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留守女童補上一堂生理衛生課

“那些說不出口的痛”需要被善意地看見、被溫柔地保護

 

2021年04月19日08: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為留守女童補上一堂生理衛生課

  制圖:程璨

  “如果有來生,你想當女生,還是男生?”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一所山區學校的公益課上,當UU公益白色貝殼計劃負責人王文娟提出這個問題時,“想當女生”的舉手者寥寥無幾,理由是“覺得臟、麻煩,不被喜歡”。“提這個問題,是想側面了解她們的性別認同感。”王文娟說。

  雖然這堂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公益課僅面向女生,但最初的氣氛有些尷尬。聽到“月經”等字眼兒時,有的女生難為情地把頭埋進雙臂,有的紅著臉搓手。直到她們發現,王文娟送來的生理衛生用品,正是自己平時缺少的﹔講到的很多生理期應對辦法,是媽媽或姐姐都沒教過的。她們心裡關於生理期的困惑,一點點解開。一個、兩個、三個……開始有女生舉手提問互動,氣氛慢慢熱了起來。

  王文娟離開時,大家把這位暖心小姐姐堵在教室門口擁抱,一名女生堅持把她送到學校門口,還不停地說著“安尼古”(彝語意:我愛你——記者注)。有個女生后來寫信告訴她:“你送來的衛生巾就像一份關愛,沒想到自己還能得到別人如此細致的關心,我知道以后該怎麼保護自己了。”

  進入青春期后心裡總有不少“問號”

  第一次生理期時,雲南省巍山縣牛街中學的單親家庭留守女生小芬(化名)並沒有特別恐慌,她記得生物老師講過的應對辦法,獨自買了衛生巾。持續幾天身體不舒服,但她因為害羞並沒有告訴奶奶和在外打工的爸爸。對於生理期,她除了認真恪守同學叮囑的“不能碰冷水、不能吃冰棒”外,對其他注意事項一無所知。

  直到學校裡來了“春柳”留守女童關愛項目的社工,小芬參加了“春柳”課堂的陪伴活動,才知道衛生巾怎麼用、生理期內衣褲怎麼洗。

  “春柳”項目總監陸穎及其團隊在雲南一些山區走訪發現,“月經貧困”是個普遍現象。有的女生去離家最近的商店買衛生巾,要走十幾公裡的路,且可供選擇的種類很有限﹔受長輩影響,有的女孩依然會用傳統的方式,如衛生紙和月經帶應對生理期,社工反復講解后才學會使用衛生巾。

  和陸穎一樣,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義倉慈善公益服務中心項目部長馬婭麗自2018年參與幫扶貧困女童的公益活動以來,也發現了不少農村地區女生的“月經貧困”問題。

  派送包括衛生用品、內衣褲的“小丫包”時,馬婭麗和當地農村女生交談得知,她們到了第二次生理期甚至第四五次時,才被媽媽發現。

  馬婭麗還了解到,對於生理衛生用品,很多農村女生普遍選擇“什麼便宜買什麼”,甚至有的女生為了省錢,生理期時並不經常更換衛生巾,還出現了婦科細菌感染的情況。

  “很多女生進入青春期后心裡總是有不少‘問號’”,近7年來,為了幫助農村地區女生正確了解生理衛生知識,有靈且美公益組織聯合創始人歐陽晨曦在四川、浙江等地開展助力11-19歲女生身心成長的相關項目。有一次在涼山州舉辦活動時,她發現當地一些女生不知道為什麼屁股會出血、生理期為什麼會肚子疼、為什麼總有幾天控制不好情緒。

  “沒有衛生巾是很多農村留守女生說不出口的‘痛’。”做公益5年多時間,雲南、西藏的很多偏遠山區是王文娟常去的地方。除了經濟困難,她發現當地女生還有強烈的“月經羞恥感”。這種羞恥感,也多來自外界。

  例如,聽說王文娟送的是衛生巾,有的學校婉拒稱“送別的東西好宣傳,送這個(衛生巾),對外也不好說”。有的學校雖接受捐贈,但王文娟感覺對方有種“恨不能捐完趕緊走”的微妙態度。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她總要和校方“談條件”——堅持“一定要給孩子們講課”,保障每個領到衛生用品的女生都聽到生理課和心理疏導課。“我想通過贈送衛生用品,把愛帶到孩子們身邊。”王文娟說。

  贈送生理衛生用品好比“遠水解不了近渴”

  在歐陽晨曦看來,很多農村女生的“月經貧困”和家庭經濟條件、家庭成員及外界的關懷程度密切相關。對於生理期這種私密的事,沒人告訴她們應該如何應對,她們自己也沒有太多錢去買衛生用品。一些留守女生日常的零用錢隻有10多元,到了“倒霉的日子”,總要紅著臉向爺爺奶奶隱晦地要錢“買那個”。

  “向偏遠山區女生贈送生理衛生用品好比‘遠水解不了近渴’。”王文娟深知,“月經貧困”極易引發青春期女生的婦科疾病、心理問題等。

  有次開展志願活動時,王文娟得知一名女生有嚴重痛經、局部瘙痒等症狀,但家裡無人陪伴其就醫。她試圖帶著半推半就的女孩去當地醫院就診,但到了醫院門口一聽“要去婦科”,女生扭頭跑掉了。王文娟后來才知道,這名女生很抵觸“婦科”這兩個字,寧願不看病,也不去“那種地方”。

  不過,這兩年王文娟也發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有一次,她去江西上饒的3個鄉鎮學校贈送衛生用品、開展公益講座。縣城學校的老師也趕來聽講座,課后還主動邀請王文娟再去縣城講課,並說:“縣裡的孩子可能不需要捐贈的衛生用品,但需要這樣的生理衛生課。”這種認可讓王文娟覺得,努力是值得的。

  “‘月經貧困’很有可能影響女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包括課業學習。”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保護兒童及家庭研究中心主任龍迪博士看來,有的女生缺少生理衛生用品,缺乏身邊成年人的貼心關愛,再加上社會文化塑造的月經羞恥心態,會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甚至痛經,“要加強對女生生理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支持”。

  如何加強未成年女生身心健康教育和支持

  “除了給農村女孩更多生理健康知識層面的志願服務外,必須讓她們認同並熱愛女性的身份。”歐陽晨曦最近一直在思考,今后如何在生理衛生知識公益科普活動中,加入更多體驗式的志願服務活動,以便更好地感知女孩的情感,激發她們由內而外的自我認同感和積極成長的力量。

  龍迪介紹,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實現兒童最佳利益應保障兒童的安全和發展兩大需要。對於未成年女生的健康成長,她認為,對其負有保護責任的家長、教師及教育部門責無旁貸,特別是教育部門應會同相關專家、家長等,制定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和關愛未成年女生的生理衛生健康發展。

  此外,龍迪提到,民間公益組織進行的生理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形成於近幾年,摸索出了一些路子,建議公益活動志願者特別注意尊重欠發達地區的生活習俗,不要抱有“我是對的、你是落后的”“我要改變你”的態度,而要與受助者一同探索,如何改變有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習俗,使貧困地區的女孩有機會創造幸福人生。

  “有太多的女孩需要衛生巾,收到的名單太多,都積壓著,但是募集跟不上。”眼下,王文娟正面臨著不小的募集壓力。她說:“捐贈生理衛生用品只是一種途徑,捐到哪裡,就要把課程講到哪裡,希望貧困女童的需求和困境能夠被善意地看見、被溫柔地保護,不要讓‘月經貧困’發生在孩子們身上”。(記者 焦敏龍)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