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入公共視野的野生動植物觀測成果和保護事件明顯增多。這些真實、連續記錄的自然界信息,是在社會公眾和專業科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的,也越來越准確地呈現了生物多樣性世界。

盈江的犀鳥……

詹程開 孫明姝

2021年03月15日09: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盈江的犀鳥……

  3月1日 雙角犀鳥

  生態攝影師拍攝到雙角犀鳥雌鳥進樹洞准備育雛細節,在用其大嘴將洞口封閉縮小。

  3月4日 花冠皺盔犀鳥

  犀鳥常被稱作“愛情之鳥”。這是被生態攝影師在2021年3月4日記錄到的合力筑巢時的花冠皺盔犀鳥。

  3月7日 棕頸犀鳥

  生態攝影師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裡,拍攝到3隻棕頸犀鳥影像。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它們的蹤跡。(均為尹以祜攝)

  國家電網南昌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發現的2隻東方白鸛“返鄉客”,目前已在輸電鐵塔上生下5隻鳥卵,進入孵化期。(謝夢麗 賀艷珠攝)

  2020年10月末,尹以祜(左一)在村民徐小龍的帶領下進山拍攝。當地的石梯村有許多“鳥塘”。以前徐小龍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現在則成為一名熟練的“鳥導”。趙普凡攝

  連續記錄珍貴影像犀鳥成為盈江的“地理標志”

  剛剛進入3月,雲南盈江的幾位自然生態攝影師,記錄到了雙角犀鳥極為詳盡的封巢細節。相對於文字描述,犀鳥在中國區域內的影像記錄明顯欠缺。那些畫面精美的記錄照片,在攝影師的相機中幾乎沒有停留,就立即被媒體廣為傳播。

  在中國境內,犀鳥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縣。當地的“犀鳥谷”在觀鳥愛好者的圈子中非常著名。犀鳥羽毛艷麗,有著巨大的翼展﹔雙角犀鳥飛翔時,常帶著“唰……唰……”的聲響呼嘯而過。這些照片也引起了我的關注:此次“封巢”記錄不僅是科研過程,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在“自然遺產”影響力增強、“生物多樣性”理念深入普及的大背景下,科研觀測成果受到重視、公眾參與程度深化、野生動植物保護成為社會關注熱點……這些都預示著當代中國人社會日常生活在發生著某些變化。其中的一個結果,就是野生瀕危動物“明星”的出鏡,來得快,也更頻繁。

  對一個編輯來說,快速找到信息源不是難題。我致電給其中一名拍攝者:“你是尹以祜?”“是,但我沒空。”電話鈴聲響起時,他最喜愛的犀鳥正在歸巢,在鏡頭中出現了。

  尹以祜的工作單位,是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融媒體中心。在記錄、發布了雙角犀鳥的封巢影像后,他在3月4日晚間給我發來新拍下的另一種花冠皺盔犀鳥。畫面中展現了犀鳥相濡以沫般的生活場景。又過了3天, 他和當地生態攝影師一起,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裡,拍攝到2雄1雌共3隻棕頸犀鳥影像。

  這批棕頸犀鳥影像再次被廣為傳播。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棕頸犀鳥的蹤跡。20世紀80年代中期,攝影師在西雙版納拍攝過棕頸犀鳥﹔20世紀90年代初,科考調查隊員隻聽當地村民說起過,但一直沒有影像作証。尹以祜和當地生態記錄者的工作,不僅填補了科學考察的空白,也通過頻率極高的生態多樣性傳播,將“犀鳥”和“盈江”,更緊地聯在一起。

  公眾和專業工作者共同努力呈現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如盈江犀鳥觀測發現這樣的實例,近期還有許多。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回巢的習性,目前全球僅存3000余隻。2020年2月,國家電網南昌供電公司輸電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南昌市進賢縣青嵐湖水域附近巡視時,發現2隻大鳥在輸電鐵塔上筑巢孵雛,經動物保護部門確認為東方白鸛。2020年底,輸電運維七班巡視時發現,蘆葦地好像被油漆刷出了一道道白色的線條——這是大型候鳥飛過該片區域排便留下的痕跡,於是便申請再次加固鳥巢。2021年1月底,他們發現有2隻東方白鸛已經回巢。現在,當地已經利用無人機將這兩隻東方白鸛的畫面記錄下來,將發給相關部門鑒定是否為去年的“返鄉客”。

  3月8日,河南濟源市愚公林場發布了統計數據:自2015年以來,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捕捉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珍貴影像資料累計百余次,並在多個監測樣區監測到金錢豹。由此得出的判斷是:“通過前后數據對比,我們發現金錢豹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了。項目開始之初,隻有10台相機可以拍到,目前有30台相機可以拍攝到,活動個體也從最初的3隻增加到現在的6隻。”

  同樣還是在3月8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資源管理局,發布了生態管護員近期拍攝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岩羊種群活動的系列照片,其中一張42隻岩羊攀爬崖壁的照片,反映了岩羊這一生活在高海拔地區垂直遷徙的生物特性,從而受到關注。

  現在,進入公共視野的野生動植物觀測成果和保護事件明顯增多。這些真實、連續記錄的自然界信息,是在社會公眾和專業科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的,也越來越准確地呈現了生物多樣性世界。

  野生動植物“明星”增多應該如何理解這一現象?

