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小說結束僅剩不足10%的內容時,大雨傾盆落下。
——————————
《沉默的病人》是英國作家亞歷克斯·麥克利茲出版的第一本小說,從很多方面來看,它都是一部合格的懸疑類文學作品。執著於追尋真相的主人公、層出不窮的疑問、意料之外的謎底……一切讀者所期待出現在懸疑小說中的元素都在這部作品中悉數亮相。如果你是一位享受跟隨著情節步步推進、抽絲剝繭,最終獲知真相的那種閱讀快感的讀者,那麼《沉默的病人》則可以實實在在地滿足你。隻不過,當你讀完這本小說,那種回蕩在心底、久久不能平息的震動也許會讓你暫時忘卻一份簡單的快感。
故事以直接而殘酷的一幕作為開場,女畫家艾麗西亞因開槍殺死了丈夫加布裡耶爾而被逮捕。從那一刻起,她再也沒說過一句話。艾麗西亞被認定患有精神疾病,進入診療所接受治療,成為了一位令醫生和護士們都十分頭疼的“沉默的病人”。
劇情至此引出了小說中的兩大疑問:艾麗西亞為何不再說話?案件是否另有隱情?於是,主人公西奧登場,這位心理治療師聲稱為了救治艾麗西亞而來到診療所。他一邊引導著艾麗西亞開口說話,一邊親自調查艾麗西亞殺夫案背后的真相。
有趣的是,在講述主線故事的同時,作者還穿插著另外一個故事,即主人公西奧的婚姻危機。西奧在無意中發現了共同生活了七年的妻子不忠的証據,心如死灰卻又不甘心的他最終決定實施一場特殊的“報復”。這條看似與主線無關的故事線反而極大地增強了小說的懸疑感,令讀者感覺到“事情並不簡單”。那種不斷積蓄的懸疑感就像一朵正在一點點變厚的烏雲,最終,在距離小說結束僅剩不足10%的內容時,大雨傾盆落下。
果然,兩個故事實際上發生在不同的時空,作者巧妙地將其交叉融合,直到兩個故事都即將結束時,二者密不可分的關系才終於得到揭示,並直接引出了案件的真相。從敘事方式的特殊處理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亞歷克斯·麥克利茲的匠心和用心,而這也是這部小說令眾多讀者津津樂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作為一部“新人作品”,《沉默的病人》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成功的關鍵卻絕不僅僅如此。
在閱讀《沉默的病人》時,我時常會聯想到東野圭吾的《惡意》,兩者也具有一些相似的特質,例如除了故事中擁有大量的反轉情節,兩部作品都是開篇后迅速明確凶手,之后便是漫長地尋找作案動機與背后隱情,隻不過在《沉默的病人》中,“偵探”的身份卡交到了一位心理治療師的手中。而也正因“偵探”是一位心理治療師,所以在調查案件的同時,“治病”也是他的任務之一,小說中大量的心理學知識與治療過程描寫無疑成為了作品的另一大亮點。面對著“沉默的病人”,西奧絞盡腦汁、耗盡心力,隻為艾麗西亞可以向他講述一切。這就像是一場醫生與病人之間無聲的博弈,彼此不斷地試探著對方的內心。醫生多說一句,少說一句,都會令治療前功盡棄,那種逐漸拉滿的緊張感令人屏氣凝神,仿佛自己也正坐在艾麗西亞的對面,與西奧一起小心地引導病人,並觀察著對方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故事中,一次又一次的溝通失敗幾乎讓西奧絕望,以致於最后艾麗西亞終於開口說話時,“我們相互對視了一陣。淚水慢慢涌入了我的眼眶——興奮、感激和難以置信的淚水。”讀至此處,我甚至也大呼了一口氣。
《沉默的病人》是一本典型的“拿起來就放不下”的小說,一口氣閱讀下來酣暢淋漓,各種反轉情節也令人過癮。然而與此同時,《沉默的病人》也是一本“后勁十足”的小說,在放下書之后的一段時間裡,你的心也許會沉甸甸的。結局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病人沒有病,凶手也是被害人”,而伴隨著真相的最終揭露,陸續展現在讀者面前的還有對於愛、婚姻、原生家庭的犀利拷問。
例如小說裡,剛剛在車禍中失去母親的小艾麗西亞爬上自家的屋頂,她躲在那裡,聽到了下面酒醉的父親對姑媽說出的那句“我可憐的愛妻,為什麼死的非得是她?為什麼不讓艾麗西亞替她去死?”而也正是這句話令艾麗西亞第一次感到深深的絕望,她覺得自己在那一刻“被殺死了”。
事實上,西奧與艾麗西亞是很相像的,他們都曾被原生家庭傷害,之后試圖通過婚姻進行療傷,最終又被自己的愛人無情地背叛,並走向無可挽回的結局。這樣的設定讓讀者在嘆惋人物不幸命運的同時,多少也會進一步地聯想到一些當下的現實、身邊人的經歷,甚至是自己,從而能夠引發共鳴,對此深入討論,而這永遠是一部作品保持生機的秘訣。(陳鼎)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