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舊小區的蝶變之路

符皓

2020年12月24日09:04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改造后的練江南苑小區環境,道路寬敞整潔,停車秩序井然。(人民網符皓 攝)

停車難、設施老舊、配套不完善、環境衛生臟亂差……這是很多人對老舊小區的印象。但在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雙江街道柏錦社區的練江南苑小區,這個老舊小區卻有些與眾不同。

54棟1104戶3312人的小區裡,路面寬敞、環境整潔、停車有序、休閑娛樂設施齊全、治安穩定,刷新了人們對老舊小區的觀感。深入小區了解后發現,這個小區不光有“面子”,排水、天然氣、通信等地下管網配套也一應俱全。

今年9月,雲南省“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推進會在峨山召開,練江南苑小區的改造治理經驗,得到雲南各州市參會代表的一致認可。自此之后,省內外各地的政法委、住建等部門組織的學習考察團紛至沓來,練江南苑小區成為各地老舊小區改造和治理的學習“范本”。

事實上,在2019年以前,練江南苑小區與其他老舊小區相比並無二致。脫胎換骨的背后,它經歷了怎樣的改造歷程?

 改造后的小區環境。(瓦慶耀 攝)

黨建聯合體主導改造規劃

2019年12月31日,根據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相關文件要求,峨山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練江南苑小區作為試點,成為該縣老舊小區改造一期工程。

在改造之前,練江南苑小區片區內有22個微型老舊小區,多為原來的單位家屬樓,小區間均有圍牆隔離。

改造涉及多個主管部門和單位,無經驗可供借鑒,該如何推進?

在深入調研論証基礎上,峨山縣結合改造片區地理位置特性,創造性地將22個老舊小區合並為一,統一改造。

為凝聚小區改造合力,由雙江街道黨工委和縣住建局黨組“雙帶頭”,召集社區黨總支、駐區單位黨組織及改造片區內的各小區黨支部,組成黨建聯合體,負責統籌調度資源、提出改造方案、制定推進措施、協調解決問題、研究治理方法。

圍牆及兩違建筑拆除,路面硬化,小區綠化、亮化、美化,停車位改造,雨污分流及“五網”鋪設,閑置用房改造、配套設施完善……有了黨建聯合體,改造方案變得清晰明了。

“好好住著,改什麼改!”

“圍牆拆了安全麼?”

改造牽涉1100多戶3300多人,眾口難調,對於改造方案,也有群眾發出了不同聲音。

“將練江南苑小區劃分為6大片區74個小網格,壓實31個黨組織、4個網格責任單位和308名黨員責任,改造前組織黨員干部入戶開展摸底調查、聽取意見訴求﹔改造中再開展1輪宣傳動員﹔改造完成后再聽取治理建議,全面爭取居民最大支持。”峨山縣黨群服務中心主任瓦慶耀表示,小區的改造堅持以小區居民為中心,充分征集居民意見建議,效果立竿見影。

“晾衣不方便”“電動車沒有充電的地方”,針對居民提出的訴求,改造中特地在小區內的公共區域增設了晾衣杆,修建了電動車停車棚並安裝了充電設施。

拆除圍牆、老舊大門、臨違建筑共8210平方米﹔整合閑置公共用地,盤活小區停車資源,規劃停車位782個,淨增加400多個﹔埋設雨污水管、通信線路、天然氣管道共14889米﹔新建休息涼亭10個、文化長廊2個、單車棚15個、晾衣架34個﹔移栽喬木493株,綠地率淨增加11.5%﹔協調駐區單位8間閑置用房,建設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小區居民提供健身、孩子作業輔導、老年活動室、黨員活動室、便民超市等服務。

2020年6月,經過半年的“大手術”,22個微型老舊小區被重新整合規劃,重組為一個環境優美、功能齊全、面積達7.48萬平方米的新小區。

 改造后,小區地面用透水混凝土鋪設,雨水自動滲入地下管道。(人民網符皓 攝)

物業服務暖人心

“之前院內亂搭亂建多,住在一樓採光不好。遇到下雨天,小區院內積水嚴重,出行也不方便。”今年72歲的退休人員張玉芬,已經在練江南苑小區某單位家屬樓一樓居住了20年。對小區曾經的種種不便,她記憶猶新。

