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轉站”或“目的地”:雲南昆明的“選擇”

2021年01月22日0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旅游“中轉站”或“目的地”:雲南昆明的“選擇”

“我先后到雲南旅游6次,麗江、大理、西雙版納、普者黑、哈尼梯田……都是先到昆明轉飛機轉火車汽車,在昆明的時間總計不足24小時!”——這是一位上海游客對昆明的印象。作為中國旅游大省雲南的省會城市,昆明被稱為是雲南旅游“中轉站”:作用突出,地位尷尬。

昆明是中國西南邊疆與內地連接的交通樞紐,亦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自然成為中國內地與雲南邊陲乃至東南亞地區之間的旅客集散中心。

其實,上世紀末,擁有四季如春氣候、歷史名城頭銜、亞洲花都美譽的昆明,曾是中國旅游的一張“名片”。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昆明石林就作為中國最早對中外游客開放的景區之一,其千姿百態的石頭還印在1991年的國庫券之上。而西山滇池曾在1986年,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展示其“高原明珠”的璀璨。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諸如麗江、大理、香格裡拉等隱秘在雲南的美景陸續向全世界開放,再加之昆明旅游產業的老化,這張“老名片”漸漸被人遺忘,僅成為一座旅游“中轉站”。

旅游產業老化僅是問題之一,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楊明俊告訴記者,昆明旅游產品單一,食、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與現行市場需求差距巨大。

楊明俊直言,昆明旅游前些年犯了雷同化的錯誤,“我們對其他地方的發展模式照搬照抄,卻忽略昆明在避寒避暑游中的優勢﹔我們是無處不飛花的花都,卻不是一個花園城市﹔我們是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歷史卻不會說話。”

懷抱豐富旅游資源,近年來,昆明開始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春城花都、中國健康之城三大戰略,冀望建設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把時間軸拉長,早在兩千多年前,昆明就是漢地文化與邊地文化的交匯點,至今保留著文化交融的奇特景觀﹔把時間軸拉近,昆明在中國近代史中有著濃墨重彩的數筆:滇越鐵路、護國起義紀念碑、雲南陸軍講武堂、西南聯大舊址、飛虎隊紀念館……它們仍可向游客述說厚重歷史。

恢復歷史文化名城的榮光,昆明正在打造以古滇、西山、翠湖、昆明老街為主的歷史文化展示區。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館長楊竣向記者介紹說,翠湖片區近現代歷史博物館群建設已基本成型,“已建成15家,博物館群力爭到2021年突破20家,推出參觀旅游線路4條。”

令人期待的是,游客今后在昆明追溯歷史,更有鮮花為伴。近五年來,昆明持續“增花添彩”,藍花楹大道、櫻花大道、梅花大道、杜鵑花大道、冬櫻花大道、環滇池一連串的生態濕地公園……每一條街道都因鮮花而別具風情。

相比“歷史文化名城”的豐厚底蘊,“世界春城花都”的天生麗質,“中國健康之城”無疑是世界認識昆明的新標簽。據楊明俊介紹,昆明還在建設以滇池周邊、南盤江、陽宗海、安寧溫泉為主的溫泉康養區。

之於“中轉站”還是“目的地”,昆明如今給出“皆是”的答案。楊明俊稱,昆明在升級旅游產業的同時,也在提升交通互連互通水平,“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招攬全球游客,輻射帶動雲南與周邊東南亞地區的旅游。”(繆超)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