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標准農業園區。
2020年,雲南省曲靖市完成農業產值911億元,一大批農業產業園成為全國示范園區,一批批綠色食品出口國外,拉開了曲靖市現代化農業發展新序章。
打造高標准農業園區。
打造高標准農業園區
數據顯示,2020年曲靖市完成農業總產值911億元,實現畜牧業產值405億元。其中,農業增加值553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萬元。
“近年來,曲靖市農業產業現代化、科技化的園區發展,正成為一種全新格局。”曲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羅芳在工作報告中說。
2020年,曲靖提出了五年的規劃發展思路,將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綠色蔬菜、優質水果、藥材、新興花卉4大高效經作產業作為首推,並建成“三區四業九帶”種植業主導的產業集群格局。
據統計,2020年,曲靖市在農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25多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244個,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20個,0.5-1億元新開工項目54個。
在綠色食品品牌方面,曲靖市儲備多達41個“綠色食品牌”項目,其計劃投資199億元來發展綠色食品品牌。
同時,曲靖市提出申報全省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園區項目4個,計劃投資111億。
另據了解,當地還將推介會澤大海草山、麒麟克依黑景區等4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沾益區西平街道渾水塘村、會澤縣娜姑鎮白霧村和羅平縣舊屋基鄉法灣村參與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薦活動,以此來提升曲靖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
養豬場。
“綠色食品牌”助力農民增收
在產業扶貧、增收方面,2020年曲靖投入產業扶貧資金3.96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05個﹔累計建成產業扶貧基地3893個、基地帶動28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一組數據顯示,當地在產業扶貧方面,推動了484個農業龍頭企業、209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446個家庭農場落地,有效帶動18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及致富。
在綠色食品品牌方面,曲靖市推出了“大產業+新主體+新平台”思路,落實“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佔市場、建平台、解難題”舉措,不斷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助推“曲字號”“綠色食品牌”打造。其中,陸良縣和宣威市的 “一縣一業”成為示范案例。
當地對接10余家國內知名農業龍頭企業。還組織9家貧困縣企業參加第四屆上海全國優質農產品博覽會。目前,3家企業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5家企業為供港澳大灣區蔬菜企業,認定“綠色食品牌”。
據統計,目前省級、市級、縣級蔬菜產業基地分別為29個、939個、145個,均位列全省第一。同時,新增“三品一標”102 個,累計達612個,羅平小黃姜、宣威火腿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
新認定“一村一品”專業鄉鎮1個,專業村54個。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中所村也成為首推的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草莓成熟了。
農業科技轉化成效明顯
曲靖市近年來在農業科技方面轉化成效明顯,其也得益於國家層面的技術和人才的支持。
據了解,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和32個涉農院士平台,曲靖建設完成了一批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同時,目前在新科技技術方面,完成品種比試、間套種等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推進150余組、3000余畝。
近年來,在農業人才培訓上,組織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培訓2650人,31名農技人員獲評“雲南省農技推廣先進個人”。
2021年,曲靖還將加快建設“三區四業九帶”種植業產業集群及綠色食品品牌建設。
其著力點在推進陸良、宣威2個“一縣一業”示范縣和麒麟、羅平2個“一縣一業”特色縣創建。做大做強沾益中藥材、馬龍肉牛、師宗熱區水果、富源魔芋、會澤馬鈴薯主導產業發展。
結合當下電商平台,將加快中國雲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陸良)建設,推進農產品銷售線上線下發展,擴大農產品電商交易品種和配送范圍。
此外,為保証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將建設完善智慧農業基礎框架雲平台、大數據分析平台、圖網一體化平台,探索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孔雀碼”、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黃俊雲、張俊 文�圖)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