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荊楚大地尋民間瑰寶

2021年01月26日08:3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在荊楚大地尋民間瑰寶

  大溪文化中的陶器刻劃花。

  用刻劃花創作出的圖案具有很強的浮雕感,形象不重疊交叉,注重外輪廓的影像效果。

  龍窯是一種依山坡而建的長條形窯爐,小的窯長幾十米,大的有近百米長。

  一件破損了的魚戲蓮刻花陶缽。

  拉坯是陶瓷手工成型的諸多方法中成型速度最快的一種,最符合民間陶瓷批量生產的要求。

  八仙壇。

  狀元打馬游街壇。

  十八學士壇。

  《玉蓮挑水》。

  陶瓷藝術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是人類藝術史上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世界性藝術形式。說起陶瓷藝術,人們往往會聯想起古代那些或作為日用器皿或用作小型裝飾的瓶瓶罐罐,以及原始社會著名的彩陶器物表面飾以的少許裝飾,注視它的時候,不免對那個遙遠的年代產生些許追問與探尋的沖動。

  我國擁有數千年的制陶歷史,陶瓷文化可謂源遠流長。而遠古勞動人民在與土壤的接觸中,又逐漸認識並掌握了黏土的可塑性,火與泥的結合有了新的創造,利用泥制成泥坯,經火燒制成為造型迥異的陶器。於是人類獲得了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創造,第一次學會了利用火的特性改變原材料的化學性質,陶器的出現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促進和豐富了原始人的精神生活,使人類的審美意識和智慧創造性地得到發揮。

  人類學家路易斯·摩爾根曾說過:陶器的發明和使用,是人類由野蠻狀態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從新石器時代質朴的原始陶器直到今天繽彩紛呈、個性十足的現代陶藝,陶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陶這種媒介早在遠古時期已為原始人所掌握,以實用功能為產生根源的陶器制作,在生活中逐步達到了造型與材料、工藝與技術、色釉與裝飾的完美結合,生活對陶的需求,是其產生和不斷發展的動力。同時,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陶藝家們逐步改變了陶以往單一的實用功能,並注入較多的文化因素,為陶藝裝飾藝術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陶瓷藝術是一種世界性的藝術語言,是人類的文化交流形式之一,豐富多彩的民間陶瓷,在整個陶瓷發展進程中起著基礎、主導、滋養的作用。

  刻劃花陶器盡顯荊楚之風

  我們幾位喜歡民間陶瓷的朋友一起,經常到湖北各地做田野調查,十多年來尋訪了湖北境內很多的古窯址與藝人,湖北地區日漸消失的古代民窯讓我們深感惋惜。尋訪過程中發現,湖北地區的民間陶瓷主要以刻劃花陶器為主,各窯口陶器造型大同小異,但陶器上的裝飾各具特色。

  我國陶瓷刻劃花,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萌芽,到了唐宋時期已經成熟。 中國是陶瓷的故鄉,有史以來,陶瓷器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南部及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湖北民間陶瓷的產生,應該上溯到長江中游新石器時期,原始文化中的川東巫山大溪文化、京山屈家嶺文化、天門石家河文化。大溪文化以川東巫山大溪遺址首先發現而得名。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稱,地理環境優美,土地肥沃,滾滾長江水橫穿全省,給荊楚大地帶來無盡的財富,這裡不僅有以楚文化為代表的,豐富的地下考古文化資源,而且也是一座內涵十分豐富的地上民間、民俗學文化藝術寶庫。尤其是對於制造民間陶瓷器物來說,到處都是用來制陶的紅色和黃色的黏土。漫山遍野的花草魚虫,都是用來當裝飾紋樣的素材。

  宋代以后,湖北省各個地區相繼出現了眾多的陶窯場,陶工來自民間,主要為民間生活燒造實用器物。民間陶瓷不只是手工藝產品,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既是物質文化,也是精神文化,是雙重文化的融合體。

