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與“水利”詞源(尋古探源)

張景平

2021年05月13日09: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司馬遷與“水利”詞源(尋古探源)

  中國的治水活動源遠流長,治水活動常常以“水利”之名概括。“水利”一詞可以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找到。

  公元前132年,自戰國時代即屢屢為患的黃河在瓠子(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方)決堤。23年后,漢武帝親臨決口現場,指揮將軍以下文武官員背負工程材料進行封堵,其中就有時任郎中一職的司馬遷。這一特殊經歷,直接促使他在《史記》中開辟《河渠書》一章,梳理自大禹到漢武帝時代,中華先民防治水患、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壯闊歷史,並使用了“水利”一詞。

  眾所周知,現代中國的許多行業與學科名稱,轉譯或借鑒自外來詞匯。即便其詞源來自古代漢語,古今含義大多已迥然不同,如經濟、物理等。然而,“水利”一詞,則與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的意義保持了相當的一致性。《史記·河渠書》記述的重點是西漢王朝特別是漢武帝繼位以來的一系列治水活動,包括瓠子堵口、長安至潼關一線的運河工程、溝通漢水與渭水流域的山地運河建設構想、今山西西南部與關中平原東部等處的灌溉渠道建設等。司馬遷以較詳細的筆墨介紹了決策背景與建成后的實際效益:“自是(瓠子堵口成功)之后,用事者爭言水利。”司馬遷時代“用事者”所爭言的“水利”,其實包含三個方面的重要內容,即以黃河干流沿岸為代表的洪水治理、以運河修建為主的河道整治以及以渠系建設為核心的灌溉事業。時至今日,防洪、河(航)道治理與灌溉,依然是現代水利事業的主要內容。

  早在司馬遷之前,關於防洪、河(航)道治理與灌溉活動的文字記錄,已見於各類文獻中。防洪方面,春秋末期成書的《左傳》記載,齊國在抵御晉國進攻時曾“塹防門而守之”,學者認為這裡的“防”就是濟水南岸的防洪堤壩。河(航)道治理方面,被普遍認為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尚書》,在《禹貢》一篇裡記載了大禹疏浚開鑿各地河道的情形。灌溉方面,《詩經·小雅》中的《白華》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一句,這裡很可能是人工渠道的意思。文獻記載,可與考古發現中不斷揭示的中國早期治水成就的遺址、遺跡相互印証。在司馬遷筆下,防洪、河(航)道治理與灌溉,三者統一於“水利”之名下,並由此賦予“水利”一詞以明確的內涵,故現代中國水利行業長期把《史記·河渠書》作為“水利”一詞的來源。

  在司馬遷之后,“水利”一詞的使用情況有所變化,在很多時候特指灌溉。如唐代杜佑編纂的《通典》中,於《食貨典》下設有《水利田》一門,專門介紹歷代渠道與灌區建設。北宋王安石變法時曾專門頒布“農田水利法”,此處“水利”亦特指灌溉。事實上,防洪、河(航)道治理與灌溉,往往是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司馬遷對此有清晰認識,故將三者統一於“水利”之名下。這與現代水利行業的有關認識極為相近。今日廣義的水利事業與水利學科,更增加流域管理、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景觀營造等內容,各分支內容之間的交叉融合日益深入。可見,西漢時的司馬遷在寫作時已經既注意到治水事業內涵的豐富性,更注意到其內在的統一性。

  漢武帝時代的防洪、河道治理與灌溉工程,規模已經遠遠超過芍陂、都江堰、鄭國渠、靈渠等早期水利工程,耗費的民力物力自然也變得巨大。司馬遷意識到,水利事業可以給人民和國家帶來巨大的收益,為此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成本與效益之間的關系。在他看來,水的“利”,既是指水作為資源的“利”,更是指治水活動帶給國家和人民的“利”。

  今天,中國水利事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這是中國治水歷史符合邏輯的延續與發展。重溫司馬遷“水利”一詞蘊含的深刻內涵,是有意義的。(作者為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究員)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