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碑頭鐫滿字:從廢王立武到日月凌空

2021年04月27日08:5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無字碑頭鐫滿字:從廢王立武到日月凌空

勢均力敵的皇帝夫妻

---------------

在中國古代皇帝群體中,唐高宗李治與武周皇帝武則天是極其特殊的存在。他們既是生活伴侶,又是政治盟友,先后登上皇位,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皇帝夫妻。

高宗破局

唐初政壇上,活躍著貴族世家和普通地主兩大政治集團。高宗登基,主要受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貴族擁立,即位初期軍國重事均由二人決定,被包圍的高宗隻能拱手無為。

就在高宗苦思破圍良方而無法有效破局時,一首從感業寺寄來的《如意娘》讓他豁然開朗: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則天家族與李唐皇室淵源頗深。武則天父親武士彟曾捐出家產,支持唐高祖李淵太原起兵,於唐朝開國后獲任工部尚書,他和武則天母親、前隋觀德王楊雄弟弟楊達之女楊氏的婚事也是李淵保媒拉纖。武則天身上雖有隋朝皇族血統,但當時階層觀念以父系為標准,故武則天屬於普通地主。

貞觀十一年(637),唐太宗聽聞武則天“美容止”,將其召進宮中,封為五品才人。太宗病重期間,太子李治入宮伺候湯藥,與武才人干柴烈火。太宗駕崩后,武則天因無子嗣被送進感業寺為尼,這就有了那首《如意娘》。

武則天在詩中盡述對高宗的思念之情,以致恍惚迷離,無法分清“朱”紅“碧”綠。“看朱成碧”既明指因思念高宗神思憔悴,又暗喻春光流逝,花紅褪盡,隻剩綠葉,昔日和暖幸福轉成今日冰冷相思,怎不讓人觸目傷懷。“憔悴支離為憶君”直抒胸臆,寫盡武則天的哀婉淒切,還有一股幽怨蘊含其中。“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則是向高宗發出邀約,請求君王垂憐,春風再度。

高宗收到詩后,赴感業寺與武則天相見,“武氏泣,上亦泣”。高宗把武則天接回宮中,意圖借助更換皇后,通過突后宮之圍破前朝之局,從長孫無忌、褚遂良手中奪回皇權。

永徽五年(654)年底,高宗提出廢黜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后,遭到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反對。高宗把目光投向李義府、許敬宗等普通地主官員。李義府“善屬文”,太宗曾讓他以烏鴉為題作詩,李義府吟道:

日裡飏朝彩,琴中伴(一為聞)夜啼。

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日裡飏朝彩”用太陽中三足烏典故,暗喻其才干足以協助天子開創治世﹔次句“琴中伴夜啼”又巧用清商曲《烏夜啼》,表達其德行足以輔佐帝王協和萬邦。“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巧做試探:朝廷正值用人之際,何不提供一小小官位,讓臣小試身手?太宗聽罷李義府詠詩,喜道“與卿全樹,何止一枝”。李義府后到太子東宮任職,成為高宗原始班底。

永徽六年(655)七月,時任中書舍人(正五品上)李義府因得罪長孫無忌被貶官,遂上表高宗“請廢皇后王氏,立武昭儀”。高宗龍顏大悅,將他提拔為中書侍郎(正四品上),產生強烈示范效應,許敬宗等人開始公開支持高宗。大唐軍神李勣代表軍隊明確表態,“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褚遂良因出言不遜,被貶到潭州(今湖南長沙一帶)任都督。在正反兩方面啟示下,大多數中高級官員立場轉到高宗這邊。

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廢黜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是為廢王立武,第二年改年號顯慶,高宗朝政局進入新的時代。顯慶三年(658),褚遂良在貶地病逝。第二年,許敬宗奉高宗意旨鍛造長孫無忌謀反案,長孫無忌被逼自殺。

廢王立武相當於高宗的玄武門之變,沒有廢王立武,高宗當不了真正的皇帝。對於中國古代歷史轉型而言,廢王立武的意義更為重大。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前期,朝政一直被高門大族壟斷,普通地主在政治上被壓制。直到高宗通過廢王立武把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代表的貴族勢力打垮,才開始用普通地主進行統治階層大換血,撬動從貴族政治轉向平民政治的縫隙。

高宗對內掌控朝局后,對外發動猛烈攻勢。顯慶二年(657),唐朝打敗西突厥,勢力從西域越過蔥嶺進入中亞,“以吐火羅、嚈噠、罽賓、波斯等十六國置都督府八,州七十六,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中亞各國紛紛歸附。