  湖北民間陶瓷中,最有特色的屬刻劃花陶器,特別有影響和具有代表性的三處窯場是:漢川市馬口鎮的馬口窯,蘄春縣管窯鎮的李窯、管窯、嵐頭磯窯,麻城市宋埠鎮的蔡家山窯。這三處窯場數百年來在造型、裝飾、燒成工藝上相互影響,但藝術風格上又有各自的獨特之處。它們的風格是由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生存需要而形成的。不同地方由於自然環境存在著差別,每一個生產作坊所選用的陶瓷材質不同。不同地方的人由於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存在差異,審美觀、生活習俗也各有特色,受此影響,不同的陶瓷生產作坊所燒制的陶瓷制品在生產工藝、造型風格、裝飾樣式等方面必然會各不相同。這些差異滲透著陶工們對生活的理解適應,並物化為具體的陶瓷造型形態。

  流傳千年的技藝

  “刻劃花”陶器裝飾,是我國古陶瓷裝飾中常用的技法之一。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萌芽,宋代的刻劃花裝飾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圖案氣象渾穆,形象簡練,線條剛健有力,透露出古朴、典雅、奔放之美,創造了自然、質朴、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為發展今天的陶瓷裝飾藝術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刻劃花”也是湖北民間陶器的主要裝飾方法,它是在坯體半干時,施上一層均勻的白色化妝土,然后用鐵刀、竹刀等工具在坯體上刻劃出裝飾紋樣,坯體干后,施透明灰釉入龍窯燒制而成。化妝土會使坯體表面光滑,同時遮蓋了胎土的顏色和雜質,使釉面色澤純淨美觀。它的基本手法包括刻、剔、劃等幾種。

  刻花,是用刻刀在施過化妝土的生坯上刻出紋樣,刻的深淺粗細不一。同時,還可用竹針或鐵針在生坯上刻出花紋、人物等細部,運力均等,線條粗細一致。剔花,是用工具剔去花紋之外的空間。陶工們使用刻花刀手法的不同,形成的藝術效果也各異。用刀的頓挫、緩急、輕重不同,翻轉、下壓等各種動勢和技巧,使得紋樣線條呈現出曲直、剛柔、動靜、疏密、虛實等微妙而又豐富的變化。在刻花過程中,用刀柔和輕快,給人以寧靜和諧之美﹔用刀剛穩遒勁,給人以沉著痛快、淋漓酣暢的視覺享受﹔用刀平厚緩和,達到剛健朴實的藝術效果。“刻劃花”的表現力尤為豐富,在湖北民間陶瓷裝飾中運用最廣泛。

  民間陶工最具務實精神,他們造型意識的主導方面就是制造實用器物。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對器物的觀察、體驗,不斷積累經驗,尋求最實用、美觀的造型。為了對美的追求,他們在陶器表面進行圖形紋樣的裝飾,湖北三大窯場大都採取手工刻劃的方法。裝飾風格多趨向於自然豪放,充滿著活力。裝飾的紋樣結構明確突出,沒有任何草圖底稿,陶工憑著心中的想象,先刻出主要結構部分的骨架,再進行細節的刻畫,逐步完成整件器形的裝飾。他們心裡的裝飾紋樣多是花鳥魚虫、人物、戲曲、文字等。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美好的思想感情,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祈祝幸福,促人進取的願望。

  陶器上的裝飾紋樣和造型結合緊密,結構嚴謹,變化豐富,諧調統一。用刻劃花這種方法創作出的圖案具有很強的浮雕感,形象不重疊交叉,注重外輪廓的影像效果、形象之間互相穿插挪讓,空間布局勻稱,裝飾性強,總體感覺活潑中又不失和諧安靜。湖北刻劃花陶器重視對於工藝材料的運用,充分發揮胎與化妝土的質地和釉的特點,熟練地運用造型、線與面的關系,化妝土和坯的顏色差別,使裝飾紋樣以鮮明的對比效果顯現出來,具有自然而朴素的美。

