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在這樣的“街道”中穿行,兩邊除了書店沒有其他,一家家書店招牌依次從眼前劃過,該是什麼心情?
---------------
在2021世界閱讀日到來之前,書評人綠茶出版了厚厚的一本《如果沒有書店》,裡面提到了約200家書店的名字,名單列出來,會是長長的一串,這也可以視為綠茶走訪書店的一份“成績單。”
你為什麼愛逛書店?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答案可能有許多,買書,翻書,閑逛,喝咖啡……這是常見的答案,也是讀者與書店之間看得見摸得著的聯系,而《如果沒有書店》這本書,則提供了人與書店建立關聯的更多可能性。
讀這本書,心裡充滿了安靜與感動,整本書像一條“街道”,兩邊除了書店沒有其他,試想在這樣的“街道”中穿行,一家家書店招牌依次從眼前劃過,該是什麼心情?綠茶無意之間就“打造”了這條街道,他津津樂道,他興高採烈,書店會讓人得到太多的快樂。
閱讀這本書,感覺中國的“書店文化”太繁榮了,每家書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位書店背后的老板,都有著專屬於自己的故事,他們有著一股“勁往一處使”的勁頭,在書店生存並不輕鬆的時代,把書店生意做成了情懷和文化。讀完《如果沒有書店》這本書,它刷新了我對中國民營書店的整體印象,覺得城市中能散落著這些書店,實在是一件令人感到鼓舞的事情。
綠茶的寫作與記錄,絕不是僅僅提供一份書店地圖,他的文章裡,大篇幅是對人的刻畫與描寫,他寫到的人,有的是書店老板,有的是當地的文化人,還有形形色色的讀者,這些面孔被集合在一本書中的時候,形成了一個集體的面龐畫像,這張畫像上的表情是沉靜的、柔軟的、投入的,這是書店氣質的很重要的一個呈現。
中國書店之多、之美、之個性十足,已是很多人都認同的現象了,但關於書店的故事,還是少了些,綠茶這次就是擔當起一個講故事的人的角色,他在書中一直用娓娓道來的口吻在講書店故事,談自己曾寄予深厚感情的風入鬆與讀易洞,談桂林紙的時代“住在書店”,談泉州風雅頌,談蘇州慢書房……雖然情節不曲折,但總是能讓讀者覺得他談得很豐滿,這是因為,他所呈現的書店故事是立體的,除了書香之外,還富有人的氣息與味道。
綠茶說到,一家可以住宿的書店,將一把鑰匙交給房客,書店打烊之后,住客就可以用這把鑰匙進入書店,整個書店在那一刻,會成為他一個人的空間開闊的書店,在午夜也不顯寂寞,那些大師們寫出的諸多經典著作,在一排排高大的書架上,等待此刻唯一的讀者伸出他虔誠的手……這樣的書店故事,雖然簡單卻具有非凡的張力。
今年讀書日,山東有一列綠皮火車緩慢上路了,其中一節車廂被做成了書店,這大概是國內第一個會移動的書店,能夠在乘火車慢節奏的旅行當中,進入書店車廂翻翻書,這情形真是令人向往。這讓我想起一本名字叫《小小巴黎書店》的暢銷書,這本書講的是塞納河上一條船裝滿了書起航,這個船上書店承載了主人的情感故事,每次停靠岸邊也吸引了好奇的讀者,書寫得有些傷感,但船上書店本身所帶有的浪漫色彩,又使得這傷感被淡化許多,成了一種唯美。
要是每一家書店能都像火車書店和船上書店這樣,能給人帶來豐富的想象空間,那麼書店的意義與價值將拓寬許多,書店將不再是渠道與平台,而成為人們的情感與精神寄托。我相信,即便城市裡再普通平凡的一家書店,也會有一個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動人故事,這樣的故事,會給干巴枯燥的生活帶來了一些豐潤的氣息。
如果沒有書店,未來城市的賽博朋克色彩會更濃厚一些吧。在我們大腦所想象的畫面當中,假若將來的生活被消費欲、智能化、腦機接口等變得更加機械的時候,如果每條街道能夠有一家書店佇立在那裡,那幅畫面會不會立刻柔和許多?《如果沒有書店》這個書名,其實已經很明白地表明立場: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不可能沒有書店。
如果書店“長滿”了故事,那麼書店就會頑強地成為我們生活場景中的一條“大動脈”,可以感受它的跳動,並且堅定地相信它的溫度與活力會持久存在。(韓浩月)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