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2021年01月15日09:0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我們這裡的藏品,最年輕的也有幾千萬年。”步入中國地質博物館之前,講解員打趣地告訴記者。

此話一點不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的中國地質博物館,建成於1958年,建筑面積115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多平方米,館藏地質標本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既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古人類化石,大量具有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的魚類、鳥類、昆虫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也有巨型“水晶王”、世界最大的方解石晶洞、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雄黃、雌黃、輝銻礦、綠柱石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還有包括世界已知最大的方柱石貓眼和罕見的沙弗萊石在內的寶石、玉石等大批國寶級珍品。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寶石廳、史前生物廳……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就猶如走進一部濃縮的地球與生命科學歷史。

我們的參觀從三層的史前生物廳開始。這個展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旨在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歷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並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過程。“這是小序廳,包括一面藝術化的化石精品牆、一個可以互動操作的簡明生物分類查詢系統和一些有關化石的基本常識介紹。那邊就是陳列的主要內容,包括最早期的生命、生物大爆發、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脊椎動物的出現、生物登陸、生物大滅絕、恐龍與鳥類、哺乳動物與人類。”講解員介紹道。

“這個棍棒疊層石很漂亮,跟早期生命有什麼關聯呢?”對於記者的疑問,講解員解釋說,“目前比較可信的早期生命化石是35億年前的細菌化石。當時,泥沙裹挾著細菌、海藻等保存下來,以疊層石的形式出現。你看,這塊疊層石就有一些棍棒類的東西在裡面,但是肉眼很難觀察得到。”

在礦物岩石廳,記者遇見了來自吉林長春的二年級小學生王子奇。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東北的學校早早放了寒假,所以媽媽就帶著小子奇來北京“刷”博物館。

“這裡有兩個‘水晶球’,猜猜看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講解員拋給子奇一個問題。

“嗯,我猜猜……這個是真的……”

“猜對了!左邊是玻璃,右邊是水晶。怎麼鑒別呢?你看圓球后邊的字跡——水晶屬於非均質體,玻璃質地均勻,所以有重影的是水晶,能清楚地看到后邊字跡的就是玻璃。”

礦物岩石廳主要按照礦物的分類進行展陳。在這裡,觀眾除了能夠欣賞到綠色的孔雀石、多彩的螢石和黃鐵礦、藍銅礦等精美奇特的礦物岩石展品,了解它們的成因、產出、分類、特征以及用處外,還可以參與、體驗對某些礦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

在陳列有雌黃和雄黃兩種礦石展品的櫃台前,講解員給大家講了一個小典故:“雌黃和雄黃這兩種礦物質往往伴生在一起,而‘信口雌黃’這個成語就來源於此。在古代,人們寫錯了字,又沒有橡皮和涂改液,怎麼辦呢?就用雌黃磨成粉,鋪撒在黃色的紙面上,等字跡干了再繼續寫。”沒想到,在博物館了解礦物質用途的同時,還能學到這樣有趣的小知識。

“哇!太美了!你瞧這光澤,還有這質地、紋理……”早就聽聞中國地質博物館寶石廳的聲名,但當真正置身其中時,我們還是情不自禁地對眼前陳列的奇珍異寶發出了如此感嘆。講解員介紹,這裡主要展示了寶石、玉石、有機寶石以及首飾用貴金屬。其中,寶石部分陳列著被譽為“世界四大珍貴寶石”的鑽石、祖母綠、紅寶石、藍寶石和各類中低檔寶石﹔玉石部分展示了玉石的品種、應用及評價﹔有機寶石部分介紹有機寶石的種類及應用﹔首飾用貴金屬部分則告訴觀眾各種常用的貴金屬材質及加工工藝。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瑪瑙、翡翠、歐泊、托帕石等眾多寶貝中間,一塊在燈光照射下發出耀眼光芒的金塊吸引住眾人的目光。“狗頭金因發現的第一塊形狀像狗頭而得名。別看這麼一小塊狗頭金,重量就達到了七斤多。”“這麼沉啊!為什麼中間有一道裂痕?”“傳說是當時兄弟倆發現寶貝以后,想要一人一半分割以后留下的。”對於觀眾的追問,講解員笑答。

雖然目前的館址建成於1958年,但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歷史卻不能由此算起。據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姚義川介紹,1916年7月,中國人自己培養的首批18名地質學子畢業,當時的“學生成績展覽會”孕育出了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雛形。自此,100多年來,博物館薪火相傳、英才輩出。“即使抗戰年間幾經搬遷、磨難,先后在北京、南京和重慶建館,從未間斷,始終作為獨立的科學機構存在且不斷發展。從這裡先后走出了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高振西等中國地質事業奠基者,48位兩院院士和一大批杰出科學人才,這在我國地學界乃至整個科學機構中絕無僅有。”在姚義川看來,中國地質博物館厚重的歷史,既記載、見証了我國地球科學和地質事業的曲折發展,又匯聚、積澱了豐富的自然精華和無形資產。

的確,在這裡面對地質標本,感覺自己就是在跟大自然對話,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跟自己的心靈對話,並從中獲得人生的啟迪與感悟……所以,還在等什麼,快來中國地質博物館,同我們一起穿越時間隧道,探究地球與生命的發展史吧!(張蕾 徐暢)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