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淮村村民王翠華默默照顧陌生老人傳佳話

一份善心 二十四年堅守

本報記者 田先進

2021年03月31日08: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一份善心 二十四年堅守

  “你叫什麼名字?”“十二……”

  “你今年多大了?”“十二……”

  穿戴整潔的老人坐在椅子上,眼神望向遠處,再問他問題已得不到回應。“沒用的,他隻會說‘十二’,問多了他一個字都不說了。”循聲望去,一位個子矮小的女人向老人走來,細致地為老人整理著衣領。

  說話的女人叫王翠華,今年60歲,21歲嫁至安徽省明光市泊崗鄉新淮村,種地為生。24年前,一頓飯的機緣,讓王翠華將這位老人領回了家。一份善心,讓這份無親無故卻勝過親情的陪伴延續至今。

  1997年的一天,王翠華的丈夫施道勇回家一進門就告訴妻子附近多了個臉生的老人,問話也不回應,衣衫襤褸,很是可憐。一番打探后才知道,老人來到新淮村已有一段時間,沒有人知道他來自何方。老人一直流浪,偶爾幫助別人干點活,晚上就在田埂下席地而睡。因為不論問什麼,老人隻會回答“十二”,村裡人便都喊他“十二”。

  天氣逐漸轉冷,不忍心看著老人餓肚子,王翠華便端了碗熱騰騰的飯給他送去,老人像是餓了很久,很快碗就見了底,看著狼吞虎咽的老人,王翠華卻犯了愁,“實在是太可憐了,如果不管不問,他怎麼過冬呢?”心地善良的夫婦倆一致決定,將老人接回家生活。

  “都說我們夫婦倆太傻,但遇到了就是緣,多雙筷子的事兒,為啥看著老人受罪呢!”王翠華說。就這樣,夫妻倆連哄帶勸將老人帶回了家,這一住,就是24年。

  剛來時,老人不習慣,生活不能自理,小到穿衣吃飯,大到頭疼發熱,王翠華夫婦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

  然而,住進家裡不到一年,老人離家出走了兩次。一次,王翠華一家人吃完飯出去散步,回來時老人已不見蹤影。王翠華找了兩天,才在村子碼頭旁的小棚裡找到了他,哄了很久,才把老人勸說回家。“領他回家就是一份責任,他就是我們家的一分子。”王翠華說。

  面對情緒不穩定的老人,王翠華不棄不離,帶著他一步步融入這個家。日子一長,老人也漸漸開始對王翠華的問詢有所回應,還能幫著夫妻倆干干農活,推推板車。

  眼看生活逐漸步入正軌,丈夫施道勇卻身患重病,一病不起。彌留之際,還不忘交代王翠華一定要照顧好“十二”。

  “對我來說,‘十二’已是親人一樣的存在,遇到再大的困難,我也要帶著他過下去。”王翠華堅定地說。

  王翠華家的情況引起了村裡的重視,在鄉政府和村兩委的幫助下,“十二”辦理了農村“五保戶”手續,每月還有殘疾人補助。王翠華也在好心人的撮合下,和同村的劉子鳳重組家庭。兩人相識的時候,王翠華就明確表示自己一定要帶著“十二”,劉子鳳對王翠華家裡的事情有所耳聞,打心裡敬佩她,欣然答應繼續帶著“十二”一起生活。

  “老人現在是‘五保戶’,可以把他送到敬老院,你也能鬆口氣,在家享享清福。”對於旁人的勸說,王翠華總是笑著回答,“我在一天,就帶著他過一天,一家人在一起,我心裡才能感到踏實。”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