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摸清文物資源“家底”

昆明5處摩崖石窟 西山龍門保護最好

2021年05月10日08:39  來源:昆明日報
 
原標題:昆明5處摩崖石窟 西山龍門保護最好

  文物普查工作者在龍門石窟進行現場測量清理。

  “西山龍門石窟位置險峻,緊貼懸崖,面朝滇池,可以算得上是全國比較有特點的石窟景點了。”4月23日,在西山風景名勝區游覽龍門石窟后,吉林游客張俊明覺得不虛此行。

  日前,由昆明市文物局開展的全市石窟寺專項調查結果出爐,昆明有安寧法華寺石窟寺、西山龍門石窟寺、祿勸三台山摩崖石刻、晉寧北方天王摩崖石刻、東川麻栗坪石窟觀音造像5處列入省級調查和研究工作計劃,摸清了昆明石窟寺文物資源的“家底”,為昆明市后續保護管理和利用提供基礎和依據。

  昆明5處摩崖石窟

  全由民間自發開鑿

  “這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要堅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大同雲岡石窟考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時,對石窟寺保護作出重要指示。去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全國石窟寺專項調查工作。

  記者從雲南省文物局獲悉,截至今年3月底,雲南共梳理出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資源共計44處,包括新發現9處,分布於昆明、昭通、大理、迪慶等11個州市。其中,石窟寺12處,摩崖造像32處。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吳沄介紹,目前,《雲南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專項調查工作報告》已通過省級驗收,雲南省對石窟寺保護的措施建議也上報國家文物局,下一步,雲南將按照國家的批復要求開展后續保護工作。

  “石窟寺是中國重要的文物類型,雲南省石窟寺集建筑、雕塑、壁畫、書法等藝術於一身,體現了多民族文化融合、地方性文化豐富、宗教文化多樣的特征。”昆明市博物館考古部副主任李培聰介紹,在昆明通過省級驗收的5處石窟寺(摩崖造像)中,安寧法華寺石窟寺、西山龍門石窟寺、祿勸三台山摩崖石刻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晉寧北方天王摩崖石刻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川麻栗坪石窟觀音造像為一般登記文物。

  “在我國比較有名的石窟中,敦煌、雲岡、龍門石窟的開鑿往往集中了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甚至由當時政權來組織實施。雲南最為著名的大理劍川石寶山石窟,就是唐宋(南詔、大理國)時期雲南地方政權組織開鑿的,歷經多年開鑿而成。”李培聰介紹,昆明的5處石窟寺(摩崖造像)面積雖然較小,但時間跨度從宋代到清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地域風格顯著,全部由民間自發開鑿,展現了老百姓的巧手與智慧,是社會各階級精神活動的集中反映,對研究昆明地方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西山龍門石窟

  保護措施最完善

  通過昆明石窟寺專項調查可以發現,西山龍門石窟在保護現狀、安防措施、利用開發等方面都“一枝獨秀”:不僅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和防雷設施,還獲得了旅游收益和文化傳播效益。記者在實地探訪西山龍門石窟中發現,景區內配備了30名文物消防人員,可隨時出警,沿途還有工作人員,隨時對游客有序參觀進行提示和疏導。

  西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負責人班國瑞介紹,按照門票總收入5%—10%標准,景區每年投入50萬至100萬元用於石窟保護修繕工程,“西山龍門石窟集自熱風光游覽和歷史文化體驗於一體,是昆明著名的人文景觀,我們在開發石窟旅游中當然首先要做好保護。” 班國瑞介紹,景區每天都會安排專人對古建筑、文物進行檢查並登記。

  然而,昆明另外4處石窟寺(摩崖造像)的保護現狀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市文物局發現,它們均未安裝防雷系統。其中,東川麻栗坪石窟觀音造像的消防、安防設施均未建設。

  東川麻栗坪石窟觀音造像始建於明末清初,為依山崖下石灰岩溶形成的孤行溶洞開鑿而成,當地村民稱此窟為“硝洞”。李培聰介紹,麻栗坪石窟觀音造像雖然文物保護等級不高,但其身軀皆呈圓形,體態精美、雕刻精湛,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文化和社會價值。

  可惜的是,東川麻栗坪石窟觀音造像目前損壞和脫落現象較為嚴重,碑文也被溶蝕得幾乎看不清楚文字。“麻栗坪石窟觀音造像位置偏遠,遠離城市,交通極為不便,且地方政府財政極為困難,加上文物管理部門人手嚴重不足,因此我們無法聘請專職的安全保衛人員看守,隻能委托所在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及村委會代管。”東川區文管所所長唐秀峰無奈地表示,“該石窟位於大牯牛寨山主峰西北坡懸崖下,我們開車到戛德麻栗坡村還需要走一個多小時山路才能到達,隻能實現一個季度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巡察。”

  日前,《雲南省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方案》提出的“開展安寧法華寺石窟等中小石窟寺搶救性保護”引起社會關注。安寧市文管所所長武顯介紹:“法華寺石窟各時期的造像與摩崖石刻因為地處人煙稀少的野外,且石窟本身為紅色砂岩,自身存在日益嚴重的風化和滲水問題外,人為的刻字涂鴉以及其他直接性的破壞行為更需要多加防范。以后我們會對離平台地面較近,容易遭受破壞的臥佛、晚照石刻等文物重點進行監控保護,防止進一步被破壞。”

  現在,安寧法華寺石窟寺、西山龍門石窟寺、祿勸三台山摩崖石刻、晉寧北方天王摩崖石刻均已開始編制文物保護規劃。唐秀峰表示,東川麻栗坪石窟觀音造像距紫霞宮景區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汪家箐石板房的直線距離僅有2公裡,石窟也將為當地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發展帶來良好契機。昆明石窟寺(摩崖造像)將如何進行保護?有哪些保護難點和創新點?本報將持續關注。(記者王姍報道 昆明市文物局供圖)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