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退保單,買了保險想要退的,不想繼續繳的……都沒問題,繳費多少退多少!”
去年以來,類似的代理退保廣告在多個社交平台頻頻出現,惡意投訴舉報呈爆發式增長。部分社會組織或個人以牟利為目的,慫恿、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全額退保退息”,唆使消費者惡意投訴。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雲南保險業協會聯合各保險公司,通過印刷“惡意代理投訴舉報”涉嫌違反的法律法規等風險提示內容的宣傳海報、折頁,引導保險消費者依法維權、理性消費。
“代理退保”行為隱藏風險。一是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為牟取利益,一些從事“代理退保”的個人或團體冒充監管部門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進行虛假宣傳,稱消費者所購保險產品“存在欺詐行為,已有多名消費者投訴”或“繼續持有保單將蒙受經濟損失”等,挑唆、慫恿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終止正常的保險合同,使消費者失去保障。消費者將來再次投保時,由於年齡、健康狀況的變化,可能將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甚至被拒保的風險。
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某些“代理退保”行為並非真正為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而是以牟利為目的,退保前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費或繳納定金,退保后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品以賺取佣金。部分組織還利用其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証復印件等,截留侵佔消費者退保資金,甚至有不法團伙誘導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一旦落入騙局,消費者的資金損失將難以挽回。
個人信息泄露風險。一些從事“代理退保”的個人或團體打著“維權”幌子獲取消費者信任,並與消費者簽訂所謂“代理維權服務協議”,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証、保單、銀行卡、聯系方式等涉及消費者隱私的信息。除“代理退保”外,有的組織還從事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業務,消費者個人信息資料存在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的風險。
雲南省保險行業協會提醒保險消費者:充分考慮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尤其要慎重對待所謂“退舊投新”“高收益”產品,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防止上當受騙。(倪瑗)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