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堅守的答案

李朝德

2021年02月08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尋找堅守的答案

清晨5點20分,天還沒亮,大地一片寂靜,整個縣城都還在睡夢之中。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位於華坪縣城最北邊獅子山腳下。暗夜中的女生宿舍,一扇窗子亮了。隨后,門“吱呀”一聲開了一道縫,校長張桂梅從女生宿舍301走了出來。她輕輕帶上門,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扶著欄杆,斜著身子慢慢向樓下走去。每天這個時刻,她要到樓下搭乘兩輪電動車,去往離宿舍樓300米遠的教學樓。

張桂梅校長沒有存款,沒有住房,她住的是女生宿舍,同住的還有4個女生。

張桂梅校長更沒有專車。樓下騎電動車接送她的小李,主要工作是學校的門衛。

幾年前,由於終日奔忙勞累,再加上多種疾病折磨,張桂梅的身體嚴重透支,走幾百米路都覺得吃力。兩年前,小李兼任了學校的司機,駕駛著自己的電動車接送張桂梅上下班。

5點30分,張桂梅到達教學樓下。接著是爬台階,從一樓到四樓,走一段路,歇一會兒,把走廊上的燈打開。然后,張桂梅用小喇叭喊:“姑娘們,起床讀書了!快點,要遲到了!”

幾分鐘后,400多名穿著紅色校服的學生跑步進入教學樓,開始打掃教室內外的衛生。5點45分,整棟教學樓響起了琅琅的讀書聲。6點,張桂梅開始一間一間地巡查教室。從早到晚,每天巡查七趟。

晚上,張桂梅再次拿起小喇叭對著宿舍樓喊:“姑娘們!休息了!”然后,把燈一盞盞關掉,整個校園頓時安靜下來。

小喇叭貫穿學校的每一天,喊起床,喊早讀,喊宣誓,喊唱歌,喊吃飯,喊午休,喊晚休……張桂梅是學校第一個起床的老師,也是最后一個休息的老師。自辦校起,已經堅持了12年。

一位老師的理想是什麼?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是什麼?讓我們沿著時光溯流而上,尋找答案。

張桂梅的老家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她身世坎坷,少年時喪母,后隨姐姐支邊到雲南,不久后父親去世。1993年底,她的丈夫被診斷為胃癌晚期,14個月后,也離開了她。

1997年4月,張桂梅被診斷為子宮肌瘤。那時,她到華坪縣還不滿一年。一邊是自己的病情,另一邊是3個月后就要中考的學生。該如何是好?

張桂梅的眼前浮現出孩子們求知的眼神。她想,這個時候自己如果抽身而退,會害了這群孩子。最后,她選擇把診斷書鎖進抽屜。

為了讓學生們考出好成績,張桂梅拼命工作,常常是深夜1點才休息,早上6點就起床。就這樣,一直堅持到7月,把學生全部送進考場后,她才住進醫院。

手術后,醫生要求張桂梅最少休養半年,可她僅休息了20多天,就又走上了講台。她邊吃藥邊治療邊上課,實在沒有力氣了就拿把椅子坐著上課。領導、同事和學生都多次勸她休息,可她說:“我是老師,講台就是我的生命,隻要有一口氣在,我就要在講台上。”

后來,縣裡領導知道了她的事,深受感動,表示一定要幫張老師治好病。隨后,張桂梅的事跡廣泛傳播,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在教學中,張桂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來自偏遠山區的女生本來就非常少,假期過后,還總要“消失”幾個。一打聽才知道,有些輟學打工去了。了解情況后,張桂梅感到很不安。她決定,要把這些女孩找回來。

那些女孩散在那麼多的大山裡,你能找回來多少呢?有人問。

張桂梅的回答是,能找一個是一個,在我的班級裡,不能有一個學生輟學。

為了解輟學女生的想法和她們的家庭,張桂梅走上了漫長的家訪路。輟學的女孩住在深山各個角落,她就一個一個去尋找。她一遍遍做工作,承諾不要她們父母一分錢,隻要允許她把孩子帶去上學就行。

2001年起,張桂梅義務兼任華坪縣福利院院長。福利院裡有一些是被遺棄的女嬰,看著這些孤兒,張桂梅陷入了沉思。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母親,一般不會丟棄孩子,也不會讓孩子輟學。張桂梅感到,如果自己不為這些山區女孩們做些什麼,那將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她又想起自己生病時,這裡的人們給予的熱情幫助。終於,張桂梅說出了她的夢想: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山區的女孩不因貧窮而失學。

這個大膽的想法,讓人們錯愕不已。旁人紛紛勸她,你這身體,先保重自己要緊。創辦免費高中,哪裡是一件容易的事?張桂梅生氣地說,我們能等,但大山裡的女孩等不得。

自2002年起,張桂梅為創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走上了漫長而艱辛的募捐路。她復印了自己的所有証件,一到假期就到各地籌款,逢人就訴說她的夢想。“請支持我們,請關注山區孩子的命運,幫幫我們吧!”