  三大窯場陶器用泥均採用當地的一種含有豐富鉀、鈉、鈣、鋁硅酸鹽的泥土,經晾晒、碾碎、去雜質、浸泡陳腐等多道工序加工,再由窯子泥、黃臘泥、膠殼泥等配制而成,通稱黃泥。可塑性好,便於粘接造型,在高溫燒制中不變形。燒制好的陶器胎色呈暗紅色。質地結實,堅固耐用,不怕酸鹼,用以貯存食物,不爛不變味,腌制咸菜多年不壞,既可盛放食物,又可作擺件供觀賞。

  燒制,是制陶工藝重要的工序之一,黏土制作所有的物品,都必須經過成形、上釉,通過高溫燒制來使之保持長久的功能性。在燒制過程中,原始的黏土歷經化學變化成為陶瓷制品的那一刻是最神奇的。三大窯場都是採用龍窯燒制。

  龍窯是一種依山坡而建的長條形窯爐,小的窯長幾十米,大的有近百米長。寬度一般在1-2米之間,高度在1.5米左右。由下往上,形同一條匍匐的長龍。三大窯場都是採用通體式平焰龍窯燒陶器。窯內結構是下(前)有燃燒室,上(后)有煙囪。環壁四周都用耐火磚或專制陶磚筑成,窯床地面鋪有一層細沙,特用來墊鋪調整坯體平穩。窯身兩側分段有開門,每間隔一段就有投柴孔。裝窯時都採用大的坯體套在小的坯體上,以節約窯位。窯裝滿后,用稻草、鬆枝在窯前燃燒,火焰順窯壁向上延伸,接著在窯身兩側投柴孔處投柴接火,以此逐漸向上接至整個窯室內通體燃燒。一般燒一窯需要3天時間,燒至1240℃-1280℃之間停火,冷卻后方可開窯。

  漢川馬口窯

  漢川馬口鎮的馬口窯位於湖北省江漢平原的漢水邊。據明《漢陽府志》記載,相傳“馬口”因三國時期蜀將關羽曾路過此處系馬而得名。據《漢川縣志》記載,馬口的陶瓷業始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清朝末年,馬口以制陶維持生計的有兩三千人,其規模之大讓如今的我們難以想象。

  馬口生產的陶器一般是壇、壺、缽、罐、缸、盆、烘爐等民間生活器皿,20世紀70年代達到全盛期。在此期間,生產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民用陶瓷多達300多種。20世紀90年代,馬口窯停產。作為長江中游江漢平原中最為重要的窯口之一,馬口窯是全國民窯中延續時間最長的窯口。

  鎖壇,是馬口窯生產的一種裝酒的大壇子,高約47厘米,寬約24厘米,口徑約14厘米。此壇有可扣進壇口的蓋子,蓋子側面和壇兩側都有一對小孔,可用銅鎖橫穿壇頸,將酒壇鎖住。這種鎖壇是江漢平原一帶的女子出嫁的嫁妝。鎖住酒壇,其中的酒要等有重大事件時才能開壇飲用。

  在湖北民間陶器中,即使那些普通的壇壇罐罐,無論在容量上、使用上,也都因地區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合理的使用功能是構成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民間陶器講求實用的創意取向是十分明確的,正因為如此,才會創造出眾多讓人喜愛的作品,給百姓生活帶來方便和美。

  馬口窯陶器上的裝飾,最有特色的人物題材有3種紋飾。它們是 “八仙壇”“狀元打馬游街壇”“十八學士壇”。“狀元打馬游街壇”高約47厘米,寬約24厘米,口徑約14厘米。整件器物拉坯成形,施白色化妝土后採用刻劃手法作滿地裝飾,然后用透明灰釉浸罩一層,經龍窯還原氣氛燒成之后呈黃綠褐色透明釉面。色調深沉,穩重而明亮。

