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魅力,在個性更在底蘊(新語)

陳圓圓

2021年04月14日10: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文創魅力,在個性更在底蘊(新語)

  所謂爆款,絕不單純靠吸引眼球取勝,而是基於文化厚度與情感溫度的創新表達

  春意盎然,正是出游好時節。到公園、博物館裡走一走,應時應景的文創產品紛紛“上新”:芝麻糕、綠豆糕等傳統糕餅變成櫻花的模樣﹔杏林春燕紋樣從粉彩花瓶走上絲巾,古韻巧飾﹔寓意平安的五福香囊,流傳著自古以來的節慶習俗……

  文化創意產品屢屢成為熱門,受到歡迎,折射出人們不斷提升的文化消費需求。

  蓬勃生機,依靠創意的大量涌現。在一項“文創產品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的調查中,“創意附加值”選項高居榜首。相比其他產品,文創產品的受眾對展現個性的需求更高,他們關心文創的設計和理念能否在某個瞬間打動自己,滿足情感需求和審美要求。

  隨著文創產業各種經營主體和產品形式越來越豐富,文創的呈現方式也越來越多。最近,三星堆掀起新的文博熱,帶動三星堆博物館的文創收入增長5倍以上。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官方網店中,在售文創產品從幾十到數百款不等,其中人氣文創的月銷量近萬件。

  不僅新產品、新模式不斷出現,用戶參與度還不斷提升。比如近期流行的考古盲盒,拆盒后要先在土塊上噴水,用洛陽鏟挖出大致輪廓,再用刷子清理、砂紙打磨,細致還原考古的過程,而非簡單地盲抽一件文物復制品,提高了體驗的趣味性。

  文創最硬核的魅力,絕不僅僅是視覺的沖擊、設計的美感,抑或是實用的價值,更在於蘊含其中的文化力量。文創應是一段歲月的“微縮”,是文化傳承的一種體現,人們期待的是通過文創產品珍藏、體驗“有形的歷史文化”。比如,有的人因為在考古盲盒中體驗了“用洛陽鏟挖土”的樂趣,然后有興趣了解考古專業的知識﹔有的人因為接觸了科技文創,而后了解了更多科普常識。

  文創產品持續走紅,傳遞出一個信號:所謂爆款,絕不單純靠吸引眼球取勝,而是基於文化厚度與情感溫度的創新表達。這啟示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從來都在,只是需要用時代的眼光,發現更多的打開方式。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