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征程

雲南楚雄:創新創業高地建設成效顯著

2021年03月25日10:39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發布會現場。

3月24日上午,楚雄州“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征程”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楚雄州高質量推進創新創業高地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舉行。

“十三五”以來,楚雄州堅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人才資源為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州、人才強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環境、搭建平台、培強主體、培育人才,聚集跨越發展新動力,創新創業高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了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創新創業實現大發展、取得大突破。政策不斷優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激勵創新創業政策措施,為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通發展、加快創新創業高地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

五年來,楚雄州通過一項項改革疏通堵點、紓解痛點、攻克難點,不斷夯實制度保障,優化發展環境,為創新鬆綁、為創業加油。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激勵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為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通發展、加快創新創業高地建設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

此外,楚雄州准確把握“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題中之義。通過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大力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全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得到提升。楚雄市、祿豐縣、元謀縣先后通過省級知識產權強縣試點驗收﹔楚雄高新區被列為全省第一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大姚縣、祿豐縣、南華縣等3個工業園區被確定為雲南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累計申請專利 5739件,專利授權3692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7件,排名居全省第四﹔共有9項發明專利獲雲南省專利獎,2項發明專利獲十八屆、十九屆中國專利獎。申請商標12395件、注冊商標7636件、有效商標注冊量達11313件﹔全州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地理標志証明商標28個,馳名商標4件,“永仁鬆露”“武定壯雞”“祿豐香醋”“黑井石榴”等地理標志的申報取得進展。

目前,楚雄州企業總量突破4萬戶,市場主體總量已達19.4萬戶,較“十二五”末期增加8.2萬戶,增長率為73.2%。高新技術企業達53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484戶,均位居全省第四位,分別是“十二五”時期的1.8倍、2.9倍。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十三五”期間,楚雄州積極招才引智,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搭建優質創新創業平台,形成集聚人才的強大“磁場”,打造強勁的“智慧引擎”,讓創新創業活力在彝州大地競相迸發。五年來,全州人社系統積極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兩個十萬”小微企業培育工程、雲嶺大學生創業促進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州創業項目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不斷顯現

同時,育才、引才、聚才、用才離不開優質的承載平台。楚雄州充分發揮創新平台集聚人才面廣量大的優勢,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扎根楚雄,促進更多創新創業項目落地楚雄。全州建成國家級高新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省級高新區各1個,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3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5個、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59個、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范縣4個﹔新增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實現了楚雄州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建成國家和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3個、州級企業技術中心96個。

各行業“領頭羊”不斷涌現,創新創業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楚雄州累計建成各類院士專家工作站238個﹔有國家創新人才2人、國家高層次人才1人,入選省級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1名、省級“技術創新人才”7名、“雲南省創新團隊”1個﹔有省級科技特派團2個、省級科技特派員929人,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科技特派員貧困村全覆蓋。(楚明 文/圖)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