  器身裝飾有100多個人物,講述的是武昌科舉狀元騎馬游街慶祝的真實場景。整個畫面構圖飽滿,布局嚴謹,圖形平面展開,互不遮擋重疊,層次分明。整個畫面在舞龍和抬轎的隊伍帶領下,形成充滿動感的街景。紋飾採取了刻和剔的手法,用刀力量均勻准確,蒼勁而不猶豫,痛快淋漓,揮洒自如。剔得干淨利落,厚薄均勻。人物形象刻畫生動仔細。蓋壇上和壇足圈飾有蓮花紋。壇肩部裝飾著蝙蝠紋,主畫面的上下邊緣用萬字紋裝飾邊條間隔。整個壇子上的紋飾直觀地反映出傳統審美觀念對題材和形式的選定。它所表達的就是“連(蓮)年有余(魚)”“萬字不斷頭,幸福不斷頭”“福壽延年”等吉祥之意,也是制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願。

  “八仙壇”是清末民初的產品,它早就名揚國內外,無人不知。作為貯酒用的壇子,其造型豐肩挺拔,短頸廣口,渾朴大方,成雙成對,是婚嫁的禮品,具有喜慶吉祥的寓意。其壇身修長,用四開光的形式構圖。一個畫面刻一個人物,兩個壇子成一對。八仙人物分別刻劃在開光的畫面中。“八仙”是深受百姓喜愛的人物題材,它是平民百姓的理想寄托,是人們心目中的仙神、俠士,具有濟世、除難、消災保平安的人格魅力。

  正所謂“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馬口窯陶器的裝飾藝術以生動的形象傳遞著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它的裝飾題材包羅生活萬象,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憧憬,其中每一個形象都蘊涵豐富的寓意,凝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於一體,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

  馬口窯在近4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創造了豐富的品種,精湛的裝飾,優美的紋樣,成為湖北省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刻劃花”工藝之首,人們持在手中的是一件馬口窯陶器,體味的卻是千古傳承的吉祥文化和民俗精神。

  麻城蔡家山窯

  據《麻城縣志》記載,麻城陶土資源豐富,位於縣西南60余裡的宋埠鎮蔡家山,為麻城陶土主要產地,制陶業歷史悠久,多由手工操作,產品有缸、壇、罐、缽、壺、火爐、花瓶、香爐等,以蔡家山陶器最為有名,價格低廉,歷來銷路很廣。起始生產年代雖無文字記載,但從地下挖掘出的刻有“崇禎”字樣的碾土石輥可以斷定,制陶業在明代就有了一定的生產規模。明末清初生產的陶器曾遠銷東南亞諸國。20世紀80年代初,蔡家山陶器廠生產規模擴大,共有生產車間9棟,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有九孔窯一座、輥道窯一座、機械設備共72台。產品曾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展銷。在廣州商品出口交易會上蔡家山陶器廠生產的雙底青蛙爐、四季花鳥壇等產品,深受外商歡迎。

  麻城蔡家山刻劃花陶器上的裝飾,多以鄉村生活、戲曲、花鳥為主,周邊一帶地區普遍流行的皮影戲中的故事情節和皮影的造型,自然而然地也成為陶器刻劃花的題材,甚至刺繡的花樣都會作為當地陶器上的裝飾。陶工們將自己喜歡的故事和人物都刻在了陶器上。畫面構圖也是採用開光樣式,一幅幅畫面如同一個個小型舞台。人物形象生動,線條十分講究,刀法多採用流暢的刻法,裝飾性強,精致而更富鄉土氣。

  《玉蓮挑水》刻花陶罐高23厘米,寬23厘米,口徑8厘米。另一件是《打金枝》刻花陶罐高27.5厘米,寬24厘米,口徑8厘米。麻城蔡家山刻劃花陶器上口沿處都有大量的牡丹、梅花喜鵲、蓮花鯉魚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紋樣,牡丹象征富貴,梅花喜鵲寓示喜上眉梢,蓮花鯉魚則有連年有余之意。

