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一則河南老君山景區金頂平台遍地垃圾的視頻引發關注。據報道,因一句“遠赴人間驚鴻宴,老君山上吃泡面”,眾多游客涌上老君山吃泡面打卡,導致景區不堪重負。12月14日,景區回應稱,已注意到該情況,並已安排大量工作人員清理垃圾,同時獎優罰劣,督促山頂各商戶立行整改,對於情節嚴重的實施停業整頓。(《北京青年報》12月15日)
老君山景區上次登上熱搜,還是今年國慶節期間,因洋溢著善意和溫暖的“一元午餐”事件,老君山景區贏得了輿論好評如潮。盡管有一顆網紅的心,也嘗到了網紅的甜頭,但老君山景區似乎還沒有做好成為“實力派網紅”的准備。這場遍地垃圾的“驚鴻宴”,著實把人驚到了。
每每出現這種情況,游客“素質”是繞不開的議題。面對一地狼藉,商家和景區都吐槽稱,游客實在太多了,垃圾越來越多,根本掃不過來,有些游客坐在垃圾箱旁,但仍把垃圾扔在地上。也有人說,網絡梗的錯誤引導也有責任,但景區表示,“老君山上吃泡面”的口號並非景區宣傳,不知道怎麼火起來的。
景區的管理問題也顯而易見,該背的“鍋”是甩不掉的。比如,景區最大承載量是固定的,一旦放任大量游客涌入,就會出現“超載”問題。12月初,老君山景區發布公告,宣布全面實施網上預約購票、實名制入園,門票單日出售限量1萬張。既然有限流措施,又為何出現“游客太多”?
景區和商家一邊坐收客流紅利,一邊吐槽“游客多”“素質低”,未免有點不厚道、不客觀。隻要買票,山門大開﹔隻要掏錢,泡面和開水管夠﹔加之管理能力和水平有限,“破窗效應”一旦形成,出現垃圾遍地的情況實屬難免。
一條來路不明的網絡梗把景區搞得一片狼藉,再次給那些想成為網紅的景區敲響警鐘。當好網紅不容易,要警惕“隻要成為網紅就可以名利雙收”的急功近利思維,如果沒有實力支撐,網紅效應恐怕是短暫的,難以轉化為社會和經濟效益,還要面臨輿論拷問。
現實中,不乏一些景區過度營銷、炒作噱頭,刻意營造網紅效應,雖火爆一時,但終有“曲終人散”、歸於常態的時候。要想紅得持久,成色更足,景區需量力而行,充分考慮基礎設施、接待能力、服務質量,穩扎穩打,下足“繡花功夫”。
在很多景區或地方的宣傳中,“遠赴人間驚鴻宴”已經成為高頻詞和萬能語句,甚至有造句、造梗比賽之勢。“人間驚鴻宴”就是這麼被玩壞的。(陳廣江)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