承班、楊徽之(入宋前)的相關作品都出現了“清明時節”。類似結構則有張籍、司空圖、張泌的“時節近清明”、王建的“清明好時節”、韋庄的“時節正是清明”、毛熙震的“楊柳杏花時節”等等。中晚唐特別是晚唐五代宛如一個以“清明時節”“杏花時節”“雨”“杏花”“梨花”(此處不論)為時尚表達的文學季節。溫庭筠是小杜牧10歲的詩人和詞人,如果說杜牧的多數名作,溫庭筠能夠讀到,應該問題不大。溫詞《菩薩蠻》其十一,是較早將“清明雨”“杏花”“時節”寫入詞中的著名作品:“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欲黃昏,無憀獨倚門。”南唐馮延巳的《蝶戀花》緊隨溫詞之后:“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高度類似杜牧《清明》片段的詞作,就是北宋詞人宋祁《錦纏道》的下闋:“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裡人家有。”薛礪若《宋詞通論》說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清明》的句意。這就產生一個問題:是先有杜牧詩還是先有宋祁詞?按杜牧卒年至宋祁生年,大約150年之久,確實相距太遠。陳尚君先生稱杜牧《清明》是“唐詩中最有名的偽詩”:“這首詩收於南宋中期兩種類書:《合璧事類》和《錦繡萬花谷》,但都沒說是杜牧所作。最早將其作為杜牧的詩,現在能看到的是《分門簒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日本所藏宋刻善本)。從宋末開始,《千家詩》及其他一些詩集都收了此詩,附會給杜牧,又出現在以后各代小學的讀本中。”(同前引)徐辰先生則在《杜牧真的寫過“清明時節雨紛紛”嗎?》的網文中指出,《錦繡萬花谷》所收《清明》,題作《杏花村》,無作者,僅說明“出唐詩”。
如果僅僅從文獻角度看,《清明》確實來路不明。但是,如果換個角度觀察,就會發現另有傳承路徑與空間:《錦繡萬花谷》不會無緣無故稱《清明》(《杏花村》)為“唐詩”,來路不明並不直接等於或者完全等於其詩不真,而宋祁詞又與《清明》詩部分同構,這一點就和宋詞常常化用唐詩的創作習慣高度吻合了。宋祁自己就在《鷓鴣天》中多處引入唐詩:“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帘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游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身無……心有”一聯,見於李商隱的《無題二首》。“車如流水馬游龍”,化用盛唐蘇颋《夜宴安樂公主新宅》的“車如流水馬如龍”﹔又見於南唐李煜的《憶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只是將“馬如龍”變為“馬游龍”(眾多的馬隊變成了在水裡游動的蛟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化用李商隱《無題》的“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由“一萬重”變成“幾萬重”。稍改唐詩之后,再加倍著重表達情緒,正是宋祁這首詞的特點。《錦纏道》的“醉醺醺、尚尋芳酒”也是加倍表達的方式。相比之下,杜牧只是急切盼望有一個休憩寄宿之地外加解乏之酒而已。如果否認這是對《清明》詩的化用,將難以解釋宋祁《鷓鴣天》詞與唐詩的關系。“醉醺醺”之語唐詩多有,杜牧也在《並州道中》說過一次。蘇颋詩、義山詩、李煜詞,以及杜牧含有“醉醺醺”的詩都是全篇俱在,所以宋祁所見的《清明》,不會僅僅是詞中化用的后兩句。《清明》詩全篇以“雨紛紛”為基調,一氣呵成,遠比宋祁詞的化用流暢自然,完全不像是好事者將宋祁詞縱游兼縱酒的片段擴充而成。
此外,宋祁大史學家的資歷也值得重視,他歷官龍圖閣學士、史館撰修、知制誥。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是《新唐書》的首要作者,歷時十余年,有條件接觸和飽覽皇家圖書館的全部文獻,不排除當年他曾見過杜牧的《清明》原詩而在創作時加以化用的可能。以上論述表明:《清明》並非專詠清明節,《錦繡萬花谷》稱《清明》為“唐詩”,宋祁詞多處化用唐詩包括化用《清明》后二句,“清明時節”的時間概念出現並貫穿於晚唐五代,這些証據均不支持“杜牧《清明》宋詩說”。不僅如此,劉學鍇先生在《唐詩選注評鑒》中,舉出宋初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九十昇州所記:“杏花村在(江寧)縣理西,相傳為杜牧之沽酒處。”“可証此前已有杜牧沽酒於杏花村之傳說,則此詩傳為杜牧作在五代時或五代前即已如此。”這個說法在沒有出現顛覆性証據之前是可以信從的,因為民間傳說隻有流傳一段時間之后,才有可能進入文人著作。如果“杜牧沽酒於杏花村”的傳說產生在“五代前”,就與前文討論“清明時節”這一時間概念的出現時間互為映照並相得益彰了,也和杜牧《寓言》的“杏花時節在江南”、《遣懷》的“落托江南載酒行”、《泊秦淮》的“夜泊秦淮近酒家”、《江南春》的“水村山郭酒旗風”、《閑題》的“借問春風何處好”、《村行》的“蓑唱牧牛兒”等等,若有呼應了。
大數據時代的文獻檢索優勢,可能也會將考察的目光帶入認識的死角:以為相關文獻已經盡收囊中,相信個人掌握的是全息世界,在這個全息世界裡沒有被發現的,一定屬於偽造。但存世文獻僅僅是原生文獻的一部分。隨著文獻主人的離世或其他原因,有的文獻不幸滅失,有的藏匿不出,有的分散、游走、變形、寄居在后起文獻的叢林之中,有的如韋庄《秦婦吟》、敦煌詞等則因某種機遇而重見天日。判定一首詩的時代身份,不僅需要顧及直接引用關系、整體呈現關系,也要重視共生關系、化用關系。以唐詩而言,唐人創作的唐詩多於唐集所收的唐詩,唐集所收的唐詩又多於今人所見的唐詩。原因很簡單,不少零散的唐詩和一些唐集失傳了。如果僅僅根據傳世的文獻信息來判定整體原生文獻的缺失部分,然后聚焦一點不及其余,有時難免風險太高。那些認為《清明》是宋詩的論述,一概不提宋祁之詞和樂史之記,不能不說是“杜牧《清明》宋詩說”的最大遺憾。 (作者:羅漫,系中南民族大學教授)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