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2020年12月24日07: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科技部: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下午舉行“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部已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精准脫貧之路,在具體工作中,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

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杰認為,科技扶貧實踐已經証明“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科技幫扶的實踐還將証明“凡是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科技扶貧“點片面”統籌推進

徐南平介紹說,“點”上全力推進定點扶貧。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在江西井岡山、永新,四川屏山,陝西柞水、佳縣等5個定點扶貧縣累計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等科技項目250余項,累計投入資金2.8億元,引進幫扶資金約8.6億元,培訓基層干部、技術人員等8600余人,選派15名后備干部赴定點扶貧縣挂職,不斷提高定點扶貧縣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5個定點扶貧縣全部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片”上合力推進片區扶貧。科技部會同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系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工作,推動片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過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實施,推動了秦巴山片區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示范和推廣,推動秦巴山片區中藥材種植、木耳及珍稀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持續增強秦巴山片區內生發展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通過“三區”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專項計劃累計投入經費近5.2億元,支持片區五省一市選派科技人才2.75萬名,培訓5211名農村科技創業骨干。

“面”上強力推進行業扶貧。科技部統籌推動全國科技系統扎實開展科技扶貧工作,組織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投身脫貧攻堅。聚焦扶貧主導產業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系統推進科技扶貧,統籌科技資源,選派科技人才,促進創新要素向貧困地區集聚,科技特派員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建成1290個創新創業平台,建立7.7萬個科技幫扶結對,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投入200多億元資金,實施3.76萬項各級各類科技項目,推廣應用5萬余項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為貧困地區轉換發展動力、提高生產效能、改善群眾生活提供有力支撐、作出重要貢獻。

“五個一批”助力科技扶貧

蘭玉杰總結稱,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對定點扶貧工作加強系統謀劃、創新工作機制,主要做法是用“五個一批”統籌推進。

這“五個一批”其實是五個關鍵詞:第一是人才,選送了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挂職干部和科技人才﹔第二是項目,實施了一批接地氣效果好的科技項目﹔第三是平台。建立了一批示范帶動性強的創新創業載體﹔第四是產業,做強了井岡山蔬菜、永新蠶桑、柞水木耳、佳縣小雜糧,還有屏山的茶葉等一批有特色可持續的扶貧產業﹔第五是民生,辦成了一批有溫度、暖人心的民生實事。

他說,科技部組織了35名定點扶貧縣的干部,到香港參加高級公務員經濟管理研討班的培訓,還通過“櫻花計劃”項目支持60名定點扶貧縣的初高中生到日本開展研學交流。通過“五個一批”,使科技部五個扶貧定點縣成為創新驅動精准脫貧的“示范田”。

蘭玉杰強調,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科技部始終引導全國科技系統堅持“需求導向,人才為先,科技支撐,統籌資源”,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平台建設、要素對接、創新帶動、培養培訓等行動,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科技部精准賦能扶貧產業,著力提升貧困地區產業質量效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發展專項等各級各類項目3.76萬項,推廣應用了“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粉壟耕作技術”等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5萬余項。

同時,科技部精准統籌科技資源,促進創新要素向貧困地區集聚。目前,已先后在貧困地區建立國家創新型縣5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83個,“星創天地”1002家,為貧困地區創新創業增加活力。科技部還積極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與貧困地區對接,累計建立科技幫扶結對7.7萬個,為貧困地區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232家,從而為貧困地區下一步發展打好基礎。

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針對扶貧地區有基層干部對脫貧摘帽后會不會出現返貧的擔憂,蘭玉杰指出,防止返貧最重要的辦法就是依靠科技力量來激發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就是要讓他們通過參與到項目當中,通過培訓、評估、實施,讓他們有獲得感,有內生發展動力,返貧問題就能解決。

科技部在精准賦能扶貧產業過程中,讓廣大的貧困群眾參與到項目當中,從技術的培訓到技術的轉化到技術的收益,農民都能充分參與和得到實惠,不斷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

蘭玉杰表示,科技扶貧實踐已經証明“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我還想說一句話,就是科技幫扶的實踐還將証明,‘凡是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關於如何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問題,徐南平表示,科技部對此已進行深入研究並系統部署,鄉村振興對應著現代化國家建設目標,“在鄉村振興中,我們認為科技的作用會越來越大”,一定要把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工作擺在國家科技發展中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科技創新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他指出,在幫助農民的過程中也要通過市場化機制引來發展的機會,這裡有很多經驗需要總結,最核心的還是鄉村一定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要有產業升級的技術,更需要一種機制讓科技人才能夠下鄉,這是脫貧攻堅一個很重要的經驗,也是推動鄉村振興要堅持的一個方面。(孫自法)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