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添翼 小鎮騰飛

虎遵會

2020年12月19日10:52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屏邊縣城一角(人民網 虎遵會 攝)

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紅河州東南部的屏邊縣,是雲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縣,該縣區位優勢明顯、資源豐富。然而,薄弱的交通基礎設施一直是限制當地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因此,屏邊成了全省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要致富,先修路。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建投集團)充分發揮國企責任擔當,堅決扛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擔起蒙屏高速(蒙自至屏邊)的建設重任。為保障蒙屏高速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建成試通車,在雲南建投集團帶領下,雲南建投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交建公司)與各參建單位攻堅克難、日夜奮戰。

2020年11月13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宣布全省最后9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屏邊縣就是其中之一。正當全縣16萬各族兒女舉手加額之時,雲南建投集團也傳來好消息,蒙屏高速於12月16日正式試通車,徹底終結了屏邊縣無高速公路的歷史。

作為屏邊縣通往外界的第一條高速公路,蒙屏高速的開通,不僅是紅河州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的重要一環,更是屏邊縣“融入滇中、聯動南北、開放發展”的一把金鑰匙。

蒙屏高速(人民網 虎遵會 攝)

“蒙屏高速,16萬屏邊兒女的期盼”

沒事兒的時候,陶保明總喜歡爬到村委會對面的山坡上,俯瞰建設中的蒙屏高速。“看了兩年多,終於通車了!”陶保明一邊望著蒙屏高速,一邊情不自禁地說,咱屏邊也終於有高速公路了。

今年49歲的陶保明,是屏邊縣玉屏鎮平田村委會的黨總支書記,對於他來說,蒙屏高速的修通,不僅能方便村民們出行,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提及交通對當地發展的限制,陶保明深有感觸。“全村576戶2206人,剛建檔時,貧困發生率高達68.3%。”陶保明說,大部分貧困戶除了缺技術,沒有產業外,交通限制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時候,很多地方,即使發展了農副產品,也很難賣出去。”陶保明無奈地說,村裡一直有八角、油茶、杉木等農副產品,但由於路況不好,外銷一直是個大難題。“我們拉出去賣也費勁,別人進來收更費勁兒。”

2015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到了邊陲小鎮屏邊,在國家政策的保障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平田村委會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又新引進了枇杷、獼猴桃、砂仁等農副產品。

“新引進的這些產業,種植都還算成功,村裡大部分的貧困戶,也都是靠這些產業實現脫貧的。”陶保明說。但在他看來,這些產業在價格上還有一定的升值空間,除了做好品質保障外,如能降低運輸成本,也能為老百姓帶來一筆很大的收益。

陶保明所在的平田村委會,雖然離蒙自市區隻有65公裡,但由於道路狹窄、彎道過多、車流量大等原因,開車需要近2個小時,貨物的運輸成本往往比其他地方高。“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運輸成本高,導致當地的農產品價格也就相對較低。”陶保明說。

“就拿枇杷來說,同樣品質,蒙自周邊通高速公路的地方,一公斤的價格要比我們這裡貴10元錢左右。”陶保明說,他初略算了一筆賬,全村3600畝枇杷,一公斤比其他地方少10元的話,全部算下來,老百姓一年少了上百萬元的收入。

可喜的是,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穩步推進,屏邊縣如今也摘掉了貧困帽。與前些年相比,大伙兒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村民都開上了小汽車。

“1994年我剛到村委會上班時,全村隻有2輛車,但現在已有600輛左右了。”陶保明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橫穿村子而過的326國道,已經滿足不了大家出行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能夠修建一條通往外界的高速公路,成了當地各族兒女的期盼。

“高速路通了,以后的日子更有奔頭”

看著即將通車的蒙屏高速,陶保明開始憧憬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邃的眼神裡,全是對未來的希望。

“去蒙自的高速路入口,離我們村委會隻有3公裡,開車幾分鐘就能到。這條路的開通,一定能給我們村裡的產業發展帶來很多‘紅利’,大家一定要好好發展產業。”陶保明一邊看著即將試通車的蒙屏高速,一邊和牛友華聊天。

今年47歲的牛友華,2013年因缺技術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發展的這些產業,以前也種了一點,但由於不懂技術,產量都很低,一年到頭,賣完產品也隻能滿足基本的生活所需。”牛友華說。

2015年,牛友華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種了3畝枇杷,如今已經進入了豐產期。靠著新學習的技術,牛友華和妻子將3畝枇杷照顧得妥妥當當。此外,還陸續發展了草果、砂仁等產業。

“如今,光是枇杷,一年就有2萬多元收入。”牛友華笑著說,現階段,他要把學習到的新技術,運用到新發展的產業上去,提高農特產品的品質,等高速公路通了,還想發展林下養殖業,再開個農家樂,一家人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陶保明介紹,在平田村,像牛友華這樣的村民還有很多,看著蒙屏高速的建設進入尾聲,大伙兒都想抓住這個發展的機會,把產業搞上去,把生活過得更好。