突厥衰落后,九姓鐵勒逐漸不馴。龍朔二年(662)三月,高宗派薛仁貴等大將討伐鐵勒。九姓集結十萬鐵騎抵抗,挑選數名勇將在陣前挑戰,薛仁貴連發三箭,連斃三人。鐵勒震恐,下馬投降,唐軍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李益《塞下曲》對薛仁貴壯舉有過豪邁展現:

伏波惟願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隻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西方問題初步解決,東邊高句麗提上日程。當時朝鮮半島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唐朝聯合新羅對付高句麗、百濟。永徽元年(650),新羅在唐朝支持下“大破百濟之眾”,女主真德親自寫詩《太平頌》向高宗報捷:

大唐開洪業,巍巍皇猷昌。

止戈戎衣定,修文繼百王。

統天崇雨施,理物體含章。

深仁偕日月,撫運邁陶唐。

幡旗既赫赫,鉦鼓何锽锽。

外夷違命者,翦覆被天殃。

淳風凝幽顯,遐邇競呈祥。

四時和玉燭,七曜巡萬方。

維岳降宰輔,維帝任忠良。

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光。

高宗覽詩“嘉之”。顯慶五年(660)三月,高句麗、百濟聯合進攻新羅,唐朝與新羅夾擊百濟,俘虜百濟王,其地並入唐朝。

乾封元年(666),高句麗內亂,執政大臣泉男生被其弟驅逐,請求唐朝出兵干預。高宗派李勣率軍進攻高句麗,大將郭待封“軍中飢窘”,欲向李勣求援,又怕消息走漏,就寫了一首“離合詩”送到李勣處。

“離合詩”為藏頭詩或借字聯邊,每句句首、句中、句尾的字可以串聯成句。李勣武將出身,不懂詩句,見到“離合詩”后大怒,“軍事方急,何以詩為?必斬之”。機要秘書元萬頃識破詩中玄機,提取情報,李勣及時派人接濟郭待封糧草。

總章元年(668)九月,唐朝滅亡高句麗。大唐領土向東拓展到朝鮮半島北部,南到今天越南中部順化,北邊越過貝加爾湖,西部到達中亞咸海,面積達到最大。

武曌突圍

上元元年(674)后,高宗健康惡化,開始讓武則天處理朝政,二人並稱“天皇”“天后”,宮中稱為“二聖”。武則天就朝政問題提出十二項建議,要求提高女性地位,改善以普通地主為主體的中低級官員政治經濟待遇,史稱“建言十二事”,普通地主成為武則天的基本盤。

上元二年(675)四月,太子李弘突然去世。六月初五,高宗立李賢為太子。深度參與朝政的武則天與多次監國的李賢發生矛盾。據傳李賢曾為此寫下《黃台瓜辭》: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一說四摘)抱蔓歸。

據說李賢在詩中以摘瓜暗喻武則天虎毒食子,但究其語境,似是而非。武則天與高宗共有四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李賢如若認為“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豈不是鼓勵武則天可以放心大膽地將他這個二子摘除,畢竟在他之后還有兩個弟弟。武則天后來以謀反為由逼李賢自殺,與李賢可能不是武則天親生,而是其姐姐韓國夫人與高宗所生有關。

廢黜李賢后,高宗立李顯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初四夜,高宗駕崩,遺詔“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武則天獲得對朝政最后決定權。李顯即位后欲奪權,武則天將其廢為廬陵王,改立李旦為帝。

武則天開始改朝換代,有人亦在策劃起兵。光宅元年(684)九月,李勣孫子李敬業(即徐敬業)等失意官僚因緣際會來到揚州,圖謀對抗武則天,駱賓王亦深度參與其事。

駱賓王七歲便能作詩,尤以《詠鵝》知名: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曾因上書言事得罪武則天,被以貪贓罪名下獄。在獄中,駱賓王寫下《詠蟬》表明心志: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詩人在獄中聽蟬鳴高亢,反觀自身兩鬢玄烏,不禁老大傷悲。“來對白頭吟”不僅是詩人頭頂星星白發,更是借樂府曲名《白頭吟》中司馬相如對卓文君始亂終棄,暗指執政者辜負詩人忠君之心。“露重”“風多”,外界壓力接踵而至,導致詩人政治上“飛難進”“響易沉”受到壓制,隻能借秋蟬剖白心跡,“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后貶任臨海(今浙江臨海一帶)縣丞,“怏怏失志,棄官而去”,在揚州游歷。光宅元年(684)九月,徐敬業以“匡復廬陵王”為旗號,在揚州發動叛亂。駱賓王加入徐敬業幕府,撰寫討武檄文。武則天初讀檄文“但嘻笑”,讀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時,“矍然”變色,頗有失才之意。

