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館藏帝王書法:你看哪位皇帝字好?

2021年03月02日09:46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沈陽故宮館藏帝王書法:你看哪位皇帝字好?

清代的帝王中,很多人都對書法創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其中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書法最好。沈陽故宮館藏的多位清代帝王創作書法作品,讓后人大飽眼福。

清朝共有12位皇帝,沈陽故宮不僅是清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三位皇帝使用的宮殿,是清入關后康熙、乾隆、嘉慶和道光四位皇帝東巡祭祖駐蹕的行宮,更是珍藏皇家珍寶的重要場所。在清代,曾經有近20萬件的清宮御用物品和內府秘籍,從北京移送這裡貯藏,沈陽故宮是與北京宮苑和熱河行宮齊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寶庫之一。

沈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說,清代帝王歷來重視書畫藝術的學習與創作,在漢文化的大背景下,勤習書畫成為宮廷風尚,皇族尤其如此。清代帝王書畫各具風格,特色鮮明,其存世作品較為豐富,是沈陽故宮的重要收藏之一。

李聲能說,康熙皇帝能書善畫。但是現在他的繪畫作品極其少見,書法作品存世數量也不算多。

沈陽故宮館藏“清玄燁臨董其昌行書詩軸”洒金蠟箋綾本。右上引首鈐篆文白文“淵鑒齋”長圓印,行書寫詩一首,全詩為:“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詩后署款“臨董其昌”,下鈐篆書朱文“康熙宸翰”“敕幾清宴”二方印。

康熙皇帝曾經說過:“朕自幼好臨池,每日寫千余字,從無間斷,凡古名人之墨跡石刻,無不細心臨摹,積今三十余年,實亦性之所好。”康熙尤好明代董其昌的書法,所以字也從董書,兼取各家,並直接影響和引領了當時的書風走向,使清初書壇彌漫著董派的流風余韻。

“雍正皇帝從小受到漢文化教育,其書法追隨其父康熙,又取法趙孟頫和董其昌,以行書、草書為最佳,字如其人,流暢和美之余氣勢宏偉,彰顯一代鐵腕帝王的強權氣概。”李聲能說。

雍正皇帝的書法作品傳世較少,沈陽故宮館藏的“胤禛行書平安如意軸”更是帝王書法中寓意最為吉祥的作品。此外,沈陽故宮館藏的“胤禛草書戊申除夕守歲詩軸” 絹本也是雍正皇帝的作品。全詩為:“送臘建新節,年過半百初。道心隨隻逢,人欲逆時除。寶鼎焚香靄,瑤階瑞雪餘。感信無裕兆,大有雪頓書。”詩后署款“雍正戊申除夕守歲之作”,下鈐二印“雍正宸翰”“朝乾夕陽”。引首“為君難”雙龍印。

李聲能說,乾隆皇帝的書畫在清代帝王書畫中佔據了最大數量,尤以書法數量更為龐大。除了大量的即興詩文和臨古之作的卷軸外,更有難以計數的對聯、匾額。其書法主要取法趙孟頫的秀媚瑰麗,並影響和帶動了整個宮廷書法的審美取向。(趙洪南)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