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交通便捷、物產豐富。
這裡,環境優美、氣候宜人。
這裡,發展迅速,大有可為。
……
這裡,就是雲南蒙自。
近年來,蒙自站位“國家門戶·滇南中心”戰略目標,大力推進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發展水平,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構筑發展新優勢,綻放城市新魅力。在“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以起跑沖刺之勢,為高質量發展奠基。
蒙自市人民政府。胡文攝
人民之城,描繪幸福生活新模樣
蒙自市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抓好“三個蒙自”建設民生品牌,補齊民生短板,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民生溫度”。
在北京路與昭忠路交叉口,一座窗明幾淨的半開放式“大客廳”裡,早上9點已是人來人往的繁忙景象。這裡是紅河州首個為農民工提供服務的勞動力市場——蒙自建設者之家。
從事搬運工作二十多年的李玉林,過去習慣站在街邊的路口等活兒,然而風吹日晒的日子並不好過。他說:“這裡配置了休息區、公共廁所、停車處,條件比以往真是好太多了。”建設者之家的成立,破解了求職者“選崗難”、組織者“輸出難”、招聘者“培訓難”等問題,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體現蒙自的溫度。
蒙自還創新“全民吹哨,多元響應”和“榮譽超市”機制,依托智慧蒙自信息平台進行派領任務和管理積分,市民可通過發現城市治理問題隨手拍,上傳、認領任務並完成,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三種方式記分、記榮譽,從城市治理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蒙自市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副主任楊國際介紹:“市民把城市治理中發現的問題通過隨手拍上報至中心,中心根據部門的職能職權把任務分配到部門,部門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處理,處理結果反饋至蒙自市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市民們的這些“幸福清單”有效轉化為城市治理的責任清單,為人民服務切實體現到群眾關心的小事上、貫穿於城市治理的細節中。
綜合交通樞紐。胡文攝
樞紐之城,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1909年4月15日,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滇越鐵路通車至蒙自碧色寨,讓蒙自從封閉的邊陲變成了中國開放的前沿,蒙自作為樞紐中心的優勢開始顯現。
因路而興,因路而富,悠久的鐵路歷史讓蒙自更能感受通道建設之於開放發展的重要性。近年來,蒙自市圍繞“基礎在樞紐、關鍵在中心”兩大任務,全力推動滇南樞紐中心建設落實見效,形成城市發展新引擎、新支撐。
滇南樞紐中心,不僅是綜合交通樞紐,更是滇南區域經濟樞紐,事關全局、意義重大。對於樞紐之城發展的定位,蒙自市委、市政府早已做足分析研判,在2021年初召開的市“兩會”上,市委提出了“1125”工作思路,要抓實“滇南樞紐中心”載體,著力推進綜合交通樞紐配套的綠色物流基地、綠色加工基地、綠色現代農業基地建設,提升創業、就業吸引力,進一步匯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城市治理能力、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城市營商環境水平,借綜合交通樞紐之勢,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形成建設滇南中心城市新動能。
“伴隨著交通樞紐區位優勢,一批批‘蒙自牌’的高原特色農產品也駛入‘快車道’,走向全國各地。”“隨著蒙自高鐵、高速公路的開通,我們的貨物運輸更加便捷。”雲南某速運紅河經營分部負責人王石良感慨蒙自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便利。同時,蒙自本地特色的一些產品,比如石榴、枇杷等生鮮果蔬可以更快地運到全國各地,第一時間端上外地餐桌。
“十三五”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十二五”末的195.5億元提高到390.9億元,年均增長12.9%。蒙自經開區主營業務收入、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園區建成面積、稅收實現翻番,吸納就業近3萬人。紅河綜保區預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89.1億美元,工業總產值突破700億元,在努力推動蒙自成為滇南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全省對外開放的示范先行區上取得重大突破。
家門口健身的市民。胡文攝
生態之城,厚植綠色發展新理念
蒙自,北回歸線穿境而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大自然饋贈給蒙自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蒙自對外展示的一張靚麗名片。
在蒙自市冷泉鎮、水田鄉等地,分布著董棕、蘇鐵、桫欏等國家保護植物,蒙自市堅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當好生態衛士,護好綠水青山,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我們護林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分片到人,確保實現公益林巡護全覆蓋,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黃躍庭在冷泉鎮從事了10余年的林業工作,從平日的巡山、宣傳過程中,也見証了蒙自人民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
不僅鄉鎮生態環境好,在蒙自城區,街角公園、城市綠地、健康步道隨處可見,每個市民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出家門口就是森林公園,我們經常來這裡散步游玩。”市民何平家住銀河社區,家門口的公園不僅成為他觀賞美景的好地方,還是他外出娛樂鍛煉的好去處。“不僅環境得到了提升,人們的素質也有所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加入志願服務活動,共同來維護我們的環境衛生。”社區志願者胡鳳華說道。
截至“十三五”末,蒙自森林覆蓋率達47.39%,較“十二五”末增加14.39%,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從“十二五”末的92.8%提高至97.5%,建成區綠地覆蓋率、空氣優良率、森林覆蓋率實現歷史新高。
5G網絡全覆蓋。胡文攝
未來之城,筑夢奮斗發展新征程
蒙自作為滇南中心城市,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有著區位、交通、平台等顯著優勢,開放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在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上,張張有牌、事事可為﹔在實現紅河州委“綠色發展增長極、沿邊開放新高地、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紅河”目標上,有著強有力的抓手和載體。
城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十四五”期間,蒙自將堅持“建設城市新家園,引領城市未來發展新方向”理念,搶抓國家加快新型城鎮化和全省“美麗縣城”建設契機,持續推進市區融合、產城融合,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健全醫療、教育、養老、文旅體育等配套設施,推進城市智慧化改造,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堅持以水定城,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加快推進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區水資源配置項目、滇中引水(二期)工程,提高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
如今,隨著城市建設加快,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有理由相信,集滇南交通樞紐、沿邊開放前沿、特色產業基地、生態人文宜居為一體的蒙自必將釋放新活力,跑出“加速度”!(胡文 蒙自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