徐敬業叛亂后,武則天派李孝逸率軍前去鎮壓,“賓王亡命,不知所之”。據《唐詩紀事》,宋之問曾游靈隱寺,於“夜月極明”時,在寺內長廊吟詩“鷲嶺郁岹峣,龍宮鎖寂寥”,無法接續。有老僧點燃長明燈,問“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諷甚苦,何耶”,宋之問告以實情。老僧脫口而出“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宋之問“愕然”,請老僧接續全詩。老僧吟道:

鷲嶺郁岹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互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台路,看余渡石橋。

當夜二人話別,宋之問第二天“更訪之”,已不見老僧。有知情僧人告訴他,“此賓王也”。

公元690年九月初九,雙九重陽, 67歲的武則天終於日月凌空,革唐命,建立大周,成為一代女皇。

無字碑歌

武則天執政時期,在經濟上,允許逃脫國家戶籍管理的逃戶農民到外地開荒,從事手工業商業,提高了糧食產量,促進了整個社會商品流通﹔在政治上,運用各種途徑為普通地主官員崛起開路。首先是增加科舉錄取人數,為普通地主子弟通過科舉入仕提供助力,其次是大規模破格用人。天授元年(690)十月,武則天將欽差赴各地搜羅的人才全部任命為試官即代理官員。最高代理五品中書舍人、給事中,次則代理六七品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最低也代理九品校書郎。有好事者寫打油詩諷刺:

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欋推侍御史,盌脫校書郎。

大意即補闕拾遺滿地走,侍御史校書郎多如狗。舉人沈全交接續“糊心存撫使,瞇目聖神皇”,意即糊涂欽差,瞎眼女皇。新任御史紀先知逮捕沈全交,彈劾他對女皇大不敬。武則天毫不在意,“但使卿輩不濫,何恤人言!宜釋其罪”。普通地主官員在武則天時期迅速崛起,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

武則天時期,大肆營建等弊政亦不少。長壽三年(694)八月,武則天侄子武三思授意四夷首領請求修建天樞,“紀革命之功,貶唐家之德”。武則天欣然同意,在洛陽定鼎門“鑄八棱銅柱,高九十尺,徑一丈二尺”,親自題名“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百官“獻詩者不可勝紀”,隻有李嶠詩作“冠絕當時”:

轍跡光西崦,勛庸紀北燕。

何如萬國會,諷德九門前。

灼灼臨黃道,迢迢入紫煙。

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類叢雲起,珠疑大火懸。

聲流塵作劫,業固海成田。

聖澤傾堯酒,薰風入舜弦。

忻逢下生日,還偶上皇年。

武則天以女性身份登上皇位,開創千古未有奇跡,也帶來千古無解難題即太子問題。立子還是立侄,武則天猶豫不決。直到神功元年(697)年底,狄仁杰回朝拜相,才出現轉機。

狄仁杰為高宗一手提拔,是捍衛李唐皇室的倚天長劍。高宗多次點贊狄仁杰“能守法”“識國家大體”“真大丈夫”,狄仁杰銘記在心。對武則天,狄仁杰更多把她看成是高宗皇后,是高宗治國路線的繼承者。他不反對武則天執政甚至稱帝,但無法容忍武則天百年后不把江山還給高宗李氏兒孫,而是交給武家侄子,因此多次苦勸武則天立子。

而武則天的侄子均不得人心,武三思張揚跋扈,武承嗣心胸狹窄。唐高祖外曾孫、時任右司郎中喬知之,家中有美妾名為碧玉,嬌艷動人,能歌善舞,被武承嗣以指導歌姬排舞為名借走不還。喬知之思念碧玉成疾,寫下《綠珠篇》:

