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溜索!

2021年04月21日09:35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別了,溜索!

  過去手機響個不停,找蔣世學開溜索的人絡繹不絕。現在,手機一天也響不了幾聲。“大橋通了,路修到家門口,坐汽車很便利,誰還坐晃晃悠悠的溜索過江呢?”雲南省巧家縣茂租鎮鸚哥村村民蔣世學望著橫跨金沙江的溜索及大橋說。

  75歲的蔣世學居住在西南大山裡。近年來國家實施的“溜索改橋”項目,讓像蔣世學一樣的開溜索者“失業”,讓年代久遠的溜索退出了作為交通工具的歷史舞台,成為旅游和展示項目。

  游客在體驗雲南省巧家縣茂租鎮鸚哥村村民蔣世學操作的溜索過江(新華社記者江文耀2020年8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

  因群山橫亙,江河交錯,“行路難、過江難”曾阻礙著山區人民出行的腳步。新中國成立前夕,西南山區許多群眾還要靠砍刀開路、攀藤附葛而行,過江則靠簡易溜索等工具。

  對此,居住在滇東北的蔣世學印象深刻。與鸚哥村隔江相望的是四川布拖縣馮家坪村。沒溜索前,村民過江,要走山路到江邊坐船,一個來回數小時。1999年,蔣世學和村裡一些村民合伙修建鸚哥溜索,過江時間縮短。“以前,每天要接幾十個電話,都是過溜的人打的。”蔣世學說。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3年2月2日,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庫鎮雙米地村辣子咪村民小組,一名村民背著背簍過溜索(新華社記者王長山攝)﹔下圖為2016年9月9日拍攝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庫鎮雙米地村辣子咪村民小組新建的吊橋(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不單鸚哥村,大山裡很多村庄都有“溜索”故事。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山區面積逾98%。1957年,怒江上架設第一根鋼繩溜索后,篾溜索逐漸被替代。溜索一定程度上帶來便利,但也給人們留下辛酸記憶。

  怒江把怒江州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一分為二,兩岸村民要相見得爬幾小時山路,溜索曾是便捷的交通工具,走親戚、買東西靠它,就連醫生出診也要靠它。“走人馬吊橋繞山路,過一次江需兩三個小時,耽誤病人就醫。”拉馬底村鄉村醫生鄧前堆說。

  雲南怒江州福貢縣拉馬底村鄉村醫生鄧前堆坐溜索到怒江對岸出診(新華社記者秦晴2011年2月20日攝)

  “溜索醫生”鄧前堆的事跡2011年被報道后,怒江群眾過江難、出行難的問題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隨后,國家明確對怒江、瀾滄江上的溜索實施“溜索改橋”項目。同年11月底,拉馬底村“連心橋”“幸福橋”兩座橋建成,鄧前堆多年的溜索行醫生涯畫上句號,現在過江出診走大橋。

  2013年,交通運輸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組織開展全國溜索摸底調查,決定在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7省(區)實施“溜索改橋”項目309座,幫助西部邊遠山區群眾結束溜索時代。

  橫跨金沙江的大橋(新華社記者江文耀2020年8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

  鸚哥溜索被列入“索改橋”項目。2018年7月,鸚哥村“溜索改橋”工程竣工﹔2019年6月底,大橋到村庄的引道竣工,兩岸百姓出行不再靠溜索。許多人家開建二層樓房,村民紛紛買摩托車、買汽車。“橋通了,我們騎著摩托車,幾分鐘就能過江,趕集、走親戚、買東西,都方便了。”馮家坪村的彝族村民勒古爾聰說。

  溜索拆掉還是保留?村裡商量后,決定將鸚哥溜索作為一個旅游體驗項目繼續保留。距江面逾260米,長約470米的鸚哥溜索的名聲傳出大山,吸引一些游客專程來體驗。安檢人員定期給溜索“體檢”,保障運行安全。

  雲南省巧家縣茂租鎮鸚哥村的蔣世學在操作溜索(新華社記者江文耀2020年8月14日攝)

  據“溜索改橋”項目第三方評估機構介紹,全國范圍內“溜索改橋”工程實施前,車輛到達主要出行地點(縣城集市、學校、醫院等)平均出行時間約102分鐘﹔工程實施后,村民平均出行時間減少53.9%。

  在怒江州境內,42對溜索已改造成為36座跨江橋梁,“過江靠溜索”成為歷史。怒江、瀾滄江、獨龍江上已建成各類跨江橋梁139座。在峽谷間行進,不同類型的橋不斷映入眼帘,仿佛走進橋梁博物館。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3年2月2日,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庫鎮雙米地村辣子咪村民小組村民褚四華(左一)帶著妻兒過溜索回家(新華社記者王長山攝)﹔下圖為2016年9月9日,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庫鎮雙米地村辣子咪村民小組村民褚四華(左)帶游客體驗過溜索(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溜索改橋”項目已全部完工,實現了受益地區與外部路網的無縫對接,補足了深山地區、深度貧困地區長期以來與外部連接的短板,項目覆蓋建制村1168個,惠及人口165萬,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公路“卡脖子”問題,沿江、沿河群眾靠溜索過江成為歷史。以前用溜索運貨耗時耗力,現在貨車開到家門口……蔣世學看著變化喜在心頭,也買了輛摩托車。

  雲南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王勇說,峽谷裡作為交通工具意義上的溜索已退出歷史舞台,保留下來用於旅游體驗的溜索成為見証交通發展變遷的“活化石”。(記者王長山、丁怡全、趙珮然、王安浩維、江文耀、胡超)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