很多時候,募捐一天一無所獲,還要倒貼交通費、住宿錢,張桂梅疲憊地看著城市裡閃爍的燈火淚流滿面。有人勸她,算了吧,你已經盡力了。那時候,張桂梅已經獲得很多榮譽——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雲南省先進工作者、雲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如此多的榮譽,足以讓人生閃閃發光。但張桂梅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卻選擇去吃苦頭。

轉機於2007年出現。那一年,張桂梅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記者對張桂梅做了採訪。后來,關於張桂梅的報道見諸報端,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張桂梅夢寐以求的免費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中終於在2008年9月1日開學,並迎來第一批100名貧困女生。

女高創辦后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可是還沒等到首屆學生畢業,張桂梅再次遭受挫敗。17名教師,9名選擇離開。條件差、壓力大、要求高,教師隊伍眼看就要解散。更讓張桂梅喪氣的是,6名學生也提出轉學。

張桂梅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難道女高真要解散了?雖說縣裡會妥善安排,分流學生到其他學校,並且承諾依然免費,但這群孩子能跟得上其他學校的教學節奏嗎?以后呢,山裡其他女孩怎麼辦?

張桂梅怔怔地看著窗外。一隻蝴蝶在窗台上飛飛停停,這是當地山裡常見的一種小蝴蝶,雖然普通,卻是那麼輕盈自在。這些大山裡的女孩就像這一隻隻小蝴蝶。如果耽擱了大好的青春時光,就相當於折斷了人生的翅膀。張桂梅觸景生情,忍不住熱淚滾滾。

在整理教師檔案時,張桂梅意外地發現,留下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黨員。這讓她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張桂梅決定連夜開會,把6名教師黨員集中起來。她請美術老師在二樓走廊畫了一面鮮紅的黨旗,把誓詞抄寫在牆上。她帶領大家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在走廊上回蕩。張桂梅說,我們黨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隻要有一名黨員在,陣地就不會丟。今天加上我,有7名黨員,我們難道還要離開嗎?我們可以走,但這些學生能去哪裡?我們有退路,但這些學生能退到哪裡?大家聽了,淚光閃閃,都說,張老師別說了,我們不走,你說怎麼干就怎麼干。張桂梅說,那好!我們向黨旗宣誓,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下去,一定要把大山裡的女孩送進大學!

張桂梅找到了一條辦學之路,繼承光榮革命傳統,用紅色教育理念激勵全體師生堅定理想信念,面對艱難困苦絕不退縮,頑強奮斗直至成功。

實踐証明,這個教育理念成功了。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大家克服困難,全力以赴。3年后,第一批學生畢業,堅持到最后參加高考的有96名學生,她們全部考上了大學。

高考放榜那天,師生們熱情擁抱,然后找個角落,蹲在地上掩面而泣。

大地無言,青山為証。這些大山裡的女孩,在這裡振翅起飛了!

迄今為止,華坪女高幫助1804名大山裡的孩子圓了大學夢。

迄今為止,張桂梅利用假期,坐車、騎馬、徒步,對大山裡1000多個家庭進行了家訪,行程11萬公裡。

如今,患有多種疾病的張桂梅已經64歲,身體大不如從前,走路小步蹣跚,就連從椅子上起來都要人攙扶。可她每天都在學校守著孩子們。有時是在校園裡,提著喇叭大聲提醒孩子們按點起床別磨蹭﹔有時就坐在一把老舊的藤條椅子上,靜靜地看著她的學生們。

她說,我要讓姑娘們感到,我在守著她們咧!

學校操場旁的牆壁上,寫著幾米高的鮮紅大字——“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

至於她個人,張桂梅從不多說些什麼。她擺擺手對畢業的學生們說,去吧,去闖出自己的天地。

孩子們說,我們想您了怎麼辦?

她說,想我,你們就看看遠處的山,看看天上的雲。

偶爾,她也會想孩子們。可她什麼也不說,只是站在窗前,看著山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