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

昔日可憐君自許,此時可喜得人情。

君家閨閣不曾關,好將歌舞借人看。

富貴英雄非分理,驕奢勢力橫相干。

別君此去終不忍,徒勞掩淚傷鉛粉。

百年離別在高樓,一旦紅顏為君盡。

西晉石崇寵妾綠珠被權豪搶奪,殉情而死,碧玉收到《綠珠篇》后也投井身亡。武承嗣大怒,授意酷吏羅織罪名,將喬知之滿門抄斬。

武則天侄子武懿宗率軍抵御契丹時,大肆屠戮百姓充作戰績。遇到契丹大軍則抱頭鼠竄。左司郎中張元一作詩嘲諷道:

長弓短度箭,蜀馬臨高蹁。

去賊七百裡,隈牆獨自戰。

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竄。

武則天未曉其意,問張元一,“懿宗無馬邪?何故騎豬”?張元一回道,“騎豬者,是夾豕(音同屎)走也”,意即武懿宗被契丹人嚇得夾一褲襠屎尿落荒而逃。武則天聽后大笑。

在狄仁杰的反復勸說下,加上男寵張昌宗、張易之“枕邊風”,武則天於聖歷元年(698)將李顯接回洛陽,並立其為太子。

張昌宗、張易之推動武則天復立李顯,目的是永葆富貴。張昌宗曾言,武則天在,他們兄弟是“千人推我不能倒”﹔武則天不在,他們則是“萬人擎我不能起”。二張勢傾朝野,形成在武李之外的獨立政治集團。武三思吹捧張昌宗是傳說中升仙的東周太子王子晉轉世,武則天就讓張昌宗穿上羽衣,吹著洞簫,坐上木鶴,彷如登仙。“文士皆賦詩以美之”,中書舍人崔融寫下《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聞有沖天客,披雲下帝畿。

三年上賓去,千載忽來歸。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中郎才貌是,柱史姓名非。

祗召趨龍闕,承恩拜虎闈。

丹成金鼎獻,酒至玉杯揮。

天仗分旄節,朝容間羽衣。

舊壇何處所,新廟坐光輝。

漢主存仙要,淮南愛道機。

朝朝緱氏鶴,長向洛城飛。

極盡吹捧的崔融沒料到,不久他就因忤逆張昌宗,被貶任地方。張昌宗“怒解”后,又將他召回。二張甚至能制武李子弟於死地。李顯嫡長子、曾經被高宗立為皇太孫的李重潤,李顯女兒永泰公主和武承嗣兒子武延基夫婦有次在私下對二張略有不滿,竟被武則天處死。二張問題成為朝廷政治斗爭的焦點。

長安四年(704)年底,武則天病危,身邊隻有二張,不見宰相不見太子不提傳位。狄仁杰雖在四年前就去世,但他生前突擊提拔張柬之等五人出任軍政要職,遺命他們不惜動用任何手段執行交班路線。

神龍元年(705)正月二十二夜,張柬之五人發動政變,斬殺二張,武則天被逼傳位,李顯獻上“則天大聖皇帝”尊號,武則天之名即由此而來。十一月初二,82歲的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病逝,遺命不再稱皇帝,改稱則天大聖皇后,重新做回李家媳婦。崔融寫下《則天皇后挽歌二首》:

宵陳虛禁夜,夕臨空山陰。

日月昏尺景,天地慘何心。

紫殿金鋪澀,黃陵玉座深。

鏡奩長不啟,聖主淚沾巾。

前殿臨朝罷,長陵合葬歸。

山川不可望,文物盡成非。

陰月霾中道,軒星落太微。

空餘天子孝,鬆上景雲飛。

神龍二年(706)正月,武則天靈柩返回長安,與高宗合葬乾陵。生前勢均力敵的夫妻二人,終於在身后長相厮守。

武則天在乾陵留下無字碑,功過是非任憑后人評說。而無字碑歷經宋元明清,已經鐫刻了許多文字,郭沫若《詠乾陵》雲:

千秋公案翻雲雨,百頃陵園變土田。

無字碑頭鐫滿字,誰人能識古坤元。

唐太宗的貞觀路線經過唐高宗,在武則天手上得到延續。武則天在經濟上充分放開的政策,為開元盛世形成奠定了良好物質基礎,是為“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而武則天的最大功績,無疑是通過實施大規模起用普通地主官員的用人戰略,打開中國歷史從貴族世家政治向官僚平民政治轉型的大門。

武則天對唐朝前期制度進行了大規模調整,但只是方向性開拓,並沒有完成最終變革。如何面對武周政治遺產,唐朝大船是開回當年高宗的航線上,還是沿著武則天打開的新航道繼續向前,成為繼任者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兄弟面臨的難題。

(吳鵬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博士)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