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戶”背后的政策理性與溫度

2021年01月07日09:5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公共戶”背后的政策理性與溫度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發布《關於在戶籍派出所設立“公共戶”的工作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指出,將在北京全局戶籍派出所推動設立“公共戶”,以解決暫不具備市內遷移條件的本市戶籍人員落戶問題,並根據“公共戶”臨時代管戶口的特性,實行“雙向強制遷移”的管理措施。所謂“公共戶”,與本地常住戶口一樣,在教育、子女落戶、房產交易等層面享受同等權利,但二者的區別在於“公共戶”沒有戶口簿,市民如有使用需求,可憑身份証開具戶籍証明。

  當前,戶口可以看作是享受一個地區社會福利的入場券,即使是長期在某地工作、長期繳稅的居民,沒有戶口仍難享受全部福利。現行戶籍制度下,這種權利和義務的不對等,在社會討論中長期受到詬病,然而從現實情況看,短時間內取消或是對戶籍制度進行大的改動又是不現實的。由此,一些緩沖的措施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北京推出“公共戶”正是這樣的嘗試。這一公共政策體現了人本原則、服務原則、均衡原則等公共管理原則精神。

  人本原則是“公共戶”這一公共政策的基礎。根據上述征求意見稿,六類人群可以辦理“公共戶”落戶,其中包括無房無集體戶口者、房屋產權交易中的戶口遷出者、離職遷出集體戶者等。這基本涵蓋了在戶籍管理中容易出現問題的主要人群,該項政策的出台將讓關系他們切身利益的諸多現實問題迎刃而解,鮮活地體現了以人民生活為落腳點、以人民需求為出發點。

  服務原則是“公共戶”這一公共政策實施的依據。現代公共管理的理念逐漸從管制轉向服務,服務是公共管理的內核所在。當前,我國公共管理機構正在加速向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轉變,更好為社會提供便利及價值。拿二手房來講,當前北京有很多的房屋“空挂戶”,原戶主雖然已經辦理了房產的交接,但戶口依舊挂在原處,導致新房主戶口無法遷入,或者即使遷入還會面臨社會福利被佔用的情況,學區房的學位分配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因為“空挂戶”的存在,新房主再進行房產交易時房屋將面臨較大程度的貶值。因此,“公共戶”瞄准居民生活中的難點、痛點精准施策,盡可能地在當前戶籍制度環境下做好公共管理服務。特別是,對於一些戶口老賴,公安部門將實行強制措施,進行“雙向強制遷移”,保証新房主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服務原則。

  均衡原則是“公共戶”這一公共政策的效果標尺。評價一個公共政策的效果,不能隻關心是否提高了社會福利,同時應關注社會福利的分配。顯然,該征求意見稿對政策施行范圍、管理對象作出了較為合理的界定,“公共戶”的設立也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的戶口轉移問題,針對“空挂戶”的問題,同時照顧了原房主和新房主的合法權益,基本做到了公平和效率的統一。除此之外,征求意見稿規定了公安戶籍派出所以年度為單位對“公共戶”進行清理,這樣也有效降低了執法部門的工作壓力。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由於國家政策安排以及城市設計規劃都與戶籍工作有著密切關聯,現有制度不太會“急轉彎”,城鄉二元結構以及地區間福利差距依舊不同程度存在,戶籍制度改革仍任重而道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需要有“公共戶”這樣的緩沖政策存在,也需要不斷推進創新創造,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作者:盤和林,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