如今,圍牆和違建拆了,視野開闊,光線充足﹔路面還特地用透水混凝土鋪設,再也不用擔心積水。

“親戚朋友來家做客,看到煥然一新的小區,都嘖嘖稱贊,有親友甚至找不到我家所在。”如今,每天一得空,張玉芬便會在小區新建的涼亭內與鄰居打牌娛樂,見到有人來小區參觀學習,問起小區發生的變化,她便會迫不及待地分享小區“美顏”讓親友差點迷路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改造完不算,服務還得跟上。

早在改造過程中,通過相關程序,物業公司便開始進駐小區。

“老舊小區長期沒有物管概念,物業收費難。”盡管物業公司做好了心理准備,但進駐后部分居民的過激反應,還是令物業公司始料未及。該物業公司副經理普艷雪回憶,公司進駐后,有部分居民覺得物管進駐便是要收費,給臉色還不算,在小區遇到物管人員還會公開質詢:“我們沒有請你們進來,你們進來干什麼?”

即便接受了物業存在的事實,工作依然阻礙重重。

居民把垃圾拎下來,小垃圾桶塞不進去,便堆在旁邊,物管看到后建議其提到小區門口的大垃圾桶裡,也會被懟回:“我們請你們來,不就是清理垃圾嗎?”

甚至在小區改造完后的服務中,有部分居民看見物業保潔在小區內清掃,還會故意亂丟垃圾為難物業。

“無論居民有何對立情緒,都不要硬懟,讓居民先享受服務再說。”物業公司的應對策略簡單明了。

小區環境衛生和樓道有保潔清掃,全天候有保安值班巡邏,水電維修有人上門……

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練江南苑小區抵觸物業的部分居民,也在物業的貼心服務中,態度悄然發生變化。

“之前對物業十分抵觸的居民,在見到物管工作人員時也會笑臉相迎,主動打招呼。”看到居民的轉變,普艷雪愁眉舒展,物業費收取也自然水到渠成。今年12月,練江南苑小區的物業費收取工作正式展開。

 小區黨群服務中心提供便民服務。(瓦慶耀 攝)

激活社會治理末梢神經

“之前樣樣要自己操心,現在有物業進來操心。”看著敞亮,住著舒坦,一向挑剔的練江南苑小區業委會主任秦喬恩,也對小區的改造和服務工作贊不絕口。

常人不知道的是,秦喬恩此前的態度可不是這樣。因為改造后停車位收費的事情,他還曾與社區和物業公司鬧過不愉快。

原來,在小區改造過程中,因為練江南苑小區改造范圍廣、程度深,除中央補助的1700余萬元資金外,還存在巨額資金缺口。

經黨建聯合體深入研究,決定對劃設出的782個停車位收取使用費,補足改造資金缺口。每個停車位計劃收費2.8萬元,可擁有30年使用權。

該方案一提出,小區居民立馬炸開了鍋。

“單位分的福利房,門前位置都是出錢買來的,要重新收費不合理。”小區居民理直氣壯。前后有170多位住戶簽字反對,作為業委會主任的秦喬恩,甚至還帶頭到相關部門上訪。

“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可通過直接出資、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實。”黨建聯合體組織相關部門,拿出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給秦喬恩和其他上訪居民講法律、擺事實、說道理。

“既然國家有規定,也就理解了。”居民都是明事理的人,在黨建聯合體發動的黨員干部說服下,停車位收費問題迎刃而解。同時,考慮到小區下崗職工較多實際,車位費也從2.8萬元降到了2萬元。

令練江南苑小區居民沒有想到的是,改造完成后,小區美了,房子也升了值,附帶的停車位價格也隨之攀升。與秦喬恩一樣,之前還對車位收費耿耿於懷的居民,也樂開了花。

“目前正在考慮對停車位進行智慧化改造,實施共享停車位,提高停車位使用效率,利用停車位閑置時段提供臨時停車服務,租金收益大部分將回饋業主。”普艷雪說。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春滿園。目前,峨山已啟動老舊小區二期改造工程,將於今年內完成改造﹔三期工程也將於明年啟動。

“全縣共有164個小區,近70%為老舊小區。作為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隻有小區治理好了,中心城區才會安全,整個峨山才會平安”。峨山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張雲鳳表示,練江南苑小區的改造治理實踐,為峨山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注入了“強心劑”。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