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劇在傳承中發展

2021年04月16日09: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傳統戲劇在傳承中發展

  印度尼西亞梭羅藝術學院的教師正在教授哇揚皮影戲表演。  印度尼西亞梭羅藝術學院供圖

  泰國皇家市頌贊殿劇院正在進行孔劇演出。  泰國皇家市頌贊殿劇院供圖

  意大利維羅納歌劇節期間上演的歌劇。 資料圖片

  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內景。

  新華社發

  現代社會文化娛樂形式日益多元,如何更好保護傳統戲劇,成為很多國家面臨的共同課題。培養年輕演員、加強學校教育、積極進行改良、吸引更多受眾……各國政府、學校、業界等層面形成合力,在傳承中發展,打造符合時代特點的藝術表現形式,讓傳統戲劇的魅力永不褪色

  印尼哇揚皮影戲

  改良“口傳心授”的傳統授藝方式

  本報記者 張 杰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城市日惹的劇院裡,一場精彩的哇揚皮影戲正在上演。舞台中央的雪白帷幕上,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角色先后登場。伴隨著音樂伴奏和解說旁白,皮影人偶在幕布后跳躍舞動、盤旋打斗,引發觀眾的陣陣掌聲。

  哇揚皮影戲是印尼的一種傳統戲劇形式,由古代日惹王室創立。11世紀時,該劇種流傳至民間,逐漸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

  皮影戲的演出規模由幾人到幾十人不等,主要分為樂器演奏人員以及被當地人稱為“德郎”的皮影人偶操控者。演出現場,通常立有一塊巨大的白色方形帷幕,器樂演奏者在帷幕旁席地而坐,彈奏傳統樂器﹔坐在幕布后的德郎則操控著多達數十個人偶,配合故事內容進行解說和唱白,並用腳趾夾著鼓槌不時敲打身旁的金屬片,對伴奏者的音樂節奏進行把控。

  在印尼各地,都能看到地道的哇揚皮影戲表演。2008年,這一古老的劇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哇揚皮影戲在印尼長盛不衰,離不開政府、學校等各方的支持。在皮影戲的起源地日惹及附近城市梭羅,孩子們從小學就開始在音樂課堂上接觸有關該劇種的課程。當地政府還設立了多所專門傳授皮影戲的學校。以梭羅藝術學院為例,哇揚皮影戲是該校的重點學科,政府設立了不同等級的獎學金,吸引有志於從事相關工作的年輕人來此深造。

  德郎是哇揚皮影戲表演的“靈魂”。梭羅藝術大學有全國知名的德郎大師,向學生教授傳統聲樂、傳統樂器演奏等課程。為適應現代教學要求,學校對民間德郎“口傳心授”的授藝方式進行了改良。學生不再需要自己記錄、體悟唱詞和表演方法,而是借助學校編寫的系統教材進行學習,並根據專業老師的課堂點評,及時糾正問題。

  哇揚皮影戲的主要表演內容是印尼本土神話傳說和古印度史詩。大學專門聘請了古代爪哇語和梵語老師,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隨著時代發展,今天的表演者也在傳統劇目中加入當代印尼語和當下的流行語,吸引更多年輕受眾。

  哇揚人偶的制作材料幾經變革,從最初的椰子葉逐步發展為紙張,再到今天的真皮制作。人偶不同的臉部色彩代表著不同的人物,例如白色或金色代表年輕貴族,黑色代表年長貴族,藍色或綠色則多為反派人物等。

  從選皮畫稿、鏤空雕刻,到蘸色敷彩、綴連裝杆,哇揚人偶制作工序繁雜,要求極高的工藝技巧。印尼各地開設職業培訓中心,並為畢業生頒發專業資質認証,鼓勵民眾學習人偶制作手藝。一些培訓學校還要求專業師傅將人偶樣譜統一謄畫留存,便於更為長久地傳承。

  學習制作哇揚人偶需數年時間方可出師。為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印尼政府同國內多地的酒店、博物館及藝術品專賣店開展合作,設立哇揚人偶展賣櫃台,在宣傳哇揚皮影戲的同時,還將售賣所得發給人偶創作者。這對有意學習人偶制作的年輕人起到了進一步的激勵作用。

  意大利歌劇

  組織少年兒童參與專業劇院演出

  本報記者 葉 琦

  “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歌劇《圖蘭朵》選段《今夜無人入睡》是意大利民眾最為喜愛的唱段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一選段廣為傳唱,給人們帶去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歐洲古典歌劇起源於16世紀末的佛羅倫薩,意大利是歌劇的故鄉。幾百年來,歌劇藝術以其動人的劇情、美妙的詞句、豐富的曲調和精湛的表演,打動著無數觀眾的心弦。《費加羅的婚禮》《茶花女》等經典劇目至今仍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