  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擁有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大多涉及生物多樣性。

  2021年3月3日是第八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中國的主題是“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信息表明,近年來,通過不斷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體系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合作,大力實施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以及野生植物就地遷地保護和回歸自然等,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鹮、藏羚羊、蘇鐵、珙桐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盈江的犀鳥在7天的時間內,被反復關注?如何理解進入公共視野的野生動植物觀測成果和保護事件越來越多?這首先意味著科研成果的大量出現,也意味著社會關注度的提升,信息傳播的頻率也因之越來越活躍﹔這又反過來激勵了在第一線的科考實踐,尤其促進了公眾的知識儲備和科考水平不斷提升——既能是奉獻者,也在尋求從中受益。

  3月7日發現棕頸犀鳥的背后,還能找出更多的細節:最先把生態攝影師們引來的並非犀鳥,而是當地的村民。2月18日,一個叫王根虎的村民把他拍攝的照片交給了當地鳥類專家。

  “我看到3隻犀鳥往我家草果地旁的樹林裡飛去,我就悄悄跟著,”王根虎說,“一隻大鳥就站在我面前一棵樹枝上,還有2隻在密林裡動來動去,我就用手機拍了視頻和圖片。這幾年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盈江犀鳥的報道,從大嘴的形狀上我敢肯定是犀鳥,但它們和以往看到的又有些不一樣。”

  王根虎這位普通的村民可能沒有料到,正是他這敏銳地隨手一拍,引出了一個大發現。

  在盈江,大部分村民都知道一些鳥的知識和保護的重要性。因為鳥兒正在改變他們的生活。在當地,鳥類觀測點稱為“鳥塘”。目前生態攝影師經常使用的犀鳥觀測點有6個。這其中許多“鳥塘”都是由村民經營的。於是在整個生態記錄過程中,村民們既是后援者,也成為鳥兒新信息的提供者。

  行行可以出狀元 期待生態攝影師井噴式增長

  雖然盈江犀鳥觀測有了連續性進展,但尹以祜說要做的事還有許多。比如人們知道犀鳥是雜食動物,他們看到犀鳥在無花果樹上採食,也見到公鳥銜著蛇回巢。但它們如何捕食動物的?

  盈江位於中緬邊境上,目前對於這一地域犀鳥的遷徙規律還沒作出整體描述。人們常把犀鳥稱為“愛情之鳥”。當地的觀測者通過鳥兒獨有的嘴部或身體特征可以判斷出一對對“夫妻”。在2019年尹以祜他們記錄到了一個情節:一隻孵化季節的公鳥意外死亡。在巢中孵化的雌鳥等待了一整天,轉天掙扎出巢自己去捕食了——那第二年會發生什麼呢?

  筑巢孵化是犀鳥的一件大事,到了7月初,小鳥就直接可以出巢飛走了。於是,每年2月至6月,也是觀測犀鳥的重要階段。

  盈江有710多種鳥類。犀鳥觀測已經可以“穩定記錄”,就是在某一個特定時段內,能夠連續觀察到。當地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記錄團隊,每次記錄多由記者、觀鳥者、鳥類專家和自然保護區的人一起結隊,觀鳥地的農戶則提供信息和后勤保障。“行行可以出狀元”。這些記錄者和參與者,常對某一地、某一類動植物更有發言權。中國的生態記錄者還是太少﹔與文化遺產呈現的活態態勢相比,對自然遺產的描述與闡釋能力還是太弱!生態多樣性的大氛圍有可能激發出一種鼓勵機制——讓更多的人由攝影、觀賞或公益保護行為向記錄者和研究者轉變。隨著真實、完整的科研積累,一定會有更多的公眾成為專項研究專家,甚至在未來幾年內,這種研究規模出現井噴式的增長。

  “我主要以媒體記者角度去做記錄,有時候也向自然生態攝影師靠攏。”尹以祜這樣描述自己現在和以后的定位。

  鏈 接

  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評估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標准主要有兩個方面:特有物種的數量和所受威脅的程度。國際環保組織在全球確定了34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在這裡生長的很多動植物都是這些地區所特有的,這些地區雖然隻佔地球陸地面積的3.4%,但是包含了超過60%的陸生物種。

  中國西南山區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它西起西藏東南部,穿過川西地區,向南延伸至雲南西北部,向北延伸至青海和甘肅的南部,這裡擁有12000多種高等植物和大約50%的鳥類和哺乳動物。

  ——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網站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