  麻城宋埠鎮蔡家山窯,是湖北省著名的刻劃花陶器之鄉,曾經是那麼繁榮、耀眼,令人神往。如今已沒了昔日的繁華興盛景象,到處雜草叢生,車間成了養雞場,隻有龍窯旁的小平房裡,還有一對老夫妻在艱難地維持著。

  蘄春管家窯

  蘄春縣管窯鎮位於縣境西南部,隔長江為陽新縣境地,東以蘄河與八裡湖農場為界,西、北部同彭思區毗鄰。據《蘄春縣志》記載,蘄春建縣於公元前201年(西漢高祖六年),以境地“水限多蘄菜”,取義蘄菜之春。蘄春縣管窯,因有管姓人率先在此處以做窯為業得名,簡稱管窯。

  自明初以來,管家窯即為縣內重要的制陶基地。據記載,早在1369年(明洪武二年)已有“窯州”美稱,是湖北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藝陶產區之一。據傳說,明朝廷在景德鎮設御窯廠,鎮內官窯“晝間白煙掩蓋天空,夜則紅焰燒天”。但管姓窯工不滿窯頭壓榨,懷揣制陶技藝,攜家帶眷,星夜逃走,從潯陽逆流而上,被嵐頭磯紅石吸引,停舟挽攬,攀爬而上,在赤西湖畔、江河交匯處落腳,將下半生就系泊在這裡,以做窯為業,把一個沒有名字的地方標記為“管窯”。

  管窯主要生產一些裝飾有“水花”的生活小件用品,水壺、油壺、小碗、烘爐等。李窯則生產生活大件用品,缸、罐、盆、瓦等。蘆窯則專門生產大水缸等。嵐頭磯工藝陶器廠則專門生產“刻劃花”的泡菜壇子和烘爐等。20世紀90年代末,因市場需求的衰退,蘆窯就漸漸垮掉了。如今隻剩下管窯、李窯與嵐頭磯工藝陶器廠,后都統稱為管窯。

  明代以后,管家窯手工制陶吸收了當地比較盛行的剪紙貼花裝飾技法和紋飾內容,出現了刻劃花工藝,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20世紀80年代初,除了李窯用泥條盤筑大缸的方法外,蘄春三大窯場在制陶成型工藝上有著相同的方法,都是採用木棍攪動泥質轆轤輪盤拉坯成型為主,拉坯是陶瓷手工成型的諸多方法中成型速度最快的一種,最符合民間陶瓷批量生產的要求,它還能保証同一種類產品的規范性、統一性。

  民間陶瓷來自民間,平民百姓是制造者,同時也是民間陶瓷的使用者。生產的目的主要是滿足他們自己,或和他們同一階層百姓的需要。他們在創作理念上,本著務實精神,從實際生產、生活需要出發,以產品的實用功能為根本,盡可能地使美的形式與功能使用相結合,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為人們的心靈帶來愉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是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典范。

  作為平民百姓的工藝,它始終保持著淳朴的生活氣息,體現著民間陶瓷朴素、自然的審美意識,充滿了勞動人民對純真生活的追求。可以說,民間陶瓷的造型形式與實用功能是分不開的。在使用的同時,具有很重要的美學價值。陶工們講求實際、朴素而率真的美學觀,在他們的生產實踐中起著作用。他們的思想和觀念都反映在作品中。例如,腌制蔬菜的泡菜壇子,壇口外部加圍沿以便貯水,加蓋用水封法使壇內的蔬菜缺氧發酵不變質,且有清香酸脆風味。烘爐是冬天拿在手上暖手用的,裝飾有“水花”,為了便於提拿、攜帶,將它做成了提梁式,為了美觀,還在提梁兩端各捏了一隻小青蛙。

