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昆明5月21日電 (李發興)為推進人民群眾實現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發展,確保脫貧不返貧、振興不掉隊,雲南把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工作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首要任務,及時建立防返貧監測和動態幫扶機制。通過動態幫扶,截至目前,邊緣易致貧戶標注消除致貧風險10.67萬戶38.75萬人、脫貧不穩定戶消除返貧風險9.78萬戶38.68萬人。
強化政策引導。省級相繼出台《關於鞏固脫貧成果和完善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督促指導16個州(市)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並完善了返貧監測預警、產業發展帶貧益貧、就業扶貧精准對接、扶志扶智激發內生動力、社會保障救助、風險防控等工作機制,確保現行標准下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已脫貧人口不返貧,邊緣人口不致貧。
強化動態監測。堅持“一月一篩查、一月一研判、一月一審核、一月一動態”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問題,精准鎖定監測對象,及時落實幫扶措施。採取農戶主動申請、部門信息比對、基層干部定期跟蹤回訪相結合的方式,每月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進行排查,重點監測其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及時發現返貧致貧風險。昭通市以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為重點,對因病、因殘、因災、因學、因疫情等影響“兩不愁三保障”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脫貧標准1.5倍的家庭,通過群眾自主申報、扶貧與行業系統篩查、各級扶貧干部跟蹤回訪等方式,開展常態化動態監測。
強化精准幫扶。根據監測情況,縣級監測中心、鄉級監測站、村級監測員對返貧致貧風險進行匯總分析、發出預警,對能及時解決的進行解決,不能及時解決的制定幫扶計劃,分類反饋行業部門由縣級統籌解決。同時,對消除風險監測戶跟蹤核查情況進行分析,適時動態調整幫扶措施。昆明市對納入防貧預警識別的對象,綜合判斷其脫貧難度及返貧、致貧風險,設立紅色、藍色、紫色、黃色、綠色五個等級監測預警,以村(社區)為單位,逐戶建立檔案,規范進行統一管理。探索建立適宜各地的產業鏈,發展不同形式的產業扶貧,如特色種養殖、農村電商、旅游扶貧等項目,將農民增收和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環境改善聯結起來,實現一舉多得。
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王思澤介紹,截至目前,通過動態管理,雲南省新識別邊緣易致貧戶469戶1852人、新標注脫貧不穩定戶699戶2698人。通過動態幫扶,邊緣易致貧戶標注消除致貧風險10.67萬戶38.75萬人、脫貧不穩定戶消除返貧風險9.78萬戶38.68萬人。從幫扶措施看,脫貧監測戶中,得到產業幫扶9.83萬戶38.86萬人、就業幫扶7.51萬戶13.65萬人、小額信貸扶貧2.26萬戶9.74萬人、納入低保及特困救助供養6.18萬戶23.58萬人﹔邊緣戶中,得到就業幫扶8.25萬戶12.26萬人、納入低保及特困救助供養4.61萬戶15.80萬人。對於全省剩余的“兩類人員”7809戶29268人,各地正嚴格按照“一戶一方案”的要求進行動態幫扶。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