  在意大利,民眾的廣泛熱愛為歌劇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1737年,那不勒斯聖卡羅歌劇院建成並向普通民眾開放。自此,意大利民眾逐漸把觀看歌劇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今,每年10月到次年3—4月,都是意大利的傳統歌劇季。在此期間,各大劇院都會上演膾炙人口的劇目。在維羅納歌劇節、普契尼歌劇節、馬切拉塔歌劇節等眾多夏季歌劇節期間,各大劇院都在戶外搭建舞台,吸引民眾前來觀看。熱愛歌劇的意大利人也會自發建立小型歌劇團體,不定期組織表演。

  意大利民眾習慣身著正裝觀看歌劇,以示對藝術的尊敬。隨著欣賞水平不斷提高,他們對歌劇的審美也在不斷變化。“觀眾對歌劇表演和作曲家的創作會經常提出建議,”意大利歌劇導演大衛·格拉蒂尼·拉伊蒙蒂表示,與此同時,作曲家也及時捕捉時代變化,讓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這進一步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促進了歌劇的全面發展。”

  意大利擁有眾多音樂院校,其中僅國立音樂學院就超過50所。高質量、系統性的聲樂教學培養了眾多優秀的歌劇演唱家。蒂婭·貝魯奇正在羅馬音樂學校歌劇專業攻讀碩士學位。她告訴記者,在學習過程中,導師首先會深入分析歌劇作品所講述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劇目的文化內涵﹔之后,再帶領學生對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現進行反復練習。每到周末,各音樂院校還組織歌劇專業學生前往城市廣場進行小型演出,積累表演經驗。貝魯奇表示,“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於我們對歌劇劇目有更加精准的把握。在演出過程中,我們的表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熱那亞卡爾洛·費利切歌劇院藝術總監朱塞佩·阿夸維瓦對記者表示,“意大利歌劇行業的從業者將傳承這一古老藝術作為自己的使命,不斷付出努力。”在進一步激發民眾興趣、培育歌劇人才方面,該國歌劇院、行業藝術文化協會等機構也發揮著獨特作用。

  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建於1778年,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歌劇院首席執行官兼藝術總監亞歷山大·佩雷拉認為,“年輕人是歌劇保護和傳承的未來,歌劇院必須在他們的音樂學習中承擔重要角色。”為向更多孩子普及歌劇藝術,歌劇院將經典劇目剪輯制作成少年兒童易於接受的短片,還安排他們參與歌劇表演,親身體驗藝術的樂趣。目前,已有超過2000名孩子參與到斯卡拉歌劇院組織的業余演出當中。在歌劇院下屬的藝術學院中,還有不少五六歲的孩子來此學習歌劇常識。對此,拉伊蒙蒂表示,“我們將致力於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歌劇,讓歌劇藝術的魅力永不褪色。”

  泰國孔劇

  展示孔劇的文化內涵和表演魅力

  本報記者 趙益普

  伴隨著清脆婉轉的木琴聲,低沉厚重的鼓音隆隆響起,兩位頭戴面具、身著精美刺繡服飾的演員緩步走上舞台,和著音樂節拍緩緩起舞……在泰國的一家劇院裡,一場精彩的孔劇演出剛剛開始。

  孔劇是泰國傳統戲劇文化的代表,被稱為該國“最精美的舞劇藝術”。該劇種有400多年的歷史,融合了舞蹈、音樂、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孔劇的演出劇目是根據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改編的單一劇本,劇中演員沒有台詞,依靠舞蹈動作和旁白唱曲推動情節發展。2018年,孔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盡管擁有國寶級的藝術地位,孔劇在泰國的傳承和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隨著娛樂形式日益多樣化,孔劇一度被年輕人認為“動作緩慢、劇情乏味”,不符合當代審美,願意學習和觀賞的人越來越少。近年來,泰國政府、藝術院校、孔劇劇院等多方合力,共同保護這一珍貴的傳統文化遺產。

  孔劇對於表演形式有著嚴格規范,演員在舞台上的每一步行走都有特定的步法。專業孔劇演員一般從六七歲開始學習,需要至少10年的訓練才能登台演出。泰國文化部下屬的邦迪帕研究所成立於1997年,專門負責孔劇的表演培訓和學術研究,開設了大專、本科和碩士等學位的課程,是當地首屈一指的藝術類院校。此外,泰國政府還在一些小學和戲劇學院開設了孔劇培訓課程和相關專業。邦迪帕研究所所長尼帕·速帕桑黎認為,培養更多孔劇演員,對保護和傳承這一古老劇種、促進泰國藝術文化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為順應時代潮流、吸引年輕觀眾,2009年,泰國文化部在位於曼谷北部的大城府成立了工藝美術促進基金會。該基金會每年組織孔劇藝術培訓,不斷改良表演形式。基金會主席差隆吉卡拉表示,“在傳統表演基礎上,我們加入了全息投影等技術,讓表演更具科技感,服飾、妝容和道具也更加精良。”

