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刑事訴訟法最近一次修改是在2018年。為確保這部法律准確、有效實施,2月4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的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新刑訴法解釋有655條,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來條文數量最多的司法解釋。與前一版相比,增加“認罪認罰案件的審理”“速裁程序”“缺席審判程序”三章,增加107條,作出實質修改的條文逾200條。
新刑訴法解釋有何亮點?哪些問題將得到解決?記者結合最高人民法院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及近期熱點,梳理出以下關鍵信息。
——死緩二審案件一律開庭審理。
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屬於死刑。新刑訴法解釋規定,死緩二審案件一律開庭審理。二審案件應當對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重點審查對第一審判決有爭議的問題或有疑問的部分。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沈亮說,這有利於防范冤錯案件,有利於從制度上保証判決的公正和慎重。鑒於死緩二審案件一律開庭面臨現實困難,他說,要在充分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和庭審質量的基礎上,積極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與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探索採取遠程視頻方式提訊、開庭,提高辦案效率。
——即使被告人認罪認罰,該重判的仍要堅決依法重判。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更好實現司法公正與效率相統一的重要制度安排,在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改時得以確立。
沈亮重申,要區分不同性質的犯罪,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對於認罪認罰案件,法律規定是‘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並非‘應當’依法從寬處理。”他說,對於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如綁架、搶劫、爆炸犯罪,以及社會影響惡劣、各界廣泛關注的案件,如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挑戰法律和社會倫理底線的嚴重犯罪,即使被告人認罪認罰,該重判的仍要堅決依法重判。
2月2日,“百香果女孩被害案”凶手楊光毅被執行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時指出,楊光毅系自首,但綜合考慮其所犯罪行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結合楊光毅的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和自首的具體情況,不足以對其從寬處罰。
——對遭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實施轉學安置等保護。
新刑訴解釋起草小組稱,根據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有關條文作出修改完善。
其中規定,審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傷害案件,在詢問未成年被害人、証人時,應當採取同步錄音錄像等措施,盡量一次完成。要加強與有關部門配合,對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傷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實施必要的心理干預、經濟救助、法律援助、轉學安置等保護措施,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認為,新刑訴法解釋進一步強化了未成年人的權益保障。
——辯護律師可查閱作為証據向法院移送的訊問錄音錄像。
為強化訴權保障,新刑訴解釋通過具體制度設計,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以及獲得法律幫助的權利,充分保障辯護律師的各項權利,充分保障被害人、訴訟代理人等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舉例說,新刑訴解釋明確規定,對作為証據材料向人民法院移送的訊問錄音錄像,辯護律師申請查閱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針對以連續懷孕逃避刑罰執行的情形將提出修法建議。
規范並案和分案審理程序、增設部分發回重審規定、完善上訴不加刑規定……面對刑事審判出現的新問題,司法部門不斷以制度創設回應。不過,當前仍有一些難題待解。
例如,實踐中常有通過連續懷孕逃避刑罰執行的情形,有意見認為監外執行的期間不應計入執行刑期。周加海說,這一觀點雖具有實質合理性,但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隻有通過賄賂等非法手段騙取暫予監外執行或在監外執行期間脫逃的,有關期間才不計入執行刑期,故司法解釋無權作出規定,隻能在將來修改立法時提出建議。
再如,新刑訴解釋起草小組稱僅構建缺席審判程序的基本框架,其司法適用的具體問題將另行通過專門司法解釋作出規定。(張素)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