其實,不光是村民,蒙屏高速的通車,不僅能源源不斷地將本地的農特產品送出去,還能吸引更多企業走進來,帶動村民共同發展。

這不,得知蒙屏高速通車的消息后,許多外地企業紛紛趕赴屏邊進行考察,都希望能借助這裡的區位和環境優勢,發展綠色產業。

“這段時間,我都接待了好幾撥了。”陶保明說,11月21日,又來了一位浙江的企業家,計劃在平田村種植龍井茶。

陶保明介紹,平田村委會有30年的種茶歷史,但由於近年來管理不善,茶葉價格下滑等原因,村民早已將茶地換種成了其他農作物。

“雖然現在沒種茶了,但基礎還在。”陶保明說,來村裡考察的浙商在馬關縣試種植了2000畝龍井茶,成效十分不錯。“等忙完這幾天,我就帶著村民過去馬關考察,如果適合,就直接簽合同種植。”

眼前這一切,都是蒙屏高速給沿線村民帶來的“紅利”。“除了發展好現有產業外,明年我們還計劃發展林下種養殖業,鼓勵有能力的農戶開農家樂、搞採摘體驗等。”陶保明說,如今,產業有了,高速公路也通了,相信以后的日子會更有奔頭。

雲南省特色小鎮——屏邊縣滴水苗城。(人民網 虎遵會 攝)

“高速添翼,助力滇南小鎮二次騰飛”

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奮斗,這條凝聚了建投人和16萬屏邊兒女心血的高速公路,已於12月16日試通車。它的開通,不僅是紅河州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的重要一環,更是屏邊縣“融入滇中、聯動南北”的一把金鑰匙。

屏邊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萬執政介紹,在山地面積佔全縣國土面積99%的屏邊縣,能修建一條通往外界的高速公路,是全縣各族兒女幾十年來的期盼。“蒙屏高速的開通,必將在屏邊取得雲南省特色小鎮和美麗縣城的基礎上,真正把特色小鎮的‘引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萬執政坦言,多年以來,由於從蒙自到屏邊縣的道路不好,物流不暢通,運輸成本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屏邊的經濟社會發展。“蒙屏高速的開通,必將大大縮短我們與外面的時間和距離,減少物流成本,讓屏邊優質的農產品暢通無阻地運到市場。”

既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萬執政介紹,以前,由於沒有高速公路,導致物流運輸成本高,很多外地企業都不願意到屏邊來投資。

“以前我們也引進過很多項目,但最終都因道路等問題,投資方始終下不了決心。”萬執政說,但是,隨著蒙屏高速的開工建設,前來投資的商人越來越多,田波就是其中一位。

大份子村一角。(人民網 虎遵會 攝)

田波是紅河州的一位本土企業家,早在蒙屏高速納入規劃時,他就來到屏邊進行了考察。隨著蒙屏高速正式開工建設,田波的企業,也正式落戶屏邊縣,他在離屏邊縣隻有五六公裡的玉屏鎮大份子村,流轉了360畝土地,搞起了生態觀光農業。

“之所以選擇這裡,首先是跟我發展的產業有關,其次是考慮交通的便利性。”田波說,大份子村環境好風光美,離蒙屏高速入口近,他種植的獼猴桃、百香果和烏克蘭大櫻桃等,屬於有機產品,雖然價格相對較高,但由於擁有交通優勢,目前產品都是供不應求。

田波正在對百香果進行分級篩選。(人民網 虎遵會 攝)

田波介紹,他的到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地的一些發展問題。“我流轉的360畝土地,涉及到42戶農戶,其中有39戶都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田波說,以前,這些土地都是種玉米,畝產值最高不超過1000元,但他給農戶的租金是每畝1200元,超過了種玉米時的最高產值。

“除了這些,我還聘用他們到種植基地務工,不僅解決了工作的問題,還帶著他們一起發展產業。”田波說,截至目前,他的基地投資已達1200多萬元,光發給當地老百姓的工資,就有290多萬元。

如今,大份子村因田波的到來,也發生一些變化。除了每年能解決3000多人次的工作需求外,村民們還紛紛跟著田波搞起了產業。目前,全村已發展烏克蘭大櫻桃700畝,百香果80畝。“等蒙屏高速通車了,我還要帶著他們發展觀光農業,搞農家樂。”田波說,他有十足的信心,大份子村的明天會越來越美好。

“正如田波所說,我們堅信,隨著蒙屏高速的開通,屏邊一定會為投資者搭建一條快車道。”萬執政說,幾年前,屏邊就提出了“外連高速化、城鄉快速化、鄉村通暢化”的交通規劃,隨著蒙屏高速的開通,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來到屏邊,投資興業。

“此外,蒙屏高速的開通,還將助力我們打造全域旅游。”萬執政說,屏邊縣旅游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民風民俗淳朴多彩,擁有大圍山國家公園、史前陸地火山、滇越鐵路和人字橋等自然人文景觀。“蒙屏高速開通后,從蒙自到屏邊,可實現一個小時內快速直達。”

萬執政介紹,目前,屏邊已結合滇越鐵路的特點和優勢,利用當地好山好水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打造1903國際步道。“我們堅信,有了蒙屏高速,再借助滇越鐵路的品牌和力量,這座滇南小鎮,一定會實現二次騰飛。”

(責編:徐前、祝鴻偉)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