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這幾年,隨著石台又搞攝影又搞旅游,人一窩蜂地往山上涌,以往自己都看不上的辣椒、青菜、玉米、土豬肉被外地游客搶購一空,就連我家柴灶熬制的疙瘩糖也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安徽石台七都鎮八棚村村民潘必良看著一批又一批攝影愛好者和游客涌進山村,不敢相信自己僅靠制作麥芽糖這門傳統營生,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2020年秋,隨著第四屆“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安徽·石台”全國攝影大展暨攝影名家聚焦金秋七井山系列活動啟動,畫坑秋日美景再一次吸引全國關注,各地攝影愛好者和游客紛紛涌入這座皖南山村,一時間車水馬龍、游人如織。村裡的富硒茶葉、富硒米、木榨菜籽油、原生態蜂蜜、傳統麥芽糖片等土特產品幾乎脫銷,農家樂生意異常火爆,縣城各大賓館、飯店也吸引了大批游客。
石台縣攝影產業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丁長杰說:“5年來,全縣借助攝影產業帶來的經濟效益達到上億元,人均年增收1900余元。”2020年4月29日,石台一舉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踏上了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位於北緯30度神秘線上的石台,境內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屬於皖南少有的高山深山區。長期以來,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的制約,工業基礎極其薄弱,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一直屬於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當地政府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一條“以攝影產業為媒介,以生態資源為根本,走旅游興縣、旅游強縣”的發展之路,充分利用偏僻地區保存完整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以及當地富硒富氧的先天優勢,圍繞攝影和旅游,先后建成牯牛降、仙寓山、蓬萊仙洞、秋浦河等7個國家AAAA級景區,13個農旅融合休閑農業觀光點和97家農家樂。
旅游和攝影密不可分,在“人人都是攝影家”的今天,旅游的發展離不開攝影的推介。石台縣深知其中奧義,不但在旅游發展中做到攝影先行,而且將旅游景點的開發建設與攝影完美融合,並與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農村小流域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相結合,針對全縣有生態特色和文化底蘊的景區景點統籌規劃,陸續開發出“白石嶺油菜花”“畫坑晒秋”“庫山農耕”“磯灘大龍灣水面風光”“黃尖銀杏林”等攝影旅游產品。
5年來,石台縣與《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報》分別舉辦了4屆全國攝影大展系列活動,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來石台觀光創作,為石台旅游發展帶來人流和物流。
為了進一步推進攝影與旅游有機發展,石台縣擬推進石台天路沿線,秋浦河磯灘段以及南線、西線鄉鎮等特色攝影點建設。同時,還將結合綠化和植樹造林規劃,有目的、有規模地打造攝影風光景觀帶。對已建成的比較成熟的攝影點,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繼續與攝影專業媒體舉辦全國攝影大展活動,吸引更多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來石台創作,用攝影點亮最美山鄉。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