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壩山村:五年奮戰實現整村脫貧

2021年02月09日11:21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地處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城西北60多公裡外的永興傈僳族鄉壩山村,山高坡陡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平均海拔1950米,居住著漢族、傈僳族、蒙古族、納西族等民族,傈僳族佔全村人口的91.25%。

2015年,脫貧攻堅開始時255戶890人中就有98戶346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綜合貧困發生率高達38.88%,是省級深度貧困村。就是那年,麗江市、華坪縣兩級稅務部門開始挂聯華坪縣永興鄉壩山村。

當初的壩山村道路不通,村組之間隻有狹窄的毛路連接,走村入戶全靠步行。傳統傈僳族喜歡將房子建在半山腰,且戶與戶之間相隔較遠,每到一戶幾乎都要花費小半天時間。所居房屋也是就地取材用木頭累積搭建而起的木楞房,家禽牲畜常常與人混處一院,往往樓上住人,樓下雞舍羊圈。

整村脫貧、整族脫貧是脫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面對困難,駐村工作隊不畏艱難、牢記職責,動真情、用真心、扶真貧,矢志不渝,扎根大山,濃情堅守。

2018年底,壩山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25%,順利實現整村脫貧出列,至2019年底貧困發生率再次降至1.12%,2020年11月4日,最后3戶10人已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准,順利實現貧困戶脫貧‘清零’目標。

“如今,五年過去了,81戶279名傈僳族群眾擺脫了貧困。歷經1800多個日日夜夜,終於啃下了這塊硬骨頭,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麗江市稅務局負責人說。

扶困助學,愛洒大山

為了拉近與群眾的距離,麗江稅務部門駐村工作隊員一有空就與群眾火塘邊促膝長談,為孤寡老人和五保戶理發、送醫治病,工作之余還經常與村委會一牆之隔的壩山完小的孩子們一起玩游戲、打籃球、跳民族舞,跟他們交心談心、激勵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讀書走出大山、知識改變命運的理想志向,傈僳族孩子則教隊員們說傈僳話,並親切地稱呼工作隊楊隊長“阿嗤隊長”(“阿嗤”,傈僳族話,意為“羊”)。

每年兒童節,麗江市、華坪縣兩級稅務局都會帶上圖書文具到壩山完小與孩子們一起組織主題各異的慶祝活動。設立獎助學金,對壩山村品學兼優貧困家庭學生中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在校學生給予教育獎勵資助,並在節日上一並發放。

活動中還特別邀請學生家長一同參加,並組織開展拔河、盲人敲鑼等游戲和趣味活動。通過不斷開展類似的干群活動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努力,干群關系得到很大改變,增強了了解、增進了感情。

創新治理,迎面新風

稅務部門駐村工作隊和壩山村委結合壩山群眾實際,經過不懈努力和實踐,探索出“積分制管理+扶貧愛心超市+鄉風文明紅黑榜”的鄉村治理理模式,該模式以積分管理為基礎,將產業就業、鄉風民俗、村規明約、家庭美德、傳統文化、環境衛生、內生動力、工作配合等方面納入評價指標,通過民主程序,將鄉村治理各項事務轉化為量化指標,對村民日常生產生活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形成積分。

同時,根據積分情況給予對等獎懲,積分內容及標准從村民最關心、最在意、最迫切的問題著手,形成一套貼合實際、便於操作、行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以積分制管理推動基層治理邁上新台階。

積分管理制度的推行實施成為壩山村口口相傳、言行必守的金科玉律,華坪縣許多鄉鎮和村都對這套模式進行了學習借鑒,成為全縣基層治理一個可復制的路子。

積分管理制度積出了凝聚力、向心力,積出了正能量,群眾逐步樹立了自立、自強、自信、自尊的觀念,為自身及整村脫貧出列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5年來,麗江市、華坪縣兩級稅務部門先后派出5批工作隊員40人,投入大量物力、財力、智力,以強基礎、興產業、轉民俗、慧民風、聚民心為目標,堅持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注重自強誠信感恩教育和因循守舊思想改造。

經過幾年的努力,壩山群眾依靠黨委政府幫扶、稅務部門的大力扶持和自力自強,整村在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和經濟產業發展上取得了飛躍式進步,全村群眾逐步形成了跟黨走、感黨恩的意識。

5年來,麗江稅務部門為壩山村爭取協調項目資金共計2400余萬元,直接投入資金190多萬元,完成硬化道路38.4公裡,基本實現了村民小組之間互通硬化路,結束了肩挑背扛,騾馱馬載的歷史,許多農戶購置了汽車,有的載貨跑運輸,有的拉客搞客運﹔貧窮落后山村木楞變瓦房,一座座嶄新潔白的小平房拔地而起,人畜分離、垃圾分類,愛國衛生運動宣傳海報挂於房前﹔家家戶戶都通水通電了,村民不需要再爬坡過坎背水淘米洗菜、也不用再上山砍柴燒火做飯、取暖照明。荒山變綠了,到了半晚時分不再是炊煙四起,煙霧繚繞,而是燈火璀璨、繁星點點﹔傈僳族兒女更自信了,2018年村裡就成立了傈僳族文化藝術團,每年在麗江市各地“闊時節”上登台表演,並獲得觀眾高度贊譽。

初春時節的壩山村,伴隨著一陣陣豬叫聲,那是傈僳農家准備迎接新年殺豬宰羊。汽車聲、讀書聲、歡笑聲聲聲入耳,一股歡樂、喜慶、祥和的氣息悄然播撒在壩山村的每個角落,人們的臉上洋溢著熱情、開朗、幸福的微笑,將冬日的嚴寒一掃而光。

“我在村委會工作至今10年有余,見証了壩山村的發展,2020年我們全部脫貧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壩山傈僳族今天的發展、沒有稅務局的幫扶也沒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我們將從此開啟壩山傈僳族群眾新的發展歷史,我們永遠銘記於心,感謝黨、感謝稅務局。”2021年新一屆壩山村支委換屆選舉中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的傈僳族干部谷興平激動地說。(陳子浩、杜文祥、楊繼忠)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