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卵的竊蛋龍化石與現代鳥類孵蛋姿態一致

2021年01月12日08:3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近日,雲南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Science Bulletin》上發表了一項題為《An oviraptorid preserved atop an embryo-bearing egg clutch sheds light on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non-avialan theropod dinosaurs》的研究成果。

該項研究報道了發現於我國江西贛州晚白堊世(7000萬年前)地層中的竊蛋龍化石,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姿勢的化石。該竊蛋龍身長2米左右,蛋巢含有至少24個蛋,呈上下三環排列﹔保存了竊蛋龍成體伏在蛋巢上的孵卵姿勢外,更為重要的是蛋巢內保存了正在孵化中的胚胎,它們為認識竊蛋龍孵卵行為和孵化方式提供了最新的証據。

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姿勢的化石 供圖

竊蛋龍類屬於獸腳類恐龍,生活在距今1.25億年到6600萬年前。過去雖然在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戈壁地區曾發現伏在蛋巢上的竊蛋龍個體,但由於蛋巢裡缺乏胚胎化石的保存,使得有關竊蛋龍孵卵行為的假說長期以來存有爭議。另外兩種較為常見的假說:1.過去的發現中,與成年個體一起保存的蛋巢內所含蛋的數目並不固定,變化很大(從6到22),因此推測這是正在產卵的竊蛋龍被埋藏﹔2.認為竊蛋龍像鱷魚等爬行動物一樣,把蛋掩埋在沙土和樹葉枯草之下,是利用太陽的溫度進行孵化。竊蛋龍伏在蛋巢上,只是一種護蛋行為。本次研究中發現的成年個體竊蛋龍前肢向后向下張開、覆蓋在蛋巢之上,后肢折疊在身體之下,身體位於蛋巢中心,這與現代鳥類的孵蛋姿態一致﹔更為重要的是,本次研究發現的蛋巢內含有正在發育的胚胎﹔這些綜合証據首次有效地証實了竊蛋龍孵卵行為的假說。

異步孵化是現生晚成鳥類常見的繁殖特點,雛鳥在不同的時間孵出、間隔幾天甚至十幾天。本次研究中由於部分蛋殼破碎、暴露出7個胚胎,這些胚胎明顯處於不同的骨骼發育階段。另外地球化學分析顯示,同一層蛋的孵化溫度不同,也支持竊蛋龍幼雛是在不同時間孵出。由此可見,竊蛋龍類已經具有現生鳥類異步孵化的特征。

綜合以上,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竊蛋龍類具有孵卵行為,並且已經具備了異步孵化這種現生鳥類裡較為進步的孵化方式。改變了過去認為的竊蛋龍的生殖方式是處於恐龍到鳥類的過渡類型,恐龍的生殖方式遠比之前所認為的更為復雜、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的演化方式。

本研究得到雲南省科技廳—雲南大學“雙一流”建設聯合基金的資助。(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供稿)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