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探索文物保護利用體制機制

2021年04月16日09:3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不斷探索文物保護利用體制機制

  修繕后的晉中市榆次區晉華紡織廠舊址。本報記者 李建斌攝/光明圖片

  晉城市上庄古堡欽嘉樓院落維修前后對比。(修繕前)資料圖片

  晉城市上庄古堡欽嘉樓院落維修前后對比。(修繕后)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在建設文化強國的進程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和珍愛文物,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文物保護利用的重大意義和價值,不斷探索和總結文物保護利用的新機制、新經驗。

  1.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文物工作,就文物保護、管理、利用等工作發表了系列重要論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當前和今后的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黨對文物工作的全面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工作,全面加強黨對文物工作的領導,不斷提升各級領導干部的文物保護意識、文物管理利用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歷史文化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物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文物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藏”,創之於民、傳之於民,也必須用之於民、惠之於民。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保護文物既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共同財富、維護人民的持久利益,又是為了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厚植家國情懷,是民心善政之舉、千秋功績之舉。

  堅持保護優先,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保護文物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稀有性甚至唯一性特點,一旦被損毀就再難復原復制,造成歷史的“失憶”、文化的“斷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他強調,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歷史和現實說明,隻有保護好文物,才能把住“根”、留住“魂”,才能實現經濟社會更持久、更全面的發展。

  堅持深化文物工作改革。文物工作必須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始終抱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加強頂層設計,不斷推動制度化、法治化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三次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8年10月,《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印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份專門針對文物保護利用改革並以中辦、國辦名義印發的中央政策文件﹔將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國工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等列入“十四五”規劃等。這些為新時代的文物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翔實的法律制度依據以及有力的政策保障。

  2.守護文物“金山銀山” 集聚文化綿延動力

  文物往往是“灰頭土臉”的,在經過及時保護、合理開發后能重見天日、煥發新生,成為“金山銀山”,為文化發展和文明建設匯聚不竭動力。

  文物保護匯集民族凝聚力。文物集中凝結著先人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彰顯著民族的歷史底蘊和寶貴精神,是承載記憶的“活化石”、學習歷史的“活教材”。我國是文物大國、文明古國,有著值得每個中國人驕傲自豪的文明史,這是加強民族認同、凝聚民心民意、增強民族自信的寶貴財富。講好中國的文明故事、持續提升全民的文物保護意識和認識水平,能夠從根本上培基固本,進而強化文化自覺、增進文化自信。

  文物保護激發人民創造力。“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鐫刻了無數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創造,這是激發我們不斷向前、更好地創新創造的源泉動力。

  文物保護提升產業帶動力。文物不光“全身是寶”,還能帶動旅游、鑒定、修復、新材料等行業產業的集群發展,是一件“利當代也利千秋”的大事。文物保護既推動著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也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硬實力。此外,還有文物本身價值的增長、對其他產業的撬動以及給城市形象和地區帶來的無形影響力等。

  文物保護擴增對外交流力。文物是對外交流的“金色名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介紹了陝西法門寺出土的琉璃器,為在法國展出的“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題寫序言,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倡議開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各國文明交流互鑒提出了“中國方案”。我國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為世界第一。文物正成為跨國度、跨地區、跨文明交流的“主角”,承載文明精髓,提升國家形象,增進不同文明和地區的交流溝通及相互理解。

  3.創新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關於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和政策先后出台。各省市結合自身文物資源稟賦和實際情況,圍繞建立文物保護的長效機制、讓文物活起來、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動員社會力量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紛紛出台相關實施意見及具體措施,共同構建了全國文物工作的新格局。

  在文物安全管理方面,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利用“互聯網+監管”實施在線監控,陝西、遼寧、浙江等地探索利用無人機進行安全巡查。在讓文物活起來方面,北京、甘肅、福建、山東等地紛紛運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3D打印、5G等技術,推出了“繪真·妙筆千山”“數字敦煌”“暢游遺址”“數字文物展品庫”等數字項目。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方面,山西省於2017年4月啟動了“文明守望工程”,出台了我國首個省級政府的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的方案及相關配套措施,下出了文物認領認養的“先手棋”,探索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成果共享”的文物保護新機制。

  打通“主動脈”,讓文物工作“動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做好文物工作首先要牽好“牛鼻子”,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山西省先后出台了《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關於加強文物建筑認養管理工作的意見》等政策和保障措施,把政府和社會力量“擰成一股繩”,破解了文物保護的隊伍、資金、動力不足等問題,暢通了全社會參與的主渠道。

  盤活“微循環”,讓文物認養“熱起來”。山西省嚴把認養審核關,遴選優秀申請者並簽訂協議,在不改變文物所有權的前提下,給予認領認養者一定年限的使用權、經營權,使很多有志於文物保護事業、資金實力較強、社會信譽高的企業家紛紛加入認養行列﹔鼓勵城鄉居(村)民參與文物的日常養護、看護巡查等工作,引導全社會形成愛文物、護文物的良好氛圍。

  激發“內生力”,讓文物學習“火起來”。認養文物實質上就是引導全社會認養共同的記憶、守護共同的瑰寶、把握共同的根脈、延續共同的文化。認養文物的過程就是學習該文物“是什麼、從哪裡來”的過程,也是思考“怎麼傳、傳什麼”問題的過程,能夠充分調動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習歷史文化的積極性,匯聚民眾維護保養、管理利用文物的智慧和方案,實現增強文化自信、厚植民族情感、激發創造熱情的統一。

  奏響“交響樂”,讓文物事業“強起來”。文物是共同的財富,保護文物不能單純依賴政府、企業、志願者等力量,應提升全民的文物保護意識。“文明守望工程”實施以來,山西省文物認養、出資修繕和吸引社會資金方面都已取得喜人成績。在新發展階段,山西應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在文物的傳下去、活起來、走出去等方面“動腦筋”,繼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吸引更多力量共同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為推動文化強省、文化強國建設增添動力。  (作者:高 宇 劉東建,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