  管家窯陶器刻劃花工藝是受麻城蔡家山的影響,但在風格上更加自然生動,有拓印的大水缸、刻花的烘爐、水花的泡菜壇以及一些刻著花鳥魚虫的日用小器皿。因管家窯地處長江邊,周圍有著大大小小的湖泊、荷塘,魚類豐富,野鴨成群,植被茂盛,遍地長滿野花、蘆葦、灌木和馬尾鬆。這些自然成了陶工們在陶器上描繪的對象,他們對這些形象都十分熟悉,因此表現起來得心應手。所以,蘄春的刻劃花多以荷、魚、水草、鳥、花為題材,畫面構圖疏密有致,十分和諧,不經意間表達了湖鄉的情致,質朴而充滿了生命力。

  一件破損了的魚戲蓮刻花陶缽,高30厘米,寬28厘米,陶缽刻滿了荷花、蓮蓬、游魚和水鳥的紋飾,充實飽滿,和諧統一。用很簡單而有力量的幾刀,就刻出了一尾尾小魚在水中游戲,那逗人的神態,很是讓人喜愛,真是一幅生動傳神而天然的“魚戲蓮”圖。“魚”“余”的諧音,含有民間流傳的“連(蓮)年有余(魚)”“吉慶有余(魚)”的吉祥寓意。這些壇壇罐罐,寄托了百姓的美好理想,希望、吉祥、幸福、美好是他們生活的一生追求,是充滿樂觀向上精神的體現。

  三大窯場刻劃花陶器的造型和裝飾,善於從生活中攝取創作需要的素材,並對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事物,有著極為敏銳的審美能力和高超的表現才能。在他們的刀下,山花野草,別出心裁,自有田園般的清香。也表現出陶工們敢於繼承並發展傳統樣式,創造性的表現手法,巧妙地豐富了陶器的造型形式。他們能熟練地駕馭技術,藝術地處理材料,進行創造與傳承。

  優秀的民間陶器大多具有單純美的特色,而決不單調乏味,適用價廉才能廣為流傳。通俗並不媚俗,表現了朴素的生活與朴素的美學觀。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民間刻劃花陶器產量大幅下滑。原因是工業化生產對民間制陶業的沖擊,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制陶傳統的變更和喪失,審美趣味的變更,制陶技術失傳,民間陶瓷的流失,民間陶瓷文化斷流等。湖北三大民間刻劃花陶瓷窯場,昔日的輝煌已成歷史。

  近十多年來,蘄春的拉坯師傅們為了生活,紛紛走向大城市的陶吧,走進了大專院校的陶藝工作室,他們將自已的拉坯技藝傳授於更多人,教會了很多年輕人。同時,他們又將在外的所見所聞帶回家鄉,為管家窯的陶器出路出謀劃策。管家窯正因為有這麼一大批技術過硬的師傅在努力,才沒有像其他產區那樣迅速破落消亡。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多方面思考,我們認為,不能因為民間制陶業的衰落,就否定了民間陶器的文化價值。對於民間制陶這類即將消失的民間傳統工藝,當務之急是搶救和保護。就文化發展的方面來說,應採集、整理、研究、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倡朴素的美學觀。二次大戰后歐洲在文化方面的教訓值得注意。在發展現代工業的同時也應保存手工藝術,不忘祖國民族民間文化。讓我們的后人知曉,這些民間陶瓷是物質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於研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民眾的生活文化,是保存、發展並繁榮新的民間陶瓷藝術的基礎。民間陶瓷的研究,具有緊迫性、搶救性,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並付出艱辛勞動的工作。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保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倡導下,我國民間陶器的現狀,已經引起了很多文化人的關注。

  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以極大的熱情向現代的物質文化大幅度邁進的同時,不能以拋棄傳統為代價。西方發達國家也普遍興起對傳統文化的反思,那些因新技術革命興起而發展的文化快餐,已讓人感到乏味和疲憊。因此,人們開始懷念那純朴、原始、充滿田園般寧靜的生活,回歸自然,尋找新的寄托。  (邱玲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