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用活班老、班洪紅色教育基地、岩帥革命老區等優質紅色資源,有序組織現場研學,用心講好紅色故事,多措並舉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感悟歷史中接受精神洗禮,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
用好資源載體,讓紅色足跡熠熠生輝。滄源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沿著紅色教育體驗線路,到班洪四大嫂飯店,班洪、班老紅色教育基地和岩帥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瞻仰紅色遺跡,聆聽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輩,開展“重走紅色路線 重溫崢嶸歲月”主題活動,到勐董、岩帥烈士陵園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截至目前,累計組織機關單位黨史學習教育活動30余場,4200余人次,組織中小學學生7場次,研學600余人次。
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故事深入人心。滄源結合本地發展史、民族進步史,充分挖掘班洪“四大嫂”精神,講好班老回歸本地歷史故事,講好岩帥、班洪紅色故事。通過講述《班老回歸歷史》《民族英雄胡玉堂的故事》《十八部落首領鏢牛立盟》等故事,不斷挖掘紅色歷史,讓紅色基因成為廣大干群團結一心、干事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圍繞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深度挖掘,靈活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介紹全縣優秀基層黨員,講述他們不屈不撓頑強斗爭的感人事跡。採取“線下+線上”模式,依托滄源融媒、佤山先鋒等網絡平台,開設《黨史天天讀》專欄,打造“指尖上的黨課”,每日推送黨史知識。各黨組織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積極邀請老黨員、老戰士開展“講黨史、強黨性、守初心”等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立足崗位踐行初心使命,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豐富拓展內容,讓紅色精神賡續傳承。滄源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內容,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農村黨員分類管理等重點工作有機融合,著眼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廣泛開展黨員設崗定責,積極搭建服務群眾平台。
滄源普遍推行黨員“一句話、一件事”承諾踐諾,積極組織農村黨員參與村容村貌整治、撂荒地整理等活動。機關單位黨員干部走出機關、融入社區、下沉基層一線,深入開展“雙報到”、志願服務等活動,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截至目前,滄源縣委常委班子成員謀劃“為民辦實事”43項,全縣各級各部門共謀劃梳理為民辦實事清單511項,全縣已有77家單位1194名在職黨員到社區掃碼報到,開展雙服務活動20次、簽訂共駐共建協議77份,登記群眾需求244件,其中已辦結129件、正在辦理115件,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操心事、煩心事、 揪心事,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佤鄉滄源”追趕超越的新篇章。(李雲)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