  普叻米在基金會負責孔劇面具的制作和保養工作。“孔劇也被稱為‘假面舞劇’,猴子面具、神明面具等各式角色面具是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普叻米告訴記者,如今,孔劇面具的制作更加規范化,包括上色、貼金、裝飾等多道工序。“隻有每個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讓更多民眾體會到孔劇的魅力。”

  在政府層面提供支持的同時,泰國多家劇院也積極利用自身資源進行演員培養。位於曼谷老城區的皇家市頌贊殿劇院成立於1933年,是泰國最著名的孔劇劇院之一,吸引了大量國際游客。劇院工作人員查雅告訴記者,目前有超過100名資深孔劇表演者在該劇院工作。在表演之余,這些專業演員還承擔著培訓青年孔劇演員的任務。

  在培養孔劇傳承者的過程中,泰國政府著力為青年演員提供更多演出機會。2020年12月,泰國文化部在全國舞蹈藝術院校選拔出300名青年演員,組織開展“孔劇全國巡演”。巡演持續8個月,涵蓋泰國中部、北部、南部的14個府。這次巡演有助於青年演員通過實踐提升舞台經驗。泰政府也希望以此為契機,向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觀眾展示孔劇的文化內涵和表演魅力。

  日本歌舞伎

  創新演出場所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本報記者 劉軍國

  在日本東京的銀座大街,一座傳統風格的建筑引人注目。該建筑採用日式屋頂,鋪設著整齊的瓦片,屋檐下挂著一排紅底小燈籠。在周圍一片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中,古朴的設計顯得與眾不同。

  這座建筑名為“歌舞伎座”,始建於1889年,后幾經改建。如今的建筑於2013年建成,是日本傳統戲劇——歌舞伎的最高演出殿堂。這裡的演出門票常年供不應求,很多人將在此觀看演出視為至高的藝術體驗。

  歌舞伎集音樂、舞蹈、演劇為一體,這一傳統戲劇形式已有400多年的歷史。2008年,該劇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早在1950年,日本就制定實施了《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具有較高歷史與藝術價值的傳統戲劇、音樂、工藝技術及其他非物質文化載體都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范疇。這是日本首次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明確界定,對歌舞伎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1965年3月1日,日本社團法人傳統歌舞伎保護協會正式成立。1970年開始,該協會與1966年建成的東京國立劇場合作培養歌舞伎演員。

  在民間層面,歌舞伎世家對戲劇傳承發揮著重要作用。日本各地有數十個歌舞伎演員世家,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屋號”,代表演員所屬的不同流派。這些家庭的孩子大多從幼年開始就學習歌舞伎表演,各大世家還不斷招收弟子,培養新一代歌舞伎演員。

  歌舞伎行業的傳承離不開受眾的了解和支持。如今,很多日本歌舞伎演員積極進行跨界嘗試,出演熱門影視劇。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台詞功底,讓不少“門外漢”對歌舞伎藝術產生了好奇心。此外,歌舞伎藝術還積極與其他藝術形式融合。

  此前,歌舞伎演出主要在傳統劇院舉行。近年來,該劇種不斷拓展演出場所,爭取更大的受眾群。例如,水戲庵就融合了劇場與餐廳兩種功能。在水戲庵中央,搭建有約5.4平方米的舞台。舞台面積雖然較小,但內部裝飾極為考究,舞台壁板採用了江戶時代的狩野派繪畫風格。在這裡,人們可以欣賞到包括歌舞伎在內的多種日本傳統戲劇。

  “傳統劇場數量有限,安排的演出場次也有限,歌舞伎演員的演出機會較少。”日本藝術家木村英智對記者介紹道,水戲庵可以容納50名觀眾,每天演出3場日本傳統戲劇。“人們可以欣賞到不同流派的傳統歌舞伎劇目。雖然篇幅有所縮減,但品質不打折扣。”

  傳統歌舞伎表演在舞台布置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規則。劇場禁止飲食,對觀眾的行為舉止也有著嚴苛要求。而在水戲庵,觀眾可以一邊品嘗傳統日式美食,一邊輕鬆欣賞傳統藝術。木村英智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一類型的創新演出場所能吸引更多年輕觀眾,有助於傳統戲劇的保護和傳承。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