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文山:稅收助生態石漠變綠洲

2020年12月16日14:39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青山連綿,瓜果飄香。這不是豐裕富饒的魚米水鄉,而是文山州西疇縣“全國石漠化綜合治理示范區”。幾年前,這裡還是“樹林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都跑光”的“三光”片區。

西疇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石漠化率高達七成以上,曾被專家認定基本失去人類生存條件,而“三光”片區則是西疇縣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2015年政府開展石漠化治理,修建了12000畝石漠梯田,2016年,我們在梯田上種下第一棵獼猴桃,如今,這裡已經變成了風光秀美的3A級旅游景區,游客絡繹不絕。”看著不盡延伸的獼猴桃基地,文山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西疇分公司經理鮮思躍感慨地說道。

從石漠荒山到綠水青山,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為這片罹患“生態癌症”的土地帶來了生的希望。

談到稅收,鮮思躍說:“我們一直享受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公司成立以來,銷售額累計385萬元,其中免稅銷售額就高達114萬元。政策紅利為企業發展打足底氣,也讓我們招商引資企業意識到,在這片石頭地上發展生態經濟才是長遠之計。”

稅收政策給力,激發農企發展活力。據悉,該公司近年通過打造種養結合、農旅融合的模式,在“三光”片區流轉5000畝土地,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經營路子,發展以獼猴桃為主的經濟林果,並逐步建設起配套冷庫、包裝分揀線、田間市場、獼猴桃觀光走廊、獼猴桃科技展示中心和獼猴桃科普文化館等產業鏈設施,成功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同樣,隨著政府推進實施大規模的石漠化改造治理,許多創業者乘著政策“東風”,依托當地特色農產品發展起循環經濟,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生態建設的有機融合。

興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高興龍原本是林場的一名工人,因為精通種養殖技術,在西疇縣香坪山村承包了800畝石頭地種植八角樹。在種植過程中,他發現八角常常被一種難以防治的小虫子挖空。為了提高八角產量,高興龍便試著在林下養殖烏骨雞,誰知養殖出來的“八角飄香雞”在市場上一炮打響。通過實行種養結合的方式,不僅盤活了林地資源,改善了種養結構,還讓“綠色生態”成為了其產品銷往高端市場的敲門磚。

“今年已經賣出了大約2萬隻雞,30噸八角,純收入達到了300多萬元。而且每年稅收優惠政策能為合作社減免稅費二三十萬元,在政策紅利的支持下,2019年我們開始規劃電商布局。”據高興龍介紹,如今“八角飄香雞”已進駐多家電商平台,銷量火爆,山旮旯裡的烏骨雞通過網路飛進了千家萬戶。

同樣在石漠裡造就了一片綠水青山的還有年近70歲的創業“老炮”程敦儒,在旁人眼中,他是一個既固執又靈活變通的老頭。

“稅務部門落實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給我帶來很大的支持,這些年我堅持將省下來的稅金投入到科技研發中,這裡地質條件特殊,但專家來了都說,這裡的地長出的藥物特別好,我堅信通過努力一定能讓這片山綠起來。”西疇某藥材林果種植有限公司(協會、合作社)董事長程敦儒說道。

低緯高海拔的地理特征和喀斯特岩溶地貌二元環境結構是植物藥材理想的生長之地,為了充分發揮自然優勢,程敦儒的公司通過與雲南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雲南省中醫藥大學等機構高校合作,不斷強化技術支撐,逐步建設成為了功能匹配、設施完善、特色鮮明的國家級中藥材龍頭企業。

企業發展快起來,當地群眾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得到了生動詮釋。

文山州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山州稅務部門將繼續結合地方產業發展實際,加強對綠色生態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全面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提供高效優質的納稅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把文山打造成為北回歸線上宜居、宜業、宜游的喀斯特綠洲貢獻稅務力量。”(張穎、王在任)

(責編:徐前、祝鴻偉)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