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通報:杞麓湖污染治理治標不治本

2021年05月17日14:1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人民網昆明5月17日電 (程浩)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17日通報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雲南省玉溪市督察發現通海縣在杞麓湖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通報稱,2021年4月,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玉溪市督察發現,通海縣在杞麓湖污染治理工作中不動真碰硬,為達到水質考核要求,搞樣子工程,做表面文章,採取弄虛作假手段,干擾國控水質監測點採樣環境,造成水質改善的假象,實際上杞麓湖水質並未得到改善。

杞麓湖位於通海縣境內,是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流域面積354平方公裡,是通海縣的“母親湖”。通報指出,由於流域內蔬菜種植面積居高不下,農業面源污染嚴重,杞麓湖水質長期為劣V類。2016年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2018年“回頭看”均嚴肅指出該問題。雲南省督察整改方案和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明確提出,要推動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到2020年杞麓湖水質達到Ⅴ類。但2018年以來,杞麓湖水質惡化趨勢依然較為明顯。

對於杞麓湖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通報指出三點:重截輕治,環湖面源污染依然嚴重﹔急於求成,水質提升工程治標不治本﹔弄虛作假,干擾國控點位水質監測。

其中,根據《杞麓湖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2016—2020)》,“十三五”期間,通海縣投資7.3億元在杞麓湖周邊建設了環湖截污工程,用於收集入湖的農田尾水、養殖廢水、企業排水以及地表徑流區初期雨水。督察發現,這些環湖截污工程與入湖河道、溝渠之間均建有連通閘門,由於沒有同步配套建設污水治理設施,截流起來的污水在雨季又通過閘門集中排入杞麓湖,環湖截污工程實際上成為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的擺設。

另外,《雲南省杞麓湖“一湖一策”方案(2018—2020)》顯示,杞麓湖周邊農業面源污染佔到入湖污染物總量的85%以上,其中採取農田水肥生產方式的蔬菜種植是影響湖泊水質的主要因素。通海縣委、縣政府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推動解決這些問題,在生產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種植結構未能有效調整的情況下,全縣蔬菜種植面積不降反升,由2018年的34.5萬畝逐年增加至2020年的35.3萬畝。眼看著2020年水質惡化趨勢明顯、難以完成水質考核目標,通海縣委、縣政府才相繼召開會議研究上馬水質提升工程,於2020年3月至12月間,投資4.85億元,陸續在杞麓湖邊建成6座水質提升站,累計日處理能力33.1萬立方米,期間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

其次,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深入調查發現,玉溪市以生態補水名義,投資2650萬元建設通海支管馬家灣補水口工程,從大龍潭引水入湖﹔通海縣假借增強水動力、增加水循環之名,投資2093萬元,建設5條長1.5公裡—4.5公裡的入湖延伸排水管道,將生態補水和部分水質提升站出水輸送到水質監測點附近區域,稀釋水體污染物濃度,人為干擾水質監測採樣